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芭蕉竹间生 作者:人间久客【完结】(20)

2019-06-20  作者|标签:人间久客 情有独钟 边缘恋歌 阴差阳错 民国旧影

  说罢又想去摸一摸明诚的发顶,像从前那样逗弄幼弟,不想明诚稍一偏头明楼就只刮蹭到他的嘴角,明诚失笑,琥珀一样的瞳仁泛着精光,笑他:“君已轻敌,失策也。”

  明楼没得手,同笑:“弟乃嘉树,吾心向往之,国色也。”

  那时他们身逢乱世只知怎样笑,如今明楼得见太平却已了悟如何哭。到现在,他还听得见两人曾一同分享过心跳声,那跳跃的响,就像盛夏时分浓绿枝叶中的蝉鸣,又和清秋冷雨落在残荷上的点滴窸窣,每一回都如初生般雀跃动听。

  一朝临窗花荫下,清俊少年,浮云一别,流水十年,恍惚长成了他最喜欢的样子,他坐在书房抬眼望去怎样都能瞧见一个人的眼睛,他的一举一动熟稔于心,以致抬手赠笔,无需言传,自成桌角一段墨香。

  不多久,那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就没了声,微风扬起纱帘,将月白薄纱上的蝴蝶兰吹鼓起来,飘在沙发的后边,明楼写完信后才发现明诚靠在软垫上看书看得入了迷。

  明诚鼻子上端着一副老派的玳瑁眼镜儿,从梁处长那儿搜刮来的,无边框又带着一缕极狭的金边,和明楼的有些相似,他就那么微低着头,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地皱眉表示自己的看法,只瞧他一心都在字里行间,看也不看地伸手掀开杯盖,热气蒸腾处的一瞬室内便飘来花香,那样清爽的芬芳,明楼一嗅就知道是茉莉的香气,不仅如此明诚一定还加了松针与薄荷才能得如此冷冽的味道。

  明楼看他偏头饮茶,阳光透过起伏的纱帘,正映着一片花瓣停在明诚眉心,侧脸亦被枝叶勾勒,婉转雅致,那人的样子在模糊的光影下影影绰绰,温暖又软和,一点也不像平日里精明刁钻的明秘书。

  明楼见他很久都未曾理会自己,就佯装着难受清了清嗓子,这一咳就把沉溺书海的明诚给弄醒了。

  “看什么呢?”明楼问他。

  只见明诚又翻了一页才摇了摇封面,垂眸道:“笨鸟先飞。”

  “说的是明台?”

  明诚寻声望过来,眼尾上挑,眉目含笑,半掩着漆黑的瞳仁,被茶水沾- shi -的唇角嵌在了那张白生生的脸上,无端添了几分出尘的灵气,像极了朵重瓣儿娴雅的红萼,如此悠然地开在了他的面前。

  “先生别担心,我一定不告诉明台。”

  明楼也没回话,一时看痴了,心头更像是燃了缕青烟,挥之不去,缭绕缱绻。

  从那时起明楼才察觉明诚看他的眼神永远都是一个样,所以他自得地忘了明诚的嗓音是何时变得嘶哑钝涩,而明诚却一再笑叹“兰以芳自焚,何须林木同悲。”

  明楼起身将那对儿玉坠子分别挂在垂了在水面的枯枝上,玉坠摇晃相撞发出叮当脆响,明楼站在树下举目观望,看着身前那些杉木缝隙中露出细碎而耀眼的光,向天空中因风而动的蓬松云朵问道:“知君所思,知君所忆,却问君,何事同来不同归?”

  风更大了,掀起早前三月还鲜绿的树叶,霜白的枝桠经不住两只玉坠的重量,那些扬起的墨绿穗子纠缠在一起,不停地旋转,而后却在一枚掉落之时,那段长而密的锦绳便轻易地分开,跟着那双比翼鸟一同下坠的仿佛还有那一生都未曾解开的心结就这么掷碎了水面,动荡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

  留下的那枚是明诚送给他的,他看在眼里,深感三十五岁之后的余年,淡而无味,不过残生。于是翻开那本手册的最后一页,想了许久才在那面空白的纸张上落笔。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四日

  深秋而至,算一算,你我相隔已十余载,虽相望无期,却见你记前半生于此册,那我便也将后半世尽书纸上,终尽此生,是一辈子。

  遥想你当年说过的话,只记得那句“芝兰以芳而焚。”

  又道时光荏苒,香难久居,可惜慧草空残。

  

  ☆、ch.24

  

  一九四零年二月二十八日

  吃过晚餐,我和先生照例在院子里散步。

  天上清凉的月光与缠绕在藤蔓间的紫藤花相遇,而我们就站在花架下随意走动。

  有什么比和月亮待在一起更好的呢?何况身边的人也在。

  我悄悄地回头看向先生,竟然想象不出他年老时的样子。

  月光照亮的地方都带着一抹薄霜,就连先生的头发也不例外,那像是被时间带走的银灰,我同样想不到如果我也向他道别的话,先生是否会为这片刻的光- yin -而回味。

  所幸我这一生做过最久并一直持续的事情,就是爱你。可人们都说,别爱太久,不会有人记得。但我这么做了,我从不指望我们会一直留在这里,人总会渐渐散去。

  就当先生伸出手时,我与他对视,他的眼睛在不断变化的月光里成了夜空的镜像。

  也在那一刻,我获得了头顶天幕里所有的星辰。一转眼,又模糊地想起巴黎的那个雪夜,先生为我拂去额前的冰渣,他手掌带来的温度一直暖到了骨骼里。

  先生抵在我的肩头,手掌却抚着我的后颈,力道不敢收紧亦不肯放松,我不明白先生隐含的克制,只当他是累了。

  “这些年,你陪着我,一路沉浮诡谲,起起跌跌。”

  我感到先生的手指在耳后的皮肤上摩挲,听他说的话,让人一时如坠烟海,无所适从。

  “自我有生以来,所遇之人唯有明诚知我,而我亦知明诚,若得你一生相伴,别无他求。”

  “先生——”我忽然睁大眼睛,开始无缘无故地害怕。

  “我现在只问一句,若你愿意,我自当扫清一切站在你身边,可你若不愿,就当我现在是酩酊醉语。”

  愚钝如我,终于知道他在对我说些什么,一瞬间身体里的血液好像全都涌进心脏,那比绞痛还要来的更加迅速,指尖也不受控制地颤抖着,我感到脑子里有冰雪在烧,混乱的思绪被轻易击溃,化成一片荒芜。

  明媚的月光再不肯多施舍一点,无声的时间同样燃到了末尾,先生收回了抚摸着我的手,转而紧紧攥着我的肩膀,我咬牙忍着,几乎相信我的骨头已经扭曲变形。

  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只觉得他的下颚贴在我最为脆弱的颈动脉上,然后微微下移,当温热的唇瓣停留片刻又马上离开后,抓着我肩膀的手指也缓慢地松开。好像流沙消逝轮转的最后一秒,我看见先生陷在草地的背影,苍冷的如同静止的河川,满目廓落空洞。

  直到先生离开我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我的心脏因为跳动,出现了很深的裂痕,而我感觉不到疼痛。我把他的心揉碎了,疼的应该是他。

  我才二十六岁,还是太迟了。其实我更想等我老了之后,再和他一起谈论那首诗。我会在壁炉边递给他一杯红茶,然后为他读道:

  沉默许久之后重新开口:不错,

  别的情人或已疏远或已死去,

  不友好的灯光躲入了灯罩,

  窗帘也遮住了不友好的夜色,

  我们不停地谈论着,

  艺术与诗歌的崇高主题:

  衰老即是智慧;

  年轻时我们□□却懵然不知。

  

  ☆、ch.25

  

  “我所钟情之人——”明楼一顿,随后淡淡地说:“从前您问我,现在我告诉您,一直都是他。”

  “我知道。”明镜并不惊讶,她甚至点着头说:“当你对他笑的时候,当你为他失神的时候,我就知道。”

  “这么明显吗”明楼低头失笑,语调轻快,犹如隔世之谈。

  “他同我讲过,明楼这人,千头万绪,无从说起。”明镜说:“可是他爱你,从他专注又躲闪的眼神里就能看见。”

  明楼刚想写点什么的笔尖骤然停驻,他是沉默的,而笔下的墨点却缓慢晕开,那浓郁的颜色就像夜深人静的缝隙处那黏稠- yin -冷的黑暗里缓缓溢出了让人窒息的寂静与折磨,它们无处可逃,不能避免。

  明楼怔愣地看着那些不断扩大的墨色,一霎时,觉得寒冷极了。

  “他死了吗?”

  明楼第一次问到这个问题,他的表情迷茫而绝望。这句话,他当年没问,在过去的十年没问,却在此时此刻要一个答案。

  其实他想告诉明镜,告诉她,我还没准备好,事实上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准备好。

  明镜覆上他僵直的手背,并没有回应。

  从小到大,明镜见过明楼哭泣的样子屈指可数,自成年后的眼泪更是真假参半,收放自如。

  可现在他茫然地拾起眼前破碎的时光,他的眼睛像是被割伤了一样猩红骇人,可眼底却掉不出一滴眼泪。

  他坚持的太久了,以至于不会再将悲伤挂在脸上,忘记了如何为哭而哭。

  明镜想,他应该哭出来,一同将蚀骨的伤痛与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化作滚烫而酸涩的眼泪从身体中分离撕裂。

  明楼终于松开了那只可怜的钢笔,其自述道:“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那天自甩开王天风后,我就直奔烟缸的秘密联络点去了。最不幸的是,我在那个已经暴露的联络点里看到了阿诚,我当时极为震惊,虽然曾经做过种种假象与推断,都远不及这样面对面地看到对方,彼此所带给对方的震惊感属于绝对极度的痛创感。你是我的兄弟,我是你的敌人,泾渭分明。”

  “现在,我的疼痛并没有比那时减轻多少,在他去世之后,我如梦初醒,也许我的人生从那一天起就已经结束了。”

  明楼好像将心肺间的浊气吐尽,顿时感到孤立无援,心火被冷寂席卷,等着虚无的空寒穿透四肢,留下的只剩一场伤筋动骨的极刑。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2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