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_刘震云【完结】(66)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震云



老韩用嘴敲起锣鼓点,拉起弦子,老丁抖着水袖状开唱。

或,老丁一声长喊:

“儿呀,此语差矣,转来!”

老韩马上背着枪转来:

“爹爹,此事你有所不知。”

老丁忙用嘴敲家伙拉弦,老韩开唱。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老丁有三男二女,老韩有四个闺女。老丁的小女儿七岁,叫胭脂,老韩的小女儿八岁,叫嫣红。嫣红和胭脂,常在一起割草。这年秋天,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又到河边割草。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两人背着草回家。越过庄稼地,前边是条大路,两人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似是件棉袄,又似个褡裢。两人都想捡这物件,从庄稼地往路边跑。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拎了拎,布袋有些沉,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回家给娘一说,嫣红的娘,也就是老韩的老婆,啪地扇了嫣红一巴掌:“拾啥不成,拾布袋,拾布袋是气。”

嫣红哇的一声哭了。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却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老韩老婆将老韩叫到里间屋,将布袋和大洋让老韩看。老韩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张张嘴,说不出话;再张张嘴,还是说不出话。老韩平日挺能说,面对意外之财,不知从何说起。两口子一夜没睡,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一桩事情,似花不了这许多。说着说着,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说的全是置地盖房添牲口之后的光景。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就忘了吧。”

又说:

“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

嫣红吓得哇的一声又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老韩以为老丁来商量秋后打兔的事,老丁却开门见山:“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知道昨天嫣红和胭脂在一起,便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gān粪。”

又叹息:

“老话说,拾布袋是气,不知应到哪一宗。”

老丁比老韩小两岁,笑了:

“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

“还不知是哪个买卖铺子的生意人,不小心丢在了路边;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

“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

“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

“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

“啥说法?”

老丁:

“这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

老韩急了:

“布袋现在我家,咋是你闺女捡的?”

老丁:

“我听胭脂说,她俩一块跑到布袋跟前;嫣红比胭脂大一岁,欺负了胭脂。”

老韩拍了一下大腿:

“老丁,你想咋样吧?”

老丁:

“一人一半。别说是两人一块捡的,就当是嫣红捡的,胭脂在旁边看见了,俗话说得好,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

“老丁,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

“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

“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

“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

“啥说法?”

老丁:

“就得经官。”

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往哪儿告,你就往哪儿告吧。”

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正好,我今天要去县里进盐。”

但事情没等经官,老丁还没从县里告官回来,到了下午,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huáng豆,到霍州去粜。霍州huáng豆的价格,每斤比襄垣县多二厘。襄垣离霍州三百多里,一去一回,要走五天。去时是重车,要走三天;回时是空车,只要两天。老曹在霍州粜完huáng豆,不但结了这回huáng豆的账,连霍州粮栈夏季欠老温家小麦的钱,也一并结了;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沁源县牛家庄村头,走到河边,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只好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谁家捡了布袋。从昨天晚上找到今天下午,问了百十个村落,口gān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卖盐的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老韩见瞒哄不住,一边恨老丁无端寻衅,败坏人家好事,一边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

“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

“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说:

“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jiāo代;我不上吊,老婆也得上吊。”

又端详老韩:

“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老曹看到院里呆站着一个小闺女,用嘴咬着指头,问:“是咱家的孩子吗?比我家闺女大个一两岁。”

老韩指着她:

“布袋就是她捡的。”

老曹一把拉住老韩:

“走。”

老韩一愣:

“哪里去?”

老曹:

“去集上,咱先买只jī,杀了盟誓,再给咱孩子扯一身新衣裳。”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6/9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