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同人)倾余生 作者:总有刁民想害朕(上)【完结】(66)

2019-06-11  作者|标签:总有刁民想害朕

  萧景琰面露微笑:“爱卿可将朕夸得太过了。爱卿既觉得这法子可行,就帮朕参详参详吧——朕想东宫偌大的地方空置着,未免虚耗人力物力,不如就拿来做众宗室子弟们学习的地方,你看如何?”

  梅长苏躬了躬身:“陛下圣明。东宫与禁宫相距很近,也方便皇上前去探看。依臣之见,还可以效仿民间书院,定下统一的规矩章程,入学者皆一视同仁,不管身份高低,只依章程陟罚臧否。”

  萧景琰眉梢一挑:“朕倒不知民间书院是怎么个光景,听着倒是很合理。等会儿散朝后苏卿跟朕详细讲讲。”

  他二人你来我往的一番造作,殿上其他人愣愣听了一会儿也相继回神,默然掂掇了片刻后,家有适龄子弟的宗室们心思首先就活络了,虽然“自己孩子有朝一日会当上太子”这种念头不敢多想,但孩子在皇上身边长大,将来的前途怎么也更有保障不是?

  其余臣子纵使觉得将宗室子弟集合起来教养从中选择储君的做法有些……标新立异,但说到底是萧家的江山,宗室也都是萧家的子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传位于侄儿、堂弟的先例。

  何况听皇上和苏舍人的对答,显然是主意已定,今天并不是来征求他们意见的,所以何必冒着触怒天颜的风险跳出来反对质疑呢?

  *******************************************

  皇上雷厉风行,即刻命人将东宫稍作休整布置以便子弟们居住,颁下旨意言明不光是京城中萧家的子弟,各地封邑如献王亦可自愿送子弟入京。

  同时规矩章程也逐步订立完善,皇帝采纳了苏哲的进言,效仿民间书院,干脆在东宫门口另立一碑,题做“大公书院”,同时东宫匾额不撤,意寓出入此书院的子弟人人皆有可能成为东宫之主。

  皇室虽素有宗学,但这书院又与宗学不同,首先入学的只是萧姓子弟,其次要求子弟们食宿皆在其内,一旬休沐一日。入学的子弟每人只准带一名书童伺候,吃穿用度皆由书院统一配发,且需遵守书院的作息时刻。

  此外还有林林总总的规条和奖惩措施,违反若干次后即请出书院,终身不许再入了。

  许多娇生惯养的宗室子弟刚听到还有这许多规矩就打起了退堂鼓,但他们的父母反倒觉得心安——规矩多表示管得严,统一吃用不必担心孩子受家世更显贵人家的欺负。况且听说执教的是太子三师,朝中重臣也会轮次去讲授自己所长之学,弓马武艺皇上还会抽空亲自点拨,这样的好机会哪里去找?

  没多久东宫修缮完毕,愿意入学的子弟名单也呈到了御前。其中颇令人意外的是已故英王爷的嫡孙竟也来了——英王爷乃是萧景琰的皇叔,当年在赤焰案中因替祁王不平,言语过于激愤触怒萧选而被赐死。总算纪王哭着苦劝,萧选最后关头放过了英王一族,将其妻儿远远的发配去了凉州,表面上仍是让其子荫了郡王位,在姑臧封了食邑,但那西北苦寒之地,常年风沙漠漠,还时常有塞外边民滋扰作乱,委实算不得好地方。

  萧景琰登基后曾想将其族人召回京中好好补偿,可梅长苏劝他道英王夫人和世子一家在凉州已十数年,未必愿意再举家千里迢迢跋涉回京。这旨意一下,只怕好心反成了坏事,倒让人疑心新帝对他们不放心,一登基便想将他们召回京中看住。

  萧景琰虽觉骨r_ou_亲情最后只剩了疑忌实在心寒,可也不得不承认梅长苏说得乃是实情——毕竟他父皇当年对亲兄弟和亲儿子都下了毒手,也就难怪幸存下来的人对这巍巍帝阙中的人不再信赖。

  最后只是去了封家书,说道堂兄若是愿意可携妻儿族人回京,自己会替他们建好府衙,周全照应。

  这次英王的嫡孙便是带着父亲回复皇帝的折子来的,折子上果然婉言道他虽然做梦都想回到金陵,以便能常常得见天颜,但路途实在太远,族中又有老有小。恰逢皇上要办书院,便将不成器的嫡长子送回,望皇上替臣弟多加管教砥砺云云。

  英王的嫡孙今年十八岁,大约是一向在漠北风沙磨练的缘故,比京中同龄的子弟们整整高了一个头,肤色黝黑,一身结实的肌r_ou_,笑起来两排白生生的牙齿。梅长苏一见之下便十分欣赏,私下里欣慰的和萧景琰议论了好几次——英王世子年少时斯文白净,不擅武事,因此跟他俩玩不到一处去。谁知他的嫡子,当年那个留着鼻涕的小胖墩如今竟长成这番模样了。

  少年子弟中另一个引人瞩目的是献王的次子。萧景宣大概疑心这是自己的皇帝弟弟要骗他将儿子送进宫为质的y-in谋,没敢遣嫡长子来,这次子乃是个侧妃所出,牺牲了也没大碍。

  献王次子长相肖母,也没有其父那常年酒色过度的颓靡之态,十分清秀俊雅。只是眉间总有股郁郁之色,整个人显得有些y-in沉。

  当然这其中还有今上的义子,赐姓萧的萧庭生。

  到了书院开张那日,许多孩童少年齐聚一堂,有些人家还不止送来一个,吵吵嚷嚷地热闹非凡。

  萧景琰隐在屏风后看先生点卯,忍不住对身旁的梅长苏悄声叹道:“但盼这许多孩子中,能选出一个宅心仁厚又聪颖勤奋的。”

  梅长苏却不答话,双眼静静望着屏风外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或谦和或爽朗或暴躁或圆滑的子弟们出神。

  萧景琰用手肘轻轻顶他一下:“这么专注,在看谁呢?”

  梅长苏一怔回神,低声道:“在看……大梁的未来啊。”

  

  

  第四十九章 终

  元祐十一年夏,徐州爆发瘟疫。往常瘟疫一般随着洪涝等天灾而来,朝廷会尽量有所准备。可这次好端端的,不知是哪个偏僻山村里先有人染上,整个村几乎死绝。而勉强活下来的人一路逃到彭城,也未能幸免的倒毙路边。

  一场弥天大祸就此悄无声息地发生,病魔的利爪在人们惊觉之前已扼住千千万万百姓的咽喉。

  彭城乃是徐州七郡二十四县之首,街市繁华,人口密集,亦是南北交通往来的要路津,疫病一生顿成燎原之势,四面八方的波及蔓延开去。

  后人以“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样的句子来记载这场瘟疫。朝廷虽然一收到急报便立刻采取了种种措施,封锁道路,隔离病患,在各城各县中设置病坊分发药物,可情势实在太过严重,受灾的百姓实在太多,已不是地方官员能够处置的场面。这种时候,朝廷按照惯例是要派出钦差并几名相关的官员,亲临地方抚恤调度,成为灾区百官万民的主心骨。

  疫病区不同于其他灾区,尤其是疫病仍在横行,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去了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但大梁的朝堂在萧景琰数年整饬之下,已不再是多数人尸位素餐,凡事先考虑自己私利的光景了。

  好些臣子,尤其是年轻新近拔擢、怀着一腔热血要报效家国的,纷纷站出来表示“臣愿往”。而此时已升任中书侍郎的苏哲,也悄无声息地站在了这些人中。

  然后皇上不知为何突然沉下脸,声音中像带着冰渣子一样宣布“此事明日再议,退朝”就拂袖而去,留下群臣面面相觑。

  结果第二日此事也没有再议,一大早中书省的谕旨就下来了:命苏哲任钦差大臣,前往彭城郡赈灾。沿途官员人等悉数听其调派,见此谕旨如见朕亲临。

  谕旨中还言明付苏哲便宜行事之权,如有贪墨赈灾银两物资或煽动灾民作乱者,许其全权处置,先斩后奏不究。

  众人见了旨意倒也不如何惊讶,苏哲这些年圣眷不衰,不说三年连升两品,光是几乎日日入对常伴君侧的待遇就不是其他臣子羡慕得来的。

  他在朝上倒是不轻易开口,可但凡他开口,皇上很少有驳回的。这趟差使想必也是昨日朝后进宫面圣求来的。

  群臣想象不到昨日御书房里发生了怎样的争执,只觉得这个钦差由苏哲做倒也合适。毕竟三品以上的大员中他年纪最轻,且无家世之累,又博学多才,能应付各种状况。

  这大概也是苏哲在朝中虽然有人嫉妒,却没人不服气的原因——他有真才实学,做事不论巨细皆尽心尽力,从不恃宠而骄。而且,每次遇到家国有难的险境,他都没有缩在后面。从前去战场是,如今去灾区也是。

  大家正在揣测这次苏哲若平安归来会封个什么官职,第二道圣旨就随之降下——命中书侍郎苏哲兼任太子少师。待赈灾归来后执掌大公书院文教。

  太子少师,从二品,名义上是负责辅助太子太师的副职。但明眼人都知道,现任的太子太师乃是今上册立为太子时先帝点出来充门面的,于他既无教导之宜,亦无故旧之情,如今年纪也大了,每日在书院都是守着子弟们背书写字,其余任事不管。而从各种传闻和今上一向的态度来看,恐怕这位苏侍郎才是真正的帝师。且已言明要他“执掌文教”,待他回来之后,书院中谁是辅谁是主,可万万不能弄错了。

  就只是……他要能平安回来才行啊。毕竟在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瘟疫面前,才智和武艺都派不上太大的用场,很多时候运气才是唯一的指望。

  灾区疫情紧急,谁都不敢多加耽搁,一切手续从简从快,苏哲在圣旨降下的第二天就动身出发,随行的还有几个尚未成家的青年才俊,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赶往彭城。

  萧景琰站在禁宫的城墙上目送他远去——这已不是第一次,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可以用身份用君命强压住他不让他去,让他一生都平平安安老老实实地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可正如梅长苏说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责任。国君应该知人善用以大局为重,不能被私情缚住手脚;臣子应该为君分忧,心系黎民,不能因为有危险就畏缩不前。

  还有——“江左盟附近分舵的弟兄已开始往徐州集结。他们奉我号令奔赴疫区涉险,我怎能躲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苟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6/8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