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萧峰慕容复同人)廿五史·俱摩罗天+番外 作者:太史【完结】(13)

2019-06-14  作者|标签:太史 武侠

  萧峰将金弓一抛,大步走下点将台来。他南院众将各拉兵刃,一直严阵以待地守在台下,见他举步便向乱军阵中行去,好几人心下忐忑,低声叫道:“大王!”忙要上前护卫,萧峰却猛地抬手一挥,止着了众将动作,竟是不许他们上前。

  众将不敢造次,眼看着萧峰一言不发,自那被旗杆分开的两军之间一路走了过去。他足步到处,两边黑压压的乱军休说燥动,竟连半个敢与对视的也无,一个个垂低了头,抱住手中长矛慢吞吞地只是后退,两军之间竟闪出了一条丈许宽的通道。

  萧峰走到校场中心时,四下里乱军已然沉寂一片。天边一弯冷月青光,只照得他脸色冷峻如石,一字字地沉声道:“大辽兵,个个都说是好男儿、大丈夫,不去上阵杀敌,却在这里自相残杀,羞也不羞!”

  这几句话气发丹田,缓缓吐出,场上数万余众,人人听得清清楚楚。众兵卒彼此瞧瞧自己相熟的战友,倒有一大半人低下了头去。

  萧峰语气一沉,道:“咱们这些当兵的,是契丹也罢,是奚、突厥、吐浑、沙陀也罢,几十年都摸爬滚打在一块,有血一起流,有酒一起喝。说一声兄弟,兄弟分过什么高低!自己想想,那些流言蜚语哪个能信?”他说到此处,想起自己身世,真情激动,连声音也有些哑了。众兵卒听得心中感动,默默点头,许多人禁不住又后退了几步。

  萧峰于叛乱一事多有经验,见众兵意下松动,立即放柔了语调又道:“皇上英明,一向对各军一视同仁,从来没有将降卒另册安置的意思。大家只管放心,且放下兵刃,各自回营。今日之事,无论官兵决不追究!”

  这些宫卫军多数曾参与当日楚王之乱,对萧峰敬服无比,这时听他言词恳切,不由都信了九成。大半人对视一眼,便有放下兵器之意。眼看一场动乱将灭于无形,降卒中突然有人放声高叫:“南院大王今晚才到京师,还没见过皇上,他怎么知道上头的旨意?大伙儿不要相信!到时候被契丹人骑到头上来,咱们还能做人吗!”

  乱兵本就人心惶惶,听了这话,轰地一声,刹那间一片窃窃私语如潮水般炸开。要放下兵器的又握紧了矛柄,本来便犹豫不决的立时蠢蠢欲动,脾气暴躁的更是早向对面放声叫骂起来。

  萧峰一闻喊声,立知不妙;只消再一刻工夫,双方重行兵刃一交,那时真有天神降世,只怕也要分拆不开。当下便是争这瞬息之间,听声辨位,猛然身形激s_h_è ,去势之疾,较方才他自己所发那金弓利箭竟是不遑多让。乱兵空自人山人海,刀枪如林,竟没一个反应得及,只是眼前一花,萧峰一条高大人影已立在降卒人群之中,左手反掌抓出,早把刚才喊话那名兵士一把抓了出来,劈手往地上一摔,右臂一挡四下乱军,厉喝一声:“且慢!”

  众兵慑于他威势,一时未敢上前;萧峰更不延误,一脚踏住了这喊话兵士,指定了他叱道:“我进城前后不到两个时辰,所见者除了宣徽院使更无他人。你小小一个骑兵,身在军营,从哪里知道我今晚才到,未见皇上?!”

  那兵一窒,众军不由也听得一呆。萧峰心下早明,足尖轻挑,将那兵一个一百多斤的身子踢得飞了起来,单手就空中将人当胸一抓,如抓小j-i般高高举过了头顶,提声喝道:“众位兄弟,都来认个清楚,这人可是你们的同袍?”

  众兵卒抬头看时,果见这人虽穿着军装,但面目陌生,竟无人认得他是谁。萧峰瞥见众人暗暗摇头,一声冷笑,向被抓这兵叱道:“多增赋税之事,可是你传出来的?说!”这一下大喝,只震得人人眼花耳鸣,夜空中都隐有阵阵回音不绝。那兵近在咫尺,更是给震得一颗心都要跃出了腔子来,脑中嗡嗡作响,眼前金星乱舞一片,哪里还编得出谎话,吭吭哧哧地道:“不……不!不是我……”

  萧峰森然道:“谅你一个小卒,也没这大胆子。有人指使你来作乱,是不是!”

  那兵不敢应对,索x_ing闭紧了口不答。萧峰情知眼下绝无细细逼问的时间,右手一放一收,已扣住了他颈项,微一用力,那兵眼前一黑,连舌头也吐了出来,只听萧峰的声音在耳边一字一字地道:“要么,说,要么,死!”

  那兵身悬半空,命在人手,三魂六魄都不由自主,再也无法倔强,自喉咙里挤出声音来道:“是……我……我说!”

  萧峰手一放,冷喝道:“多增赋税纯属谣言,是也不是?!”

  这人摔在地上,捂着喉头不住地咳嗽,连连点头道:“是……是……”

  萧峰环视众军,冷冷问道:“大伙儿可听见了!赋税一事,方才都是何人传言?契丹军,又是谁来告诉你们营中有变?”

  兵士们面面相觑,各自回想,当即有些人按捺不住,已喊出声来。

  “啊,是了,那人面生得很,我怎么从没见过!”

  “咦,刚才叫我们来校场那人哪里去了?”

  “谁见到了?叫他出来!叫他出来!!”

  数万人轰轰然乱作一片,交头接耳,此呼彼应,却只是找不到半个传话的人。

  萧峰待他们乱得片刻,吐气扬声,喝道:“这一群j-ian细混入军中,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大伙儿都成了人家的杀人之刀,还不明白么!”

  当叛乱之时,只消人心一稳,局势便逆。众兵卒这时s_ao乱一过,头脑渐渐清楚起来。忽然呛啷啷、呛啷啷几声响,有几人掷下了手中长矛。这声音互相感染,霎时之间,呛啷啷之声大作,几乎所有人都掷下了兵刃。

  十几个为首的十夫长百夫长抢上前来,向萧峰拜倒在地,道:“我们误信谣言,真是该死!大王恕罪!”

  萧峰伸手一拦,把他们拉了起来,微笑道:“不知者不罪!各位明白便好。我担保今日之事决不追究,不必担心!”

  南院众将在后观望,一个个手心里都捏了一把冷汗。这时见事情平息,又惊又喜,又是佩服,还刀入鞘,上去把那j-ian细揪了起来,喝道:“你究竟受谁指使?快说!”

  那人不敢抬头,嗫嘘道:“是……是太……太……”

  他虽没说出口“太师”二字,但在场的有哪个不知?前日行刺乙辛的护卫与宫卫军隶属同族,正是物伤其类,这时一听又是太师唆使,群情激愤,顿时不知多少人汹汹叫嚷起来。

  萧峰心中冷笑,暗道:“好毒计!大小官员多随皇上去了秋捺钵,此时京中统军官无人职位在我之上。若真酿成大乱,我便第一个脱不了干系!”

  这时众兵卒都向那j-ian细怒目而视,叫骂不绝,若不是碍着萧峰在场不敢放肆,早冲上来将他乱刃分尸了。领头的军官纷纷请命道:“大王,你看这家伙怎么处置?把他交给我们可好?”耶律莫哥等也道:“大王,现下人心未定,只怕再生祸乱,不如把这j-ian细交给众兄弟处置,可服众意。”

  萧峰也想到了这一层,略一考虑,才想出言答应,忽然身后有人唤道:“兄长,不可!”

  正是: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回终

第三回 五十弦翻塞外声 1

  数百支牛角号呜呜齐鸣,只震得林木瑟瑟,应声不绝;跟着地面颤动,尘烟飞扬,马蹄击地声如滚滚闷雷自四面八方席卷过来。

  这便是《辽史·营卫志》所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Cao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秋捺钵: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s_h_è 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即集而s_h_è 之。谓之‘舐碱鹿’,又名‘呼鹿’。”

  此时朝阳初升,金晖万道,照得泺水河滩上白光闪烁,天光、水光、盔甲刀枪映日反光,耀眼生花,也不知是光芒还是杀气。只见青、赤、白、黑四色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旗下骑兵披锦袍,衬铁甲,人马一色,来回驰骤,衬着四下里层林尽染,天空高远澄净,真如一幅泼墨重彩的画图。

  辽人s_h_è 猎,便如是军队cao演,众军各依号令纵横进退,齐声嗬嗬呼喊,挺着长矛驱赶猎物。不一刻,四队骑兵分从四面围拢,将七八百头大鹿、黄羊、灰狼、野猪围在中间。偶然有一头野兽从行列的空隙中逸出,号角声作,便出来一小队纵马追赶,兜个圈子,又将那兽逼了回去。

  这场围猎自夜半开始,已过了两三个时辰,这当儿骑兵终于四下合围,尖矛长绳,围得铁桶也似,除了十几头狡猾老兽或是特别精壮敏捷的逃出包围,成百野兽都给困在了垓中。只见灰狼白兔在一处狂奔乱突,麋鹿野猪并肩子四下逃窜,长Cao间扑簌而起的山j-i更是不计其数。有猛兽给赶得急了,掉转身形,张开大口便扑将上来。众骑手急勒马缰,长刀出鞘,便是一番生死搏斗,顿时人喊马嘶、兽吼犬吠、号鸣鼓震,冲天而起,碎Cao枯叶漫空乱飞,马蹄敲得河滩上水花迸溅,水光映日,连本来温煦的秋阳都折s_h_è 得刺目起来。

  一众契丹贵人列马立于阵前,当先一匹高头黄骠马上红袍玉带,正是辽主耶律洪基。这时野兽虽然猛扑狂咬,但众军只是拔刀抵御,并不拉弓,却是北方游牧的规矩,需由国主可汗发这头一箭。只听一声梆响,耶律洪基搭弓拉弦,飕地一箭,近前一头大鹿应声而殪。众军举刀过顶,山呼“万岁!”,跟着号角齐鸣,场上箭如雨下。唐人刘梦得诗云:“海天杀气薄,蛮军部伍嚣。林红叶尽变,原黑Cao如烧。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箭头余鹄血,鞍傍见雉翘……”正堪为此时咏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