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环 作者:雪落无痕【完结】(2)

2019-05-14  作者|标签:雪落无痕 布衣生活

先破题。

解连环是我国传统的智力游戏,其玩法为,把若干金属丝制成的圆环相连成串,或借助“环杆”使之相扣连,以解开为胜。连环的形制,有五环、七环、九环、十一环乃至十三环等多种,其中最流行的是九连环。

这个故事,和珅相关…… = =|||,那个,因为一直对他粉有兴趣。可素王刚演得实在跟书里相差太大,完全误导观众!怎么说和珅也素一玉树临风俊男一只啊!!!

另,和珅跟乾隆初见时,皇帝已经六十了,而他只有二十……默,某女不喜欢六十攻,所以私下偷偷改掉,暂定为初见时,和珅十九乾隆三十四。其中涉及典故,知道出处的某女会补上,其它的由于剧情需要和某女认识的肤浅,对于真实- xing -一概不负法律责任 = =|||

以上,进入正文。

九连环

(序)

夜色明如水,嗟尔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算,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累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释1)

……

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释2)

所谓妙手,是指心灵手巧、聪明细致,因无论上环还是下环,都很繁复,只有智商很高的人才能应付自如。

也许人生,正是一个九连环,环环紧扣,难以相解。

纵然聪敏似他,到最后也不知究尽是他在解环,还是环在戏他。

二十一岁时,他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赢得了乾隆皇帝的绝对宠信,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释3)

然而,三十年后,嘉庆皇帝在刑部关于和珅的奏本上批道:“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称其为国家之妖孽。

满目是碧波连连,绿荫随清风拂动着初夏的金辉,地面上晃动的斑驳延至水中,一片耀目。

灰色的堤沿上,一个纤长的身影悄然而立。

挺拔的身躯上着的却是洗得略为泛白的衣衫。然而从那上好的布料制工来看,已然明白眼前这人多半是家道中落的公子少爷。

那少年直直望着湖中弦乐高作的画舫,细长的美目中闪着丝丝不屑,白玉的面庞本是冷无表情,此时却由于朱唇那些微的一勾,栩栩生动起来。

淡淡的笑容忽然地绽放,一时之间竟连艳阳亦灰暗,鼓乐远离,山水失色。

“少爷——!”身后远远传来侍儿的声音,那少年回过头来,来人正是刘全。

刘全比这少年,原就长了几岁,加上常年与市井之徒周旋虚混,单从外表看来,已然是个大哥的样子。

“那些开当铺的真不是好东西,明明是夫人留下来的名品,他硬是挑三捡四,最后才给了这么一些!”他抬了抬手中的碎银,只差吐出口水骂娘。

然而想到眼前是这如玉般的公子,粗俗的举动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忍了回去。

少年却是连眼也没抬,只是淡淡的说:“算了,够我跟琳弟的学费就行。就算是长期寄放付的佣金吧。”

听到少爷的话,刘全低头应了声“是”便再没有言语。

跟在少年身后,刘全恭恭敬敬地走着。

少爷是和家的大少爷,单名一个“珅”字,字致斋,钮祜禄氏。

和家本是正红旗的一支,家境虽不算富裕,也应是中上。只可惜至太爷那一代已经开始败落,到了老爷这一辈更是略见困顿。加之老爷常年在外地任职,家中开销颇大,以前凭着夫人的精明理财还能在过日之余略多积蓄,而后夫人一去,老爷为了照顾两个还小的少爷娶回了这第二任夫人,谁知不仅少爷们得不到妥善管护,朝庭每月发放给老爷的俸银也都给那女人占了去。

少爷和二少爷现今都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将来前途自是不容怀疑。只可怜兄弟二人竟连学费也交不起,只能拿了家中物事典当。

再说咸安宫官学。它建于雍正初年,教师多由翰林学士充任,最差的也是举人。学校分为汉书十二房,清书三房,各设教师一名,教授骑- she -和满语的教师有3人。所设课程主要有满、汉、蒙古语以及经、史等内容。此外,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习骑- she -和使用火器等军事课程。

咸安宫官学是官学中之最上品,不仅其教习非同凡响,而且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也都经过严格选拔,一个个都品学兼优,相貌俊秀。

其中和珅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学习异常刻苦,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除了能将四书五经背诵得滚瓜烂熟外,满文、汉文、蒙古文和藏文也都相当不错。

这些事情,刘全常常听到和琳少爷说出来,心中自是对这俊美不凡的大少爷敬如天神。

第二日,和珅交过学费,心中暗自思量。现今手中银两又已不多,家中能当的东西也日渐减少,而亲戚们更是见他们兄弟二人如瘟神,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借。

官学还有两年,如何能撑到毕业?

当下暗暗叹出一口气来,料他是天下奇才,终究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何况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能默默定下决心,纵使自己如何辛苦,也要供得弟弟读完。

正想着,已经走进了学堂之内。

正是下课休息时间,学堂里公子们三五一群聊得好不开心。虽然不至唾沫横飞,却也是眉色飞舞。

和珅冷冷看着他们,心里对这些不知疾苦从小被捧在手心的公子哥儿们起了些许的厌恶。便自走到坐位,拿起书本向外走去。

“——咦,这不是和大公子嘛,拿了书本又想偷跑去请教老师啊!”斜里突地插出个声音,随即响起一片哄声。

和珅回头一看,原来是韦玉。

韦家本是汉人,只因当初他家先人认满人为父,做了包衣旗人(释4),这才在官场中站住脚跟。只是朝中对汉人仍旧排斥,因此韦家主要还是以经商在这天子之地作响了些名号。

这韦公子,在家中排幺,并且是韦老爷晚年得子,生得又俏,因而从小是娇生惯养,从未受过一丝挫。直至进得官学,大家都是名门公子,很多还是见了面也要避个三分之人,不免受了些闷气,却又不得发作,只得寻了弱的来泄气。

正巧眼前有个和珅。虽说他是正红旗之后,看衣着看排场却如何也不像家中底硬的样子。偏生生得如此俊俏,犹比自己更胜几分,各门功课也都排在自己之上,平日里老师们更是赞不绝口——这口怨气,怕是早就积下很久了。

聪颖如和珅,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节。

其实学堂中早就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只是大家持着身份高贵,不愿表现出自己的俗念。如今韦玉一发难,全都乐得作戏来看。

“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和公子怎么对老师之问总是对答如流,倒像是早已背过答案般。本来心下佩服,今天才知道原来早就暗暗跟老师套过题。”

韦玉声线本来柔和,正是还没变声的年纪。如今这一番话说出来,却让人觉得异常刺耳。

和珅不欲跟他计较,只是微微撇了撇嘴,继续向外行去。

然而,“站住!”

门口又有三人堵住了他的去路,和珅定睛一看,原来是时常跟在韦玉身边的另外三人。这三人本身家室不坏,父亲在朝中都有些地位,只是家中管教甚严。而韦玉家境富俗,出手大方又会讨人心欢,因此四人常常形影不离。

和珅对韦玉并不放在心上,对这三人却是有些忌惮。唇角只微微一勾,立时换上另一副脸孔:“三位公子为何要拦住我的去路?”

那三人只觉得眼前春花一现,七魂已经去了三魂,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呐呐了半天,那最高的才说出一句:“韦玉有话要跟你说……”心里面却暗想,这和珅可不是比昨日那翠香楼的名角还要美艳了几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5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