染时雨(穿越)+番外——八点之后【完结】(19)

2019-05-04  作者|标签:八点之后

“今天有事可能要呆到很晚,我让小四陪你去可好?”

“不嘛,我只是想跟凉哥哥在一起吃。”

张浩然:果然一张好脸皮,最能欺骗无知少女。

张浩然任沈凉和桂玲珑眉来眼去,自己跟刘小川继续啃着,心里盘算着,得把这葡萄籽留着,明年在自己院子里也发那么个一丛。

沈凉一边跟桂玲珑有一搭没一打的聊着,一边暗自关注刘文轩,按沈凉了解,就刘文轩那酸腐清高孤傲的性子,有这么个刁蛮公主不待见他,估计要拍桌子翻脸了吧,结果,发现人家竟然是很淡定的该干嘛干嘛,丝毫没觉得人家对他无礼有什么不对,难道真的是把生死看破,人就洒脱淡定了?

张浩然看到沈凉在偷瞄自己,正好想起自己要盖宅子,于是开口道:“我准备盖个宅子,沈兄可认识什么人?”

沈凉笑着道:“你对面这个可就是个行家。”

桂玲珑本来看沈凉瞅着刘文轩就不爽,更加上现在刘文轩动插话,更是将下巴抬高了道:“这建宅子的也不是说建就建的,首先得选地,看风水,其次还要根据地形合理布局,普通的小宅子找批泥瓦匠就行了。”

桂玲珑扫了扫院子的陈设,那意思莫过于,就这一堆破烂了还没盖新房子,能有钱到哪儿去,能凑点钱堆个小茅草屋就不错了,还找什么行家。

“我就随便盖个宅子就好,不劳烦桂姑娘了。”

就算是想盖个避暑山庄,鬼斧山庄的人他也是请不起的,估计人家露个脸一天都要个一千两,那自己剩下的那点小钱还不够买几块砖头的。

没过多久,屋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来人倒是没直接闯进来,隔着颤巍巍的门楼试探着喊道:“师妹,玲珑师妹?”

桂玲珑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倒是小四立马迎出去了,一会儿就带了一个青年进来,约莫跟沈凉差不多大,穿着襄着宝蓝色衣边的靛青色长袍,眉目俊朗清秀,步履间也是沉着有力,给人感觉很稳重,来人看见桂玲珑脸上有一瞬的欣喜,只是很快就隐了下去。

青年朝沈凉抱了抱拳招呼了声沈少爷就没有其它寒暄了,张浩然估计他们也是旧相识,只是没想到他是帮沈凉炼器炼石灰的主力人员。

“师妹,你从上京偷跑到长乐镇怎么没跟大师伯说声,要是出了事怎么办?”

“我能出什么事,不是好好的在这儿,再说,你都说是偷跑了我还怎么能跟你们说了,我要是说了要么是不让走,要么是让一堆人跟着。”

“还不是因为我和大师伯都很担心你,而且师伯他现在很想你。”

桂玲珑很不情愿的朝沈凉道:“凉哥哥,那我先回去了,去拜见下我师伯。”

说完也不管院中的少年,蹬着步子走了,少年朝沈凉告了辞也匆匆的走了。

“子默盖房子可要为兄帮忙?”

“那倒不必,你收我家谷子的时候,把价钱提那么个一成就好。”

沈凉没接口,只是道:“哎,今天又特别忙,晚饭又没地方吃了。”

张浩然赶紧道:“自家人那么客气干嘛,就在我家了。”

“可我现在很想吃一品居的烤鸭。”

“这个晚饭可以有。”

晚饭基本上跟沈凉上次来吃的一样,只是将一筐馒头换成了几笼皮薄馅足的小笼包。

三人吃的是满嘴流油,好不畅快。小四从一品居带回的烤鸭倒是没怎么吃,张浩然看着桌上剩下的烤鸭,莫名的就想到了闻名整个天朝的北京烤鸭,寻思着要不要明天烙几片春卷皮,切点葱丝,刨点黄瓜丝,再蘸上自家的甜酱,卷了烤鸭来吃。

至于卷没卷烤鸭来吃那是后话。

第14章:土木将兴

第二天早上当张浩然卷着烤鸭蘸着甜酱的时候,离沈凉离开已经过了一夜了,相信在刘宅住过一夜的人都不会自虐的再住一夜的。

张浩然刚活过来的时候也仔细研究了下这边历史,没看到什么熟悉的朝代或者熟悉的名人,从社会各方面条件来看这个时代有些接近于中国明朝时期,虽然时空时代不相同,好在社会形态基本相似。

长乐镇的地理位置偏向于北方,居住的房子结构已经有后世四合院的影子,张浩然不急着建主宅,只是想着先抽时间把佣人住的房子给修好,秋收完了,天气也渐渐凉起来了,眼看着天一天天的变冷了,总得给下人一个安生的地方。

这地方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以木、土、石构建的,以木构架为主体,然后再沿着架子的三周磊上墙,正面基本上是安置木质的门窗。

用木头搭好架子,包括撑住房梁的主柱子以及横跨的横梁,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两端雕出扁圆形或圆形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

木构架的架顶层层层叠叠,蜿蜒攀升,铺上青瓦,各式屋脊飞檐层次铺开,通体显得恢宏、壮美。

这种木架结构的好处就是整体结构是浑然一体,承受力均衡,可以保持百年不倒,也因为如此木质框架对木材的要求很高,这些用来当框架的木材不仅质量要好,而且还要经过防蛀处理,而且木质框架要是搭建成一个整体框架,木匠的技术不过关,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就很难保证了,而且木质东西本身就禁不住岁月风雨侵蚀。

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木架结构,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可能是材料短缺。古时人口稀薄,绿地面积相对就很大,随便进个林子里面多得是几十年的大树,随便砍砍就能回去搭个房子,一毛钱都不用花;而科技手段的低下和人力的缺乏导致用于建筑的青砖、石条、石板什么的都比较缺乏,自己弄耗时耗力,买又太耗钱财。

所以树木成了建筑的首选。

对于张浩然而言就简单多了,那些花哨的横梁,屋脊,飞檐都不在考虑范围之类了,花哨的美感什么的也无关紧要,木质的虽然盖起房子来不花钱,但是使用时间短,还要经常翻修,更主要的是,虽然建房子的青砖、石条、石板什么资源很匮乏,可是咱有技术,自己建窑子烧砖等盖好房子都不知道要花几个月时间了,所以只能先放放,那些等以后不急的时候慢慢折腾,权衡之下就用泥巴和草茎做的土砖。

这种土砖块头很大,大小大概是正常笔记本电脑的规模,厚度一般十厘米左右。

张浩然就等着秋收结束让那一批劳动力去挖土晒土砖,现在到秋收结束还有半月的时间,张浩然也没闲着,一边画着供佣人住的四合院,一边设计自家的‘避暑山庄’。

刘家上下时不时的看到刘文轩背着手到处晃荡,查看个地形什么的,晃荡好了就又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半天不见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9/7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