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行(此香不为王者折)下——魏香音_罪化【完结】(33)

2019-06-11  作者|标签:魏香音_罪化

******

呈铭轩内。烛灯煌煌,将满室的高低器物,投射出光怪陆离的暗影。

春末夏初时节,风中已透出了些许的暑意。然而此时此刻,陆幽所感觉到的,唯有一阵阵阴寒。

不大的屋子里,除了他自己之外还坐着两个人——戚云初和唐权。

气氛仿佛和睦,却又暗流涌动。

有长秋公在场,也轮不到陆幽说话。他便安安静静地立在一旁,将自己想象成一株没有生命的植物。

这样,便不会有情绪,不会有冲动,不会回想起过去的种种。

戚云初慢条斯理地转着一只金芙蓉花盏。每一个花瓣内侧都錾刻着一种折枝花卉。当转到第五朵花的时候,他终于开始发话。

“此次瑞郎围场救驾,既忠且勇,着实令太子殿下刮目相看。至于失忆之事,应该只是一时的状况。太子已命药王院随侍在侧,好生调养着,相信很快就会康复无虞。如今,此案已由我亲自督办,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他一个交代。

唐权一边听着他的话,一边缓缓点头,脸上却几乎没有什么表情。

直到戚云初说完了,他才将目光,一点一点移到戚云初脸上。

“旦夕祸福,本就不是人力所能蠡测。瑞郎这次受伤,也算是他鲁莽冒进,咎由自取。如今得以保全性命,还有内侍少监从旁照拂,我也算是放心。”

这话说到了陆幽身上,他微微一怔,却没抬起头来。

只听戚云初笑道:“难得唐大人信得过内侍省的人,我们自当尽心尽力。不知唐大人除了瑞郎的事,还有别的什么事需要交待?”

唐权一手支着头,另一只手轻轻敲打着椅背。

“太子前日回到朝中,昨天就将柳泉城的大小官吏全都撤换了一遍。又在调查主持春蒐的各部官员。如今满朝文武,可以说是人人自危。”

“的确如此。”戚云初仿若有些不解,“可这些事与唐大人您应该没什么关系吧,毕竟令郎这次可是功勋卓着,封赏提拔自不待言。”

唐权点头:“自然是没有干系的。不过,我倒是想要替一个人讨保。”

戚云初哦了一声:“谁?”

“这次春蒐,负责勘察围场的官员是虞部郎中陈丁。虞部隶属于工部,而提拔陈丁的人,正是工部尚书杨荣如。”

杨荣如!陆幽眼皮突跳。

他当然不可能忘记这个名字,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按照唐权的意思,虞部郎中陈丁乃是杨荣如一手提拔,太子处罚了陈丁,自然也会牵连到杨荣如——唐权竟然是要保杨荣如,可凭什么?

只听戚云初已经替他问道:“你要我保这个杨荣如?给我一个理由。莫非他很重要?”

“不重要,却也重要。”

唐权仿佛在故弄玄虚:“如今的工部侍郎乃是尚书门生;郎中为太子亲信;修内、屯田、水部郎中又一个个见风使舵。唯有这个杨荣如,还算是我的人,留着他马上就会有用。”

不愧是戚云初,此刻已然明白过来:“你是说,修建太华宫。”

此前陆幽倒也有所耳闻——天梁星诊断惠明帝乃是火、热、血三毒攻心,而紫宸宫地势低洼,湿气汇聚,并不适宜久住养病。因此,惠明帝拟定于紫宸宫的东北面新建一座宫殿,这,便是太华宫1。

大宁朝不设将作监,营造宫室的职责便落在了工部修内司头上。而这就意味着流水一般的花费,全天下的奇珍异宝,都将汇总于此。更不用说挑选工匠与役夫,制造砖瓦椽柱,背后都有利益牵扯。

眼下,一旦工部尚书杨荣如落马,无论萧家抑或太子的人选补位,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想到这里,陆幽心中已有了一些计较。

此时又听戚云初对唐权笑道:“我到柳泉城来,便是受太子所托,全力督办这里的案件。至于诏京城里头的事,暂时是管不了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向了陆幽:“依你之见,杨荣如此人,是该留还是不该留?”

陆幽突然被他给拽了出来,当时一愣,紧接着扭头去看唐权。

与唐瑞郎隐隐有几分相似的面庞,却写满了阴险城府与老谋深算。

陆幽的眼皮突突跳动了两下,忽然说道:“若是由杨荣如负责建造太华宫,那么唐家就会坐收渔利。”

“我不会否认这一点。”

唐权倒也毫不避讳:“任何一个人,只要经手过如此浩大的兴作之事,无论是否主观需要,都会得到些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好财者得财,好名者得名,而好大喜功者,更有发挥的余地。”

陆幽再问:“那对于内侍省又有什么好处。”

唐权道:“抑制萧家在朝中的势力膨胀,此乃好处之一;其二,太华宫虽为帝王之家,然而在此久住的又何止是帝后宗室?卧榻厅堂,交由自己人去做,永远比送给外人打理更为放心。更不用说,这世上又有谁愿意住在敌人建造的屋舍里面?”

陆幽闻言,反道:“既是担心猫腻,不如交给一个真正出身清白,又有才干的人去做。”

他自以为这句话占尽了公理正义,可谁知,却让唐权嗤笑出声来。

“你又何必在瓜田里寻找参天大树。即便朝中果真有此种清白能干之士,你以为他不依附门阀贵胄还能有出头之日?全都成了炮灰。”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3/9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