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 作者:第五笙【完结】(7)

2019-06-20  作者|标签:第五笙

  天黑得很早,远处潮浪未歇,声声不息,礁石冰冻,浸蓝的天幕上星子密密麻麻,远处有烟火人家,白炊袅袅,带来些许暖意。

  呵出一口热气,刘显稳健下马,这块已靠近浙州边界,他比信函里预定的时间早了近一个时辰,黑羽大氅搭在马背上,一身军甲抖擞,远远地望了会,见依旧黑沉沉一片,便随意坐在了沙滩上一块巨大的礁石上,百无聊赖地甩着手里的马鞭。

  “噼里啪啦”,等的人心绪不宁。

  就是不知道这次去寒山养病到底怎么样了……从前年到现在,他们已经有两年多没见了。

  常年行军的敏锐,有马蹄声。

  橐橐。

  刘显抬腿跳下礁石,果然看到了一辆素简顶篷的马车向着朔州方向而来。

  拉着马车的人显然认识刘显,老远就嘻嘻哈哈:“侯爷!公子!是侯爷来接您了!”

  “子嘉来了?”闷咳,车里的人有些拿不准,“才刚过界碑啊……”

  赫舒小心翼翼的收缰,马儿一个甩头,鼻息呼呼喷出,热气弥漫。

  依旧是记忆里的一双手,拉开帷幕,晏良的脸色还好,只是看上去很疲惫。

  “景贞。”刘显上前挡在车帘口,帘内烧着小巧暖炉,晏良盘着的腿上搭了一件厚绒毯。

  晏良点点头,“来得早了吧,快进来,外面冷”,说罢把帘子拉了开。

  刘显面色平常,仔细瞧了瞧人脸色,“嗯”,便掩上帘子,转身走向自己的坐骑,取下大氅,抬手一声胡哨,骏马自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晏良看得有趣,“飞廉现在这么听你的话了?”

  赫舒在一旁也啧啧称奇。

  这是两年多前,他去东海协助刘显抗倭的时候意外得到的一匹良马。

  那是历来抗倭里最激烈的一次战况,刘显的坐骑直接被s_h_è 死,所以晏良一得了“飞廉”就转赠给了刘显。

  刘显微笑,“嗯,还是你的驯马法子好,很听话”。

  一身寒气,敏捷地进了车内,一下子就是融融暖意。

  自从御封为“无双国士”后,晏良就一直跟在薛白后面研习国典,修撰国史,偶尔还参预朝政。

  延圣帝很是看重。不过因为身体原因,晏良一年里待在国监学宗的时间也不算很长。身体一不好,就会去寒山修养。自从寻到了慧机方丈后,去寒山章台寺跟着方丈修身养x_ing就成了晏良更加日常的事情了。

  早年里刘显就被带去了军营历练,刘轼满不情愿,但也乖乖地跟在哥哥后面,现在正在距离朔州大营不远的校防军队里监察。

  晏良和兄弟俩的联系并不多,平日里也就是寻常的书信问候。直至两年前,晏良在信里得知抗倭之难,便本着“亲身参观”的想法,亲自来到了刘显大营,协助抗倭。

  不用说,那奇谋自然也是晏良的功劳。但因为朝堂上清河晏氏一族锋芒太过,晏良不想再张扬,便把高帽都戴到了刘显头上——反正他是皇亲,再怎么功高也不会太过震主。

  刘显知道晏良的想法。

  戴得心甘情愿。

  大氅敞开,寒气逼退,刘显直接将它罩在了晏良身上——

  “嗳!”晏良就是受不了刘显一言不发的“无微不至”——他又不是他弟弟!

  “车里够热了!”晏良擤了擤鼻子,“子允呢?”抖肩想要推下大氅。

  “过会就好了。你身子弱。”

  “小刘将军”长大后,做事越来越不容置疑。

  晏良简直受不了,开始习惯x_ing找茬,“我大了你六岁,你刚刚叫我字做什么!”

  又来了。

  几乎晏良一对刘显不满意,就会拿这个说事。

  并肩而坐的那个青年沉默不语,抬手拎过暖壶,水雾蒸腾出壶嘴,裹着苦涩的药味。

  “又换药了?”

  气味有些不一样,但是,话梅的清甜一如既往。

  晏良理都不想理。

  过了好一会。

  “嗯,上个月换的。”

第十章

  车马劳顿,这个时候,晏良的精神不是很好,刘显看了一眼,把人背后的靠垫摆正,“躺一会吧,不着急”,说罢又去前边嘱咐赫舒驾稳当些。

  晏良点了点头,把手放进了刘显递来的护手套筒里,热乎乎的,看来这人一进来就安置在暖炉上了。

  意识开始昏沉,只听见刘显说的话:“子允去了校防队,负责安置海上来的流民,天气冷了下来,等到过了年……”

  晏良睡着了。

  刘显转头仔细看了看,给人蒙上了惯用的眼罩,不然睡不安稳。

  面前这个人一动不动,只是在刘显触碰到眼角的时候笑了笑,很安静,一下就入睡。气息放缓,贪暖,头慢慢低下,窝进了白狐毛领,纤细的毛发随着鼻息扬扬散散,跟主人一样,透着股懒劲。

  刘显伸手压了压大氅边沿,便转过头看着窗外。

  一片静谧,只闻阵阵马蹄,马蹄声这时也放缓了,在这个海边的冬夜里,刘显突然觉得很安定。军务繁杂,虽然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解决,但是都比不上这个人来到自己身边的踏实。

  就像那场九死一生的抗倭。

  倭寇积几年之力,想要一举突破朔州屯营大防,让陛下的国策毁于一旦。

  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晏良要来,父亲给自己下了军令状,最后不就是一条命。

  死在战场,男儿大志。

  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经历战场。

  原来血流出来是有声音的,原来血腥味是如此令人作呕,原来……没有人想死。

  他后来也怕了,更怕跟着自己的将士最后都回不去。

  所以他想着给父亲母亲留封信,再嘱咐弟弟好好替自己尽孝。后来给晏良写信的时候琢磨了好久,他待晏良如友更如师,所以那时依旧先问候他的身体,对于自己的近况也只是在最后了了数笔而已。

  可是,到底还是被晏良发觉了。

  晏良来的时候,军中正在临时整顿,伤亡太多,很多缺口需要重新布置兵力。

  他靠在矮矮的堤防上,身体已经极度疲惫,精神却依旧强撑着,头皮发麻,脑子里还一遍遍回荡着城防坍塌的巨大震荡,说提心吊胆也不为过了。

  “子嘉”。

  他抬头,只见到一双紧皱的眉,还有那再熟悉不过的眸子,温文儒雅,很焦急的样子。

  他居然在这一声之后就睡了过去。

  等到再醒来,已近子时。

  灯芯燃了大半,露出焦黑的一截。

  他迷迷糊糊,身下是硬实的榻,他回到了他的军帐,耳边有海浪拍打礁石的沉沉回声,现在怎么回事?

  矮榻离桌案很近,也是方便他日常紧张的作息。这个时候,桌案前已经伏了一个人。

  有闷咳。

  是景贞。

  压得很低的咳嗽,刘显一愣,坐了起来,晏良太过专注,以至于刘显走到近前都没有发觉。

  他在连夜绘制奇袭图。

  桌子一般大的纸面上,密密麻麻,涨潮退潮的时刻都标了出来,行军布阵的方略一时辰一变,朔州地形简直就像长在了这个人的脑子里,在笔下随着墨汁蜿蜒而出,快速简炼,一丝不苟。

  原来这就是“无双国士”吗。刘显不知道说什么,陪着站了好久,丝毫不敢打扰。

  灯芯被小心剪去,整个屋子都亮了许多。蜡油沿着灯柱落下,像泪一般,无声无息。

  何其幸也。

  可是也是那次出谋,心力到底耗费太过,又亲自陪着刘显上了最前线,病情来势汹汹。

  等到大局已定,大胜在望,刘显却像大败一般无措。

  听说他有救命的鹤丸,可是吃了依旧不见好,后来梦照姑姑来把人接了走,说慧机方丈有办法。

  他无头苍蝇,说什么信什么,慧机,慧机,慧机。

  这一治就是两年。

  两年里信就没断过。

  上个月里听说大好,想趁着年前的空闲,来朔州看看冬景。

  刘显哪能不答应。

  马车长驱直入,进了刘显的军营,到了帐前。

  晏良好睡,加上军营里一片寂静,这个时候更是醒不了。

  刘显直接让赫舒下去休息了,小心裹好晏良就把人抱下了马车。

  营帐里也是一片暖意。

  许多平日里压根用不着的大小暖炉此刻都被派上了用场,整个帐子里说温暖如春也不为过了。

第十一章

  桌案上放了一份邸报,看来是刘显不在的时候送来的,上面加着大将军府的封印,是每月里都会发来的家书。

  晏良被叫醒了喝药,精神还不错,朝刘显笑了笑,“有劳子嘉了”。

  刘显弯了弯嘴角,“景贞待几日?我怕是要在这里过年了。不过子允过几日就会回去”,转头看了看案上的那封家书,“景贞过几日可以一起——”

  “不了”,仰头一口喝下,有些烫,屋里又热,额头上一下渗出了薄薄的汗,“怎么这么苦……”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4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