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人和女人_易中天【完结】(86)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有此尊重和真爱,则婚姻何愁不能成功。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看法之(四)婚姻与家庭

  其实,婚姻是否成功,不仅在于婚姻中是否有爱,更在于由此婚姻而建立的家庭是否和谐美满。

  的确,对于婚姻而言,家庭也许是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爱情是婚姻的理想目标,家庭则是婚姻的现实目的。理想固然值得追求,现实更须认真对待。也许,成功的婚姻,就是既有理想又很现实,既有幸福爱情又有和谐家庭的婚姻。但应该补充一句:这种婚姻,首先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在考虑婚姻时,首先必须考虑家庭。

  事实上,许多人的结婚,首先就是为了建立家庭。所以,我们中国人,便很现实也很高明地把结婚gān脆称为“成家”。

  人不能没有家。

  “我想有个家”,这也许是人的一种天性,有人称为“家庭天性”。其实,它与其称为天性,不如叫做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沟通个人与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每个人,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而与社会建立起联系,并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把家庭称为“人伦之首”,不无道理。

  社会需要家庭,所以社会要建立婚姻制度;个人需要家庭,所以个人要履行结婚手续。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正如社会与个人存在着矛盾,家庭与个人也有冲突。一个人,一旦有了家,固然有了安宁和温暖,但同时也就有了约束和束缚、责任和义务,甚至有了别扭和麻烦。比方说,他不再能够làng漫风流,不再能够四海漂泊,必须为家庭的建设和维护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做家务什么的),也许还会为柴米油盐之类的jī毛蒜皮与丈夫或妻子磕磕绊绊。所以,人们在理论上都认为不能没有家,但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有不少人不满意自己的家,并有了“围城”的说法。其实,许多人的家庭,也许并不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糟糕。他们的不满意,只不过是不愿意接受约束和束缚,承担责任和义务罢了。当然,更多的人,也许是受不了那些别扭和麻烦。而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家庭时,一腔怨恨,便会发泄到婚姻头上来。其最极端的行为,是毁灭婚姻,也就是离婚。即便不离婚,调侃嘲笑一下婚姻,总是最起码的。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从来就不“平等”:歌颂爱情的最多,赞美家庭的次之,讴歌婚姻的几乎没有。婚姻充其量,也只能享受“理性的承认”。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一个结了婚的人(当然是男人!)倘若不调侃一下结婚的愚蠢,便不能显示其聪明,假如他竟然赞美婚姻,则简直是公开bào露他的愚蠢了。”(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显然,这并不公平。

  没有婚姻,哪来的家庭?再说爱情的着落又在哪里?

  其实,许多人的不满婚姻,并非反对婚姻本身,而是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具体地说,是不满意自己的配偶。当然,如果配偶并非自己选择,或者夫妻已经反目,自然应该离婚。但现在许多夫妻的闹离婚,既非包办婚姻,又非夫妻反目,仅仅只是一点jī毛蒜皮,就闹将起来,还要归罪于婚姻,就未免太不像话了。

  但是,除了极个别以婚姻为儿戏或骗局者外,应该说没有人喜欢离婚。结婚不是为了离婚。离婚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一个人结一次婚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地结了婚,又随随便便地离掉,岂不等于把自己的辛苦视为儿戏,把自己的追求毁于一旦?

  这个道理,应该说大家都懂。但可惜,懂道理归懂道理,闹离婚归闹离婚。即便不闹离婚,不少人在内心深处,也未尝不曾有过离婚的念头。之所以会起了离婚的念头,一大半的原因,又是对自己的配偶不满。闹离婚者多半要控诉自己的配偶,历数其种种“不是”,便是证明。

  这就见鬼了。难道夫妻之间,真如俗话所言,都天生是“冤家”?

  当然不会是这样。事实上,许多夫妻的闹离婚,既非“冤家路窄”,又非“你死我活”。他们控诉对方的种种,大多上不了台面。自己说得振振有词,别人却听了好笑。所谓“清官难判家务事”,就是说家务事原本就没有什么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大家都有理,又都没有理。说他们都有理,是因为一般地说,闹离婚者,大多不会“无理取闹”;说他们都没理,则是因为他们忘了或根本不知道一个更重要的道理:任何家庭都不会只属于一个人,成功的婚姻更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其中,当然也包括相互之间的谅解和宽容。

  谅解和宽容当然是一种理智的态度。但如果不讲清楚为什么要谅解和宽容,

  则人们即便想谅解和宽容,也难。对于夫妻,更是如此。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谅解和宽容呢?很简单,为了家庭。

  什么是家?家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首先是享受亲人的爱的地方,是共享欢乐或共同承受痛苦的地方,是可以隐藏或倾诉心中秘密的地方,是可以消除疲劳和医治创伤的地方。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却必须由两个完全没有共同生活经验的异性的人来共同建设。这本身就是任重道远而又颇为困难的事情。要做好这样一件事,仅仅只有激情,显然不够。中国传统社会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动用社会的力量来对婚姻和家庭进行种种规范和制约,比方说对夫妻角色作出规定等等。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显然没有想到,社会的规范和制约,至多只能保证家庭不会轻易破裂,却不能保证这个家庭是幸福美满的。要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只能靠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不能靠社会的qiáng行规范和制约。

  因此,我们提倡谅解和宽容。

  谅解和宽容之最根本的前提,当然是相互尊重,即尊重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至少也要学会爱惜自己的家。事实上,许多夫妻的不利,多因不懂这一点。看看那些闹矛盾、闹纠纷、闹离婚的夫妻吧!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对方如何如何不好,自己又如何如何委曲,就是不曾想到当他们这样闹的时候,他们的家是否委曲。其实,家和人一样,也受不得委曲,也需要关心和爱护、养育和滋润。有此关心和爱护、养育和滋润,家才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温馨。那么,为了不委曲自己的家,委曲一下自己,行不行呢?

  应该说,为了不让家受委曲,委曲一下自己是很值得的。这不仅因为家属于大家,也因为家对于我们,比眼前一点小小的委曲和是非要重要得多。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归宿,家就是最好、最可靠,也最实在的归宿。有此归宿,活得就实在,心里就踏实,即便走遍天涯,也不会感到孤独。为什么“家破人亡”是最大的不幸?为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理就在这里。“文革”中,不少人受尽委曲受尽折磨都无所畏惧,然而一旦配偶提出离婚,子女划清界限,便jīng神崩溃,有的竟至于自杀,道理也在这里。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归宿,没有了退路,没有了坚qiáng后盾,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家之重要,由此可见。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6/9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