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 作者:第五笙【完结】(25)

2019-06-20  作者|标签:第五笙

  第一次上奏谎称“大捷”。

  虽说离真的“大捷”也不远了,但是刘显根本就等不了。

  连年的进犯早就耗尽了刘显的耐心,但是为了找晏良,刘显很少真的放心思在怎么驱逐鞑靼上。

  所以也算得上来一次,赶一次。

  刘显有时候想,像他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要是景贞在身边,估计会被骂死。

  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十六年。

  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办法,他都不会这么耗下去。

  所以,这一次。

  幸好。

  如果又是一次镜花水月,他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

  佛骨静静地烧着,内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沉香,塌上人的容貌很陌生,但是随着灵窍认主归位,有什么开始不一样了。

  刘显说不出话,勉强镇定,只能逼迫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抄平安经,笔尖止不住地颤抖,闭眼,十六年前的乱葬岗一幕开始逐渐清晰。

  这几年他已经很少再想起来了。

  前几年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也渐渐麻木,心里被一个希望寄托,会回来的,会回来的……

  只要回来就好。

  那……

  现在。

  回来了怎么办。

  刘显不敢再看塌上的人。

  笔下最后一捺倏然委顿,墨迹狰狞,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

  如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现在的清河晏氏早就不在五大世家之列。

  不仅如此,还背负了叛国的骂名。

  是他没有用。

  以至于,宫中传旨,说颂阳长公主急召魏王进宫的时候,刘显直接就进了宫。

  慧机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笑呵呵:“总要面对的,这些都不是你的错……况且,你舍得躲着不见他?”

第四十三章

  谢行站着不说话,牢关的折子一呈上去,颂阳的脸色就没好过。

  牢关大捷都是那个魏王编造的。

  此刻鞑靼还留有一万多兵力在牢关外虎视眈眈。连州的百姓被刘显向后统一撤退了百里。所以才有了目前短暂的平衡,所谓的“大捷”。

  “刘显……”像是从齿缝里一丝丝抠出来,颂阳尖尖的指甲按在折子上,留下了极深的痕迹。

  “他好大的胆子!”颂阳起身,怒不可遏:“把人给我叫来!”

  “是。”冯公公已历三朝,这个时候垂眉低目,恭敬领命。

  吸气,颂阳忍了忍,下一刻又改口:“说,宣魏王进宫。”

  “奴婢知道。”

  摆了摆手,颂阳重新坐了下来,眼角的细纹在珍珠粉的敷衍下也藏不住,精致的凰鸟鬓翅这个时候也有气无力,红宝石耳坠悠悠晃着,“谢丞,折子是你呈上来的,你怎么看?”

  谢行转身恭敬行礼,“老臣不知魏王到底怎么想,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魏王不忠!”

  颂阳也知道这一点,点了点头,但“不忠”不一定等于“会反”,这份平衡她一直小心维持着,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吗?

  “说下去。”

  “年初改元尚且不说,就这一件谎报军情,欺君罔上,就足以灭他刘氏一族。”

  大殿里有片刻的寂静。

  繁复镂空雕花的窗外,天际青灰,乌翅飞鸟一掠而过,再有半个时辰,就该早朝了。

  “灭了他,牢关谁守?”话音淡淡,掩饰不住的疲惫,颂阳勉力勾了勾嘴角,“现在商襄李氏只听他刘显的,隆关韦氏也成了他的幕僚,还有修兰薛家,因为晏氏一族的原因,也对刘显唯命是从……”

  五大世家里,刘显掌握着三家!

  “你和秣陵淮家就出不了一个能将吗!”

  谢淮两家和晏氏一族一样,都是诗书立家,承道义,传国统,底蕴深厚,是天下读书人的翘楚和风标。

  也有喜好行伍的小辈,但比之于刘显,终究还是差得太远。

  谢照运就是一个。算得上谢家里出众的了,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罪了刘显,被直接发配了南藏。

  到现在这件事颂阳还在想找个契机让刘显松口,把人给放了。

  “长公主!”谢行拱手一抬,语气急促:“国可以有不才之兵,但不能有不忠之将啊!兵可以再练,将不忠是国之大祸啊!”

  颂阳靠上椅背,不再说话。谢行此时出口太过偏激她也是知道的,情有可原,但仔细一想,确实如谢行所讲。

  刘显对于整个李氏王朝来说就是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弹药。

  是时候了吗……

  颂阳依旧犹豫不决。

  从刘显领命抄了晏氏之后,一直风平浪静,颂阳实在搞不懂,这一年,刘显到底再想什么?

  如果要反,十六年前早该反了。

  谢行看在眼里,目光冷酷,如果这次都不能让颂阳狠下心来除去刘显,除去刘家,那么,也只有泰康帝的死因才能做到了。

  为了这个,他和淮晔谋划了十年之久。

  “魏王到——”

  刘显稳步进殿,看了眼垂首站立一侧的谢行,不动声色,躬身行礼。

  “起来吧。”看着貌似恭谨的刘显,颂阳选择按兵不动,眼神示意候立一旁的冯公公把折子递给刘显看。

  “魏王怎么看?”

  刘显CaoCao看了一遍,还了折子,从容淡定:“臣没有怎么看。”

  “你——”颂阳简直难以置信,“刘显,我可以凭了这个灭你刘家满门!”

  谢行看了看颂阳,又转头盯着刘显,并不作声。

  闻声抬头,刘显面容如常,“那长公主的意思呢?”

  颂阳一噎,什么叫“她的意思”?他难道不想认罪?

  “长公主不过想让臣认罪”,刘显难得露了点笑容,“但是臣无罪可认”。

  “你什么意思?”

  “今年夏末的一批麦子就要熟了,再打下去,战事熬不到明年就会一败涂地。”

  谢行猛地抬头,完全是胡说八道!

  但是颂阳却沉默了,这个理由,说好也不好,说坏……也没有多坏。

  只是实情罢了。

  “往年里打了这么多次仗,怎么就不见魏王担心过牢关百姓的收成?”谢行一步上前,咄咄逼人。

第四十四章

  刘显轻捻手腕上十八颗佛珠,站在大殿里似超然而出,面无表情,语气淡淡:“往年里……”说出口的话却差点把谢行气死:“本王都觉得没有今年严重。”

  “长公主!”刘显话音还未落,谢行等不及,怒气冲冲——回得这是什么!

  刘显脑子里估计早就没有君威皇权了——“魏王这是藐视陛下!藐视您!”

  就连颂阳也看出了刘显的心不在焉。

  再问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李氏百年国统,走到今日,这样被刘显随意玩弄。

  这不是她想要的。

  “哦?”刘显来了兴致,踱步到了谢行面前,“我前阵子刚‘藐视’过,怎么也不见丞相您站出来说句话?”

  指的是年初改元的事。

  “这……”谢行说不出话,看了眼眉头皱得很紧的颂阳,此刻颂阳也被刘显的话转移了。

  谢行的忠她没有怀疑过。但是颂阳也知道,自己,甚至是这御座上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时候也会被谢行用来打击异己。

  “算了。”颂阳不再掺合这两个人的恩怨,她要的很简单,就是刘显的“听话”,谢行的“识大体”。

  “都退下吧。”绢黄折子被窗外透进的晨光照s_h_è ,“魏王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但为什么之前的折子没有事先禀明?魏王这几日亲自写份说明上来”。

  未等谢行开口再说什么,颂阳直接挥了挥手,表示不愿再折腾,在绿雁的搀扶下走出了大殿。

  刘显恭敬行礼。

  颂阳走后,大殿里就只剩了他和谢行两个人。

  “魏王。”谢行一改在颂阳面前痛心疾首的样子,笑吟吟:“牢关半载,魏王倒是丰姿不减。”

  “彼此。谢丞。”刘显客客气气,低头妥当整了整锦缎袖口,黑色的龙爪在手中栩栩如生,谢行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这几年松安出了个言氏,家族底蕴倒是和十六年前的清河晏氏如出一辙,不知魏王怎么看?”

  刘显目光冷凝,依旧不为所动:“本王不怎么看。”

  谢行不着急,笑了笑,慢悠悠走到刘显另一边,“魏王不在意就行,别等到再落得跟晏氏一样的下场……”说完,人也出了大殿。

  刘显看着谢行的背影,有一瞬间,管他什么忠君,管他什么上下,他只想杀了他!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5/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