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四十九剑 作者:弄清风(三)【完结】(60)

2019-05-20  作者|标签:弄清风 爽文 强强 打脸 仙侠修真

  金满翻了他一个白眼,“不去在这淋雨吗?”

  三人快速折返,朝着秘境中唯一一处殿宇前行。

  浮图寺的秘境是一个小秘境,不像大秘境拥有三口钟,小秘境就只有一个。三人现在离得有些远,即便全速前往,也花了许久才抵达。

  “师父,就在前面了!”小玉儿看着前方欣喜地喊着。

  此时天色已暗,雨却越来越大了,三人破雨而行,都被淋成了落汤j-i,狼狈至极。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他们连忙躲进屋内,升起了火。

  这是一处大殿,与孟七七在王氏秘境里待过一晚的那个大殿一模一样。待到火光亮起,孟七七看到了大殿两侧矗立着的天王相。对方的脸狰狞可怖,瞪着大如铜铃的眼睛看着他,怪吓人的。

  只是上一次看到这天王相时,陈伯衍还未记起他来。两人在天王相前互相对峙,各有各的心思。

  如今想起,孟七七忽然又心生思念。

  金满嘲笑的声音便在耳畔响起,“哟,堂堂孤山小师叔,这是又在思念情郎了?”

  孟七七回过头去,眉眼含笑,“那可不,金先生孤家寡人一个,想必是不懂我这种心情的。”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哪里哪里。”

  金满冷哼一声,兀自去换了身干净衣裳。等他回到火堆旁,孟七七已经跟小玉儿喝起了酒。见到他来,孟七七赏赐般地丢给他一个小酒壶,“金先生也喝点吧,暖暖身子。”

  金满接过,又瞥了一眼抱着个大酒坛喝得脸颊微红的小玉儿,道:“也就你敢这样养徒弟,剑阁那帮老家伙就不管你?”

  孟七七耸耸肩,“管我作甚?他们连我喜欢男人都不管。”

  金满挑眉,“这叫助纣为虐。”

  “这个词用得好,金先生。那你说说,我跟你现在在一起,算什么?”

  “……”

  “那不就是狼狈为j-ian么。”

  孟七七笑起来,一双眼睛因为喝了酒的缘故亮亮的。小玉儿也咯咯地笑,反正师父说什么都是对的,他还跟师父碰杯,师徒两人喝得那叫一个豪爽。

  金满真真儿不想跟这两人在一起,显得他也很粗俗。

  可是孟七七酒量好,不一会儿小玉儿喝多了,也困极了,倒头就睡。他脱下外衣盖在小玉儿身上,抬起头来时,眼中还是一片清明。

  金满也还醒着,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走出大殿往上其他屋舍走去。

  大殿外有一条小径,顺着小径往后走,就是一条上山的路。那条路通向一处回廊,走进回廊,转过几个弯,就是一处别致的小楼。

  如金满所说,浮图寺的僧人真的没有对秘境有过多少研究。小楼经过风吹雨打已经多有破损,红漆剥落,窗纸破烂,里面更是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第162章 谁之错

  小楼里很空旷, 除了经年累积的灰尘, 好似空无一物。

  孟七七伸出手指测了一下灰尘的厚度,发现这厚度几乎可以赶上几十年不住人的荒村野屋。浮图寺的这个秘境, 恐怕真的处于半荒废的状态。

  那群和尚也真是, 有这么大一个宝库不利用, 最大限度地表现仁慈么?

  继续往里走,两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一个翻书卷, 一个找暗格,分工明确。可是两人找遍了整个小楼, 也没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继续。”孟七七说着, 抬脚往下一栋房子里走。

  金满则在走的同时还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梁上的花纹、桌案上的装饰, 时不时停下来仔细观摩着,像个来游玩的旅人。

  孟七七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最后也没说什么。似金满这样的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打算, 旁人指手画脚, 反倒不美。

  过了一会儿, 孟七七正拿着书架上的一本书仔细看着,金满就从门口晃进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儿的建筑有点特别?”

  “有何特别之处?”孟七七问。

  “那些花纹、装饰,不像是大夏的风格。它们有些像,但这里的这些要更简单、更狂放一些。”

  闻言,孟七七凑到书架前仔细看上面的花纹, 可对于他来说,这些花纹不都一样吗?花纹就是花纹,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到你还是如此无知,我不禁怀疑陈大公子究竟是怎么看上你的。”金满道。

  “他就好这口,怎么了?”孟七七挑眉。

  “不怎么。”金满翻了个白眼。如果不是这里只有孟七七一个人,他一定懒得跟他废话并且把他一脚从山上踹下去。

  但该解释的还得解释,“总之你只要知道两者有区别就对了,纹饰和建筑的风格都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就像文字,字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衍变,不同的字体,能代表不同时期的风格。”

  孟七七明白了,“你是说这些建筑和纹饰的风格像是更久之前的?”

  “没错,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纹饰,任何地方都没有。”

  “这有什么问题吗?大夏建国伊始,这些秘境就存在了,那它的时间必然是早于大夏的。”孟七七不知道金满真正在意的点是什么,想了一下,问道:“你是想说,这种风格你在任何的历史文献中都没有见过吗?”

  “聪明。”金满背着手在房里慢悠悠地踱着步,目光扫过一个个书架、花瓶,道:“它不存在于历史中,但又与大夏的风格有相似之处,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孟七七蹙眉,“会不会是你恰好没有看到过?”

  “你是在质疑我的学识么?”

  孟七七摊手。

  金满冷哼一声,道:“我年少时确实学识尚浅,所以即便进入秘境,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不过如今可不同了,我敢保证你几遍去请什么大儒来,也不过与我得出相同的结论。”

  好好,你读书多,你有理。

  “那金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在寻找的,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话说出口,孟七七忽然觉得这事儿愈发有意思了。

  建筑一定是人造的,那么这些人究竟来自何方,来自何时,是一个问题。是他们一手构建了秘境,还是说依托秘境建造了这些楼宇,这也是一个问题。可他们为何又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了踪迹呢?

  要么是完全不可抗拒的天灾,无差别地将一切抹杀。

  要么就是有人,刻意地将这一切从世上抹去。

  无论哪一种可能,在孟七七看来都十分有意思。当然,也不排除就是金满知识浅薄、有所疏漏,毕竟天下之大,一个人即便穷尽一生也很难把每个角落都走遍、都看遍。

  忽然,孟七七记起了上次在王氏秘境探索时,看到的那个书房。那是在他第一次遇到十七之前,他与小玉儿也似这般在楼宇中翻找着,希望能找到些有关于周自横的蛛丝马迹。

  他看到过一本游记,那就是一本非常普通的游记,上面记载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最后一页还写了一行字——九十六载,一枕黄粱。遥问梦中故乡,今可安在?

  “你知道一个叫梦泽的地方吗?”孟七七忽然问。

  “梦泽?那是什么地方?”金满问。

  “那大安呢?”

  “不曾听说。”

  “建城?”

  “不曾。”

  孟七七一连问了好几个地名,金满都摇头否定。他渐渐地露出了一丝沉凝之色,金满也从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你都是从哪儿看来的?”

  “就在王家的秘境里,一本游记。并不像是胡编乱造的。”孟七七缓缓说着,思绪再度回到那一天,努力地回忆着那天的细节。

  “我好像记得……那本书最后的落款写着……成武八十五年。”

  “成武?尧光在位十一年,年号光华。他儿子五岁继位,改号成武。成武八十五年,恰好是大夏建朝第九十六载。”金满道。

  孟七七霍然回首,盯着他,“你说大夏建朝九十六载?”

  “那又如何?”金满挑眉。

  孟七七也挑眉,随即把那句写在最后的话说给金满听,而后道:“你不觉得这不像是一个巧合吗?”

  “确实不像。”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去找其他能够佐证的东西。孟七七能够找到那本游记,那么此处或许还会有其他的线索。这些东西放在平日里,即便金满也不会多看一眼,可是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最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变成了答疑解惑的关键。

  于是当小玉儿睡醒了来找他师父的时候,就看到孟七七和金满两个人毫无形象地坐在某个房间的地上,身边堆着一大堆竹简、书卷,甚至很多小玉瓶。

  “师父你们在干什么啊?”小玉儿凑过去。

  孟七七却好似没有听到他的问话,双眼死盯着竹简上的字,喃喃念道:“建城已远……建城已远……”

  一个并不曾存于现世的地名,再次出现在秘境的书卷上,这说明什么?

  建城又在哪儿呢?

  “我们需要在离开秘境后,重新再求证一遍。”孟七七看着金满,道。

  “你当然可以再去求证,可我能告诉你,你不会找到任何一个叫建城的地方。”金满放下书简站起来,望向窗外逐渐发白的天,道:“现在还是想想怎么才能抵达秘境的边缘吧,我们耗费的时间已经够多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0/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