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系列之万城记事+番外 作者:缘丫头【完结】(7)

2019-05-25  作者|标签:缘丫头 甜文 布衣生活

  那人才道:“迅儿不好意思说,我来说便是,我就是赵元”。

  “Cao民见过王爷”。原来,那张告示是为了丫头来的,我心里五味陈杂,那种能感觉,我终于体会到了。

  “请起,大舅哥,快快请起,迅儿都告诉我了,多谢大舅哥替我照顾迅儿,此后,便有我来照顾迅儿”,说着话,他便扶起了我,又向我微微一拜。

  不敢当,Cao民不敢当这三个字,王爷,丫头,先生那我去说便是,你们就放心吧,我信誓旦旦的对他们说了,但,我又纠结了,我该告诉先生真话,还是假话呢,算了,还是真话吧,我不擅长撒谎,再者说,我始终都逃不过先生那双犀利的眼睛,我骗不了人。

  依旧是书童把我请进了屋,先生见了我,便道:“大兄弟,你来了,快请进”。

  “先生,丫头在你这可好”我问道。

  “都好,大兄弟放心便是,只是,这几日,这丫头到我这来的次数不怎么勤了,大兄弟,这转眼,丫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你身为他的大哥哥,也要为此给她把把关”,先生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如今是他的大哥哥,我得为她负责,我便道:“先生,我此来就是为了此事,前些日子,丫头带了一位陌生男子来见我,只是那男子、、、,先生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我始终问出了话,心里也不再纠结。

  大兄弟,当然是真话,毕竟是关乎丫头的终身大事,怎能不急。

  当朝王爷。

  啊,不成,不成,这不成、、、、、、”先生连忙摆了摆手。

  我见先生吃惊的模样,也算到了,我便说:“先生,不如让王爷和丫头一起来见你,见过了之后,再定夺不迟啊,如何”。

  先生最终还是答应了,王爷与丫头来,不免客套一番的,先生见了王爷,是一个值得终身托付的人,便答应了。

  三个月后,丫头走的那天,丫头给她爹、娘还有瞎老头上了坟,去执香那磕了三个响头,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先生嘱咐了她几句,丫头离开了,她带着不舍离开了万城,离开了这个养育他二十几年的城,那一天,我和先生、执香望着京都的方向站了一个下午,那一天,落日好美,美得像她的笑容。

  丫头,到了陌生的城,不要怕,大哥哥在。

  ☆、中元节

  “八月里,鬼门开,酆都出,祭先祖”,一句俗语在城中人们的口中传出,中元节,又称鬼节,又称盂兰节,大人们常常哄骗孩子们半夜别出门,小心被小鬼上了身,勾了魂,长大了才知道,那只不过是哄骗孩子们睡觉的把戏而已,世界上哪有什么鬼,有鬼说明心中有鬼,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世上无鬼话,只怕亏心事。

  夜幕降临,屋内的窗前,我抬起头望向天空,高挂在天空之上的月亮,又映衬着点点星光,“爹,娘,若你们在天之灵,保佑孩儿衣食无忧”。爹娘先后得病离我而去,“黑发人送白发人”,我身为人子,开始怀念那段日子了。

  我买了些烧纸,点上香,端上了点点心,在它们牌位前磕了头,尽身为人子的孝道,九泉之下,他们会欣慰的。

  我早早的便宽了衣,久久不能入睡,我满脑子便是爹娘的模样,莫非真的是爹娘显灵,给我报平安来了,秋夜,丝丝凉凉的,让我没了觉意,披上了衣服,出了屋门。

  屋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脑海中浮现一个人身影来,我又转念一想,我根本不用为他担心,他是一个官少爷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杞人忧天,多愁善感,自作多情了,大概是季节的缘故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清风佛来,我打了个寒噤,我回了屋,静下心来,我不知道周公何时进了我的梦乡,在梦里,我欣慰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外来的朋友

  万城虽比不上都城富饶繁华,但也不失体面的,万城是上京都的必经之路,那些外族人也是经过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遇见了一位外族客人,只是,这位朋友我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到底在哪见过呢,我不记得了,岁月,冲刷了我的记忆。

  我见他是一个生意人,便为他引见了少东家,一来二去的,便熟悉了,之后,便常常在一起聊天,无话不谈。

  我经常托少东家给我带些小玩意,让我的内心有种想出去走走看看的冲动,只因,太诱惑人了,我依稀记得,早年间,跟随父亲去过塞外,看那美丽的夕阳,回途中,借宿一家人之中,那一年,夕阳真美。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我还记得,见他之时,我正在一摊位前盯着小玩意看,觉得很迷人,但,太贵了本成想,这些小玩意不值几个子,正当我不该如何的时候,他来到摊位前和老板谈起了话,弄的老板哑口无言,那玩意,原来不值。

  接触他之后,他才和我说,他们一族,最擅长弄些小玩意,保证让我满意,他是瓦族人,我记得,早些年,先皇曾赏赐我们家一个镂景花盆,好像就是瓦族朝贡的,可惜,那花盆早已不知所踪。

  他知道我喜欢这些小玩意,之后便和我说:"兄弟,以后你想要,尽管开口便是"。

  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和他与少东家聊天,他们总是不自觉的把话题转移到我身上,聊起我来滔滔不绝,更甚至,常常把我晾在一旁,让我很是无奈,他常常也和我讲些趣事,有一次,他聊起了他的祖辈和他的一个朋友,让我很是羡慕。

  直到许多年后,我与先生、执香去塞外游玩的时候,我才渐渐的回忆起,那年的夕阳是多么美,还有那年的你,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很渺小。

  ☆、贞节牌坊

  这一天终究是不平凡的一天,城中的人都在城县看热闹,原来朝廷颁下了城中一个妇人表彰,朝廷在每城中都设有城县,城县设知丞一职管理城中事务,俗称“父母官”。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当过几年官,但还是因官场上的总总让我喘不上气来,所以辞官来到了这万城,我挤进了人群中,便见到一位太监正在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特颁杨李氏贞节牌坊,钦此”。

  当颁完旨,交给了知丞大人之后,我便跟随着那些人来到一家人门前,我看到那府门前的牌匾换上了新的,我又瞧见从府门出来一妇人,大约五十来岁,我看了那妇人,有些眼熟。

  是了,我想起来了,她二十五岁就当了寡妇,只留下孤儿寡母四人,他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不爱持刀弄木奉,只爱诗词作墨,二儿子叱咤商场,眼里却不爱钱,至于小女,巾帼不让须眉。

  她的当家的是一位大将军,抵御外族入侵,马革裹尸,连尸体都没有找到,正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大概是这个道理吧,他,事后被朝廷封为了护国大将军。

  我突然想到,百年之后,谁又来为我准备身后事呢,我已孑然一身,也许,我会落叶归根吧,再说了,百年之后的事,谁又会去深究呢。

  我回去的路上,又想了很多,我看到那正在动工的贞节牌坊,周围还围着不少看热闹的人,那些人中,我瞄见了一个人,我便转身就走,就当我没有来过吧,就当我不存在,可惜,他看见了我,并且叫住了我。

  “世侄留步”。

  我走上前去,拱了拱手便道:“原来是世伯”。

  “世侄,原来你在这,让我一番好找啊”。

  世伯可是来传旨。

  正是,这万城也是个好地方,世侄,那事,真、真对不住。

  我说道:“世伯说的哪里话,我不怪世伯,要怪就怪有缘无分,这事,强求不来的,世伯可还有要事,我不方便打扰,我便先回去了”,我匆匆告了辞,我怕他再继续问下去,我便推脱了,先走一步,这样都好。

  我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

  如果我没有家道中落,我现在会不会已经娶她为妻。

  如果我没有家道中落,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吧。

  如果我没有家道中落,我现在还过着富家子弟般的生活。

  如果我没有家道中落,我现在会不会应该平步青云。

  可惜,没有如果了,也没有太多的如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它,会随时间忘却,可是,真的能忘记么,爱一个人,就要学会放手,让她幸福,这就足够了。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盐商

  这日,朝廷颁下一告示,这让盐商们犯了难,只因,朝廷禁止百姓贩卖私盐,就此,只有官盐。

  这告示下来,让人忧愁,“民以食为天”,官盐好是好,就是贵,百姓们买不起,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能少。

  知丞大人是一个好官,是清官,虽说是官盐掌控,知丞大人拿出了一部分交给了盐商们。

  “买盐了买盐了、、、、、、、、”。

  “太好了,太好了,有盐了、、、、、、、、”。

  “爹,娘,咱们有盐吃了、、、、、、、、、”。

  、、、、、、、、、、、、、、、、、、、、、、、、、、、、、、、、、、、、、、、、、、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