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我想吃肉(下)【完结】(36)

2019-06-13  作者|标签:我想吃肉 穿越时空 穿书 天之骄子 历史剧

完颜康低声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记着他的好。”

徒单衡稳住了心神,轻声道:“那便好,那便好。您就是二龙盘于王妃腹上生的。赵王,随您处置,旁人,随您处置,吴王或是旁人,请给先帝留个供饭的。先帝在时,也与我说过,大金国已经病入膏肓,只求不要族灭于人手。后来你那么出色,我们又升起一丝希望。如今真是造化弄人,你总是在中都长大,你的为人我们都看到了,何苦再疑你?我想,若是他还在,也会说,落在你手里,总比落到蒙古人手里,或是宋人手里强。”

那俩都是世仇啊!虽然,徒单衡瞥了完颜康一眼,这位跟六王,也是一笔糊涂的恩仇。总比那俩好,那俩才是真的仇深似海。

完颜康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了。”

徒单衡试探地道:“那么,您要?自立门户了?”他的口气了也不由恭敬严肃了起来。

完颜康道:“哪个主子有前途?”

徒单衡飞快地想了一想,哪个都不行,果断地摇了摇头。道:“不过,臣还是建议,缓称王。如今上京路情势不明,八百里秦川,虽说秦汉因之以成帝业,却也韬光养晦许多年。请效汉高祖。”

完颜康自嘲道:“可不是,身世都抄人家的,可不得学着点么?”

徒单衡不作声了,开始琢磨起另一件事情来:“上京路,不知如何了,可遣人去打探消息。联络心腹。还有斫答的事情,要证实。请手书一封与他。”

完颜康道:“好。”

使者派出去并不久,便有辗转而来的消息。谈不上好坏,一、仆散安贞果然击败了杨安儿,杨安儿余部与他的妹妹杨妙真率领,与另一路红袄军的首领李安成婚,两家合一家,投了南宋;二、这一场胜利让金主底气更足,派出蒲鲜万奴去上京路讨逆。

徒单衡催促道:“天大的机会!若非如此,想要拿到上京路还要费些周折哩!请往上京路。”

第95章 好帮手

有了徒单衡,完颜康就被从许多事务中解放出来了。比如,舆论的事情就不用他自己来做了,自有徒单衡根据需要,调整文稿。自诩文化人的完颜康,就其经历来看,前半拉是个大纨绔,后半拉是丘八头子,虽然也保护士绅,也兴建学校,但是他跟斯文人是从来不沾边儿的。

徒单衡不一样。他爹是状元出身的丞相,他是一直在太子身边的栋梁。如今金主又出昏招,他作为“受政治迫害”的人,收获了许多同情。先帝在位只有短短的两个来月,但是许多政策是极受士绅拥戴的。作为先帝信重的臣子,无论完颜康还是徒单衡,在朝野都有不错的评价。

哪怕现在他们形同造反,自立门户,连完颜康的姓氏都给改了。

然而,实际需要面前,什么宗法都是浮云。

虽然为了安抚民意,没有即刻扯起自己的旗子,徒单衡还是思考起了未来“国号”的事情。于徒单衡,亲手埋葬自己童年起便引以为傲的国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箭在弦上,与其便宜别人,不如给完颜康,至少,这个人他熟。徒单衡的身上,也有政治动物的属x_ing。

【往好处想,至少一个姓着汉姓的皇帝,不会激起大多数人的反抗,有朝一日一统天下,宋国百姓的反抗也不会很激烈。】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徒单衡的观感也很敏锐。很快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甚至怀疑完颜康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才并没有一口否认指控。

越想越觉得是这样,当事人没有一个承认完颜康身世有假,光凭乞丐与小人之言,并不能服人。只要完颜康一口咬死了,他现在还姓完颜。【说不定,他就是赵王亲生之子,只是使了金蝉脱壳之计。】徒单衡胡思乱想了起来,又失笑,如今想这些还有什么意思?赶紧接着编吧。王妃有感而孕,本是老天赐福,但是皇帝不肯信,这福气他们是捞不到了,所以世子挂印离去,改名易姓。解救勇义军与解难之时,勇义军人心所向,迎他做主人。嗯,就这么编!

徒单衡摇着笔杆子,编到最后,他自己都信了。写好了,将这小故事拿给完颜康审稿去。

包惜弱正在给完颜康整理衣服,上京路有变,完颜康须得出行。事情也算是有了个了结,包惜弱眉间愁意略解,只是在问:“你师祖在上京,不会有事儿吧?”完颜康道:“我先派人送信给他,他心里有数的。”撒哈林也是一步暗棋,他早便知道完颜康的身世,此时正好在上京路配合。就像需要有李德任这样的人先说并不在意,上京路也需要有人将这个话挑明了。

包惜弱道:“带你师傅一起去吧,老爷子多大年纪了?见一面少一面,做弟子的不在身边,不是好事。可惜了当年乌也他们两个,唉,这两个孩子要不是去得早,有他们侍奉着,也能省心些。”

完颜康心头一痛,牵起嘴角:“都会好的。勇义军那里我也留了话,让他们照看一下老爷子。嗯?阿衡来了。”

包惜弱与徒单衡也是认识,只是见面的时候未免有些尴尬。完颜康的身世,她自觉是自己搞出来的麻烦,十分不好意思。徒单衡态度端正,先问一声“太夫人好”,再向完颜康递交Cao稿。

完颜康一目十行扫过,抽抽嘴角:“行,你看着发吧。”

徒单衡道:“您北上,不要带太多的人。我算看明白了,以往您那都是跟我闹着玩儿吧?有这身武功,带太多的随从反而是拖累。从这里到上京,沿途多变,人太多易引人注意。”

徒单衡凭借自己的头脑,发现了武侠画风,很快适应了下来,并且据此作出了规划:“到了别犯犟,见势不妙就赶紧回来,徐徐图之。上京路虽是故乡,也是苦寒之地,可用则用,不可用,且待将来吧。”

完颜康笑道:“知道啦,”又对包惜弱说,“本想回来之后,趁着蒙古人西征,朝廷剿匪,咱们无事一身轻,带妈回江南去迁回外公外婆的遗骨,不想又不能成行啦。”

包惜弱低声道:“这么多年了,我想见他们,又怕见到他们。唉,总是我的错,别再因为这件事儿,耽误了你的正事。”

徒单衡嗤笑一声:“这又何必介怀?只要您与太夫人好好的,宋国是绝不会对府君不敬的。”

这种态度令包惜弱不太自在,伸手理一下完颜康的领子,仰脸望着他,轻声道:“我等你回来,一路小心。”

完颜康道:“哎,妈,你等我回来,咱们去江南。您先在这里住下,有什么事儿,跟阿衡商议。”

徒单衡瞪他,完颜康毫不示弱地瞪了回去:“怎?上京路的事情解决之后,难道有松快的时候,不是么?不是有消息,铁木真西征去了?则我等暂无后顾之忧,不趁着这个时候去宋国,看看风土人情,看看他们的民风士气,以后哪还有这样的机会呢?”

徒单衡没好气地道:“走你吧!”他被留下来看家。

************************

完颜康内力深厚,需要休息的时间很少,但是马却吃不消。没跟便宜大伯撕破脸的时候,凭借令牌,可在驿站沿途换马。现在撕破了脸,出了陕西,谁认他的令牌?就算认了出来,也不是换马,而是报警抓他。

所以这一回,完颜康又披了个蒲察氏的马甲。号称自勇义军内逃逸出来,奔往上京路老家去的。身上带着些金叶子,遇到驿站一路拿钱砸下去。自完颜康此次归陕,勇义军内确有一些人是想回上京老家的。完颜康又在进一步筛选人员,确实放归了一批不愿呆在勇义军里的人。

蒲察阿懒这个马甲,也确有其人,乃是完颜康护卫队的一员,死心塌地,以至于将马甲都贡献出来给老板用。

按照规定,勇义军里逃出来的人,一经发现,都要上报朝廷,先询问陕西情况,再由朝廷再行编入其他队伍里。然而跑路的人多了,还有带着钱的,就有了许多可以通融的情况。

完颜康一路金叶子拍下去,一直拍到河北——他还想顺路看一眼中都的情况。如果要对上京路动武,中都是个绕不开的中枢。去中都,必然路过河北,在定兴却惨遭扒马。这里有一个认识他的人,对他印象极其深刻,因他识英雄重英雄,还以玉带相赠。此人便是张柔。

因蒙古南侵,金国抵御不及,便下令士绅守土自御。张家是本地大族,张柔习武艺,有计较,也拉起一支队伍来,接受了朝廷给予的定兴令的职务。这一日,张柔正在cao练部伍,远远见到官道上一骑飞驰而来,越看越眼熟,与心底的某个影子重合了。

张柔翻身上马,赶到官道上拦截。

四目相接,张柔控马小步后退。完颜康目光往他身上滑了一圈,转回他的眼睛上,点点头:“君玉带有望,好自为之。”张柔道:“奉君面圣者,皆玉带有望,前途莫测,还请珍重。”完颜康道:“好生守护乡土吧。”张柔的表情有点崩溃:“那也要朝廷能守得住呀!”

他是有放水的意思的,原因除了此人是自己的伯乐之外,还有一点点投机,以及许多的希望。定兴离前线还算远些,前线士绅可就惨了!光是张柔,就收留了许多北地诗礼人家,全是因为蒙古南侵,搞得人家都呆不下去了的。金主在汴京还不太安心,又下令要迁移各地大族往汴京居住以充实汴京。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6/7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