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番外 作者:艾草【完结】(3)

2019-06-13  作者|标签:艾草

法正心中默默吐槽:那为什么把它带出来…诸葛亮研究不出来,你就研究得出来吗…?

“…后来偶然在阿斗屋中看到,本来是想研究看看的。”刘备说着,摇头叹息:“怎料武人手上没有轻重,把它弄坏了,走动不得…怕他发现了生气,只好带出来。”

“…………”

那个“他”指的自然不是阿斗,而是诸葛亮。

“你说,他什么都好。多谦和宽容的一个人,就是不能忍这个。若是弄坏了他的心血之作啊,沉下脸来几天都跟你冷冰冰。”

看着刘备一脸委屈,法正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那主公现在是想设法修好它?”

“我怎么修得好!这军中也没有一个巧匠能钻研得透他的东西。”刘备笑道:“我只是琢磨着,这次回去给他带什么礼物好。金银布帛,他都不愿受。哪怕汉水旁一Cao一木,都会比这些更令他欢喜。他恨不得自己来一趟…”

“但是主公不许。”

“嗯,我不许。孤的萧何,不是拿来冲锋陷阵的。”

“……”

“所以啊,孤就想了个万全之策--把它雕刻成一件礼物,加上汉水旁的芦苇,加以编织,还送给他…孝直你看,我雕得像么?”

刘备说着,把手上的木头物事放在他手上。法正将这被刘备折腾得面目全非的玩具木马翻来覆去地看: 好好一匹神行兼备的小马,此时被弄得鹿非鹿,牛非牛,羊非羊。头上还有一支奇怪的角!

…如此失败之作,谁看了不会更生气?

“孤才做到了一半,等一下再以芦苇编织装饰一下,应该就更像了。”刘备看法正皱眉,笑道:“孝直皱眉就对了。此物非牛,非羊,非鹿。却又都像。孝直想不起来它是什么吗?”

…鬼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不…等等。法正抬头,看着刘备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猛然一拍脑袋,继而笑指着手上之物:“此兽名法!”

古之法神,传说为神兽“灋”, 灋即是法之古字。此神兽似羊非羊,似牛非牛,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支独角,锋利无比。灋有分别罪与非罪的本能,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见人争斗时,用它的一只角向无理、有罪的一方触去,是非曲直,立见分晓。

“哈哈哈哈…正是!此兽以孝直为名,你安能想不起来!”刘备大笑起来:“待我们打下郿县,定携孝直之手,回老家看看。听说那儿有一尊商君所立的,真正的石雕法神…走!”刘备拉起他,携了他手就往帐外走去。

“…主公?!”

“庆功去!”

“…主公且慢。”刘备武人力大,扯着他手。法正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拉住自家主公,正色道:“正心中有一事不明。”

刘备见此,也认真望着他:“孝直请说。”

“法神公正不阿,为何不以其角触正?”

法正向来恩仇必报,助刘备定西川,荣居高位后,擅杀昔日毁伤自己之人。有人便状告到诸葛亮面前。可这向来执法公正严明的军师将军竟是道:“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诸葛亮甚至因此遭人非议执法不公。法正此刻见刘备提起法神,便忍不住脱口问了出来。

“法者,灋也,刑也。平之如水。孤得孔明,如鱼之有水。水至清则无鱼。”刘备笑了一下,继续拉着法正走出帐外,迎面而来的暖融斜晖洒了明朗的老将一身灿然光晕:“夕阳正好!孝直,可愿随我去定军山下跑马?”

“好!”

与知遇明主,纵马驱驰,天下快事也。然刘备简单一句。却让法正思量了很久。

执法者,心平如水。水至清则无鱼。诸葛亮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是为了包容他与主上,是为了水不要至清…方能容纳万物?

想到此他不由得生起一丝惭愧。然也不过是片刻而已。他策马跟上,刘备在前,正望着夕阳,悠然迎着晚风,举鞭对着那落日:“孝直,你瞧:日落西山之后,便是月上东山。水之广袤,永远是鱼之所难测。昭阳再如何光耀,也追不及夜晚月华之动人。然而鱼水相得,日月重光,相随相逐,才成就世间之生动华美。”

法正又是怔然。难道,诸葛亮之心思,主公也难测?诸葛亮之光芒,主公也自认追之不及?可细思其中之言,又非如此。刘备自比为昭阳,自许为光武帝,而将诸葛亮比为月华。这日月相替…显然,有将身后事相托诸葛亮之意。

刘备笑着回头,见法正低头沉思,他便策马过来,拍了拍法正肩头:“其实啊,孤不懂治国理民,所以都交给孔明去做了。孤要他放手去治理这国家。”

“臣不信,”法正笑道:“主公是做过县尉,县令之人,最是懂得民心。安能不懂治国理民。”

“懂得民心哪够啊?必须懂法治。”刘备笑:“秦孝公一代雄主,懂民心吧?没有商君,秦国能富强吗?”

法正笑着摇摇头。

“可是,孔明不是商君,孤也不教他做商君。”刘备轻声一叹:“商君刻薄如冰,孔明却温厚如水。上善若水,谦和中自有刚强之气。商君想来不懂,滴水也能穿石,何必定要冷峻如冰?”

说起商君…

法正思及,制定《蜀科》之时,虽云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四人一起参与,但实际上制定决策都是诸葛亮所作。说来很像当初商君制定秦法之时。商君外来士子,治国独断专行,秦孝公全权信任。不过当时孝公自己便是秦人。他赋予商君权力,国人自然没话好说。

而刘葛君臣却都是外来人。外人治蜀,不得不参考本地人的意见。因此李严与法正便是刘葛君臣咨询的对象。伊籍不过是刘备怕诸葛亮忙不过来,劳累过度,派来帮帮手罢了。

法正原以为自己比诸葛亮了解蜀地风土民情。他久居蜀地,算是半个蜀人。可是诸葛亮一番明朗而句句在理的答话,驳回了他的建议,也定下了《蜀科》严法治蜀的大体方略: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闇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着矣。”

他想着,诸葛亮这简直是要重行商鞅变法。在世家大族早就被刘璋惯坏了的蜀中,不激起动荡才怪。而刘备就跟那秦孝公一样,只给诸葛亮四个字:“放手去做。”

哦不对,后面好像也还说了几句话…

“有什么风浪,孤来承担。”

“凡是军师说过的,孤这儿没有不过的!军师驳回的,不必再来问孤。”

诸葛亮仰望着刘备,柔和坚定目光不言而喻:

--君以国士待我,亮当以国士相报。

刘备回以自信豪迈的笑容:

--让孤成为你的依靠,你的肩膀,你的君王。

刘备没有诸葛亮那么高,但他不论往何处一站,就是让你觉得顶天立地,周围的Cao木空气彷佛也因他而肃穆欣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天子掌舵,微臣扬帆,同舟共济,鱼水相得。他是他永远的君王。他也是他永远的知己师友。

刘备与诸葛亮便是如此,一个只管外出打仗,一个专管治国理民。各行其事,又默契无比,全心倚重。诸葛亮长于谋划,刘备却不带他上阵,不让他随军。刘备甚得民心,也并非不懂治国。可他从不干预内政之事,完全让诸葛亮放手治理。

后来果然有一段时间,国民怨声载道,都说诸葛亮刑法峻急刻薄,剥削百姓。然而三年后蜀中大治,民富兵强。病中的法正再见诸葛亮,想起了太史公这一句话:

…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

后来的事情法正没有能亲眼看见了:百姓便之,乃拜亮为丞相。又三年,仓廪实,器械利,朝会不华,夜不闭户,路无醉人。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人怀自厉,强不侵弱,风化肃然,邦域之内,皆畏而爱之…

此时定军山下的法正,只是想着那尊刘备精心雕刻编织的法神。那要送给诸葛亮的礼物。刘备还说,这木马腹中本来能容物,他本就嫌它太轻易倒,就把一些粮米装进去。如此,这尊厚重的法神,除了谢他镇国抚民,执法公正,也谢他辛苦足食足兵,祝他早日能以木马运粮。

应该再过不久,他们就能攻下郿县了--法正的故乡。商君变法时,震动天下的渭水大刑便是在郿县执行,斩决七百余名私斗重犯,血水染红了渭河。商君当时请出的巨大法神石雕,也就留在了郿县。

法正尝想,商君以执法公正严苛闻名,治理秦国而使秦国富兵强,终于灭六国一统天下。而他身为郿县法氏子孙,于这治国执法,却远不如诸葛亮。岂不有愧。

他本是x_ing格爽快之人,这么想,便也这么说了。诸葛亮听了,也微微一笑:“亮还是秦末大将葛婴之后,却没有传得先祖之用兵如神。每叹不如孝直智术。”

几人皆是大笑起来。

季汉君臣,于建国的路上同心同德,君臣一体。诸葛亮此言肯定了法正的谋主地位。他懂刘备的艰难,也不会去掣肘季汉的兴旺。刘备为高祖,诸葛亮是萧何,而他法正有良平奇谋。不过如此。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