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_易中天【完结】(86)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 孙小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为在政治婚姻的结合中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孙小妹嫁给刘备是他哥哥孙权出于巩固孙刘联盟的政治需要所采取的一项政治措施,孙小妹甚至还肩负着带回刘禅作为人质的政治嫌疑。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孙刘联盟的“蜜月期”是充满yīn谋的“蜜月期”,那么在这个“蜜月期”中,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他有什么动作呢?

  * 处于巩固孙刘联盟的政治需要,孙权将十九岁的妹妹嫁给了四十九岁的刘备,这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孙小妹甚至还肩负着带回刘禅作为人质的嫌疑,孙刘两家表面友好的“蜜月期”可以说是充满了yīn谋的“蜜月期”。那么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在孙刘联盟的蜜月yīn谋中,他有什么动作呢?

  孙小妹的婚姻是不幸的,孙小妹要劫持人质这个做法在江东也已经是下策,因为江东方面原本是要劫持谁做人质的呢?刘备,这就牵涉到我们要说的第二件事情,周瑜出狠招。建安十四年刘备到了京口,就是现在的镇江,也就是当时孙权的治所,来向孙权借地盘,借什么地盘呢?江陵,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借荆州。孙权到了京口以后,周瑜就写了封信给孙权,说刘备这个人不是寻常人物,天下枭雄,而关羽和张飞,熊虎之将,这样三个人弄在一起,绝不会心甘情愿地受我们的指使和指挥。他说因此我建议将军把刘备迁到吴县,就是现在的苏州,在吴县把他软禁起来,给他修很多的好房子,给他配备很多的美女,给他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让他声色犬马,花天酒地,消磨他的斗志;另外把关羽和张飞两个人把他拆开了,再各派一个像我周瑜这样的人去当这个张飞和关羽的领导,带着他们去打仗,这就天下太平了。这是一个狠招啊,但是周瑜的这个招它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说不现实呢?说你软禁刘备做不做得到?做得到,因为刘备是只身一人到京去见孙权的;但是你把刘备软禁起来,你还要去指挥关羽、张飞?这个异想天开。

  那么周瑜这边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周瑜看软禁刘备不了,自己来到京口对孙权提出三项建议,就是夺蜀、并张、联马,什么意思呢?就是夺取蜀郡,吞并张鲁,联合马超。这个主意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付曹操的,因为周瑜最后说的话是“北方可图也”,但是它是什么呢?它是明功曹操、暗算刘备,你想想看,如果周瑜的这个计划实现了,蜀郡拿下了,汉中也拿下了,还联合了关中的马超,那么等于说是西部地区归孙权了,江东的东部地区也归孙权了,刘备夹在当中真成三明治了。何况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周瑜去进攻蜀郡的时候,会不会打到一半的时候调转枪口来对付刘备,因为在江东集团周瑜是坚持要gān掉刘备的。

  这个计划孙权批准了,周瑜就回去收拾行装,回江陵去收拾行装。但是他走到巴丘,就是岳阳的时候,一病不起,病故了,享年36岁。周瑜临终的时候给孙权上了一封表文,两点,第一,推荐鲁肃继位;第二,再次提醒孙权,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和刘备。周瑜的原话是:“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现在刘备在我们旁边,我们就像养了只老虎似的,所以周瑜是至死都念念不忘要gān掉刘备。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以后,江东集团内部由于政治路线的不同开始有了分歧,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周瑜为首,我们称之为吞刘派,还有一派以鲁肃为首,我们称之为联刘派。就是周瑜是主张尽快gān掉刘备,而鲁肃主张还要联合刘备,周瑜和鲁肃是好朋友,但是他们现在政见不同了。然而周瑜临终的时候依然推荐鲁肃继位,这在周瑜应该说是大公无私,不以私见来影响关系。

  * 周瑜和鲁肃在如何对待刘备的问题上虽然观点不同,但周瑜了解鲁肃的才gān,依然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鲁肃接任后,没有因为周瑜对他的这样一份恩情而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鲁肃还是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甚至说服孙权把江陵让给刘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借荆州”的故事。那么在“借”荆州这个问题上,孙刘两家又体现了什么样的蜜月yīn谋呢?

  这就要说到第三件事情,就是鲁肃“借”荆州。周瑜去世,鲁肃接位以后,就向孙权再三地提出来,要把江陵也就是南郡这个地方让给刘备。最后孙权也接受了鲁肃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借荆州”。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可以讨论的,可以商榷的。第一,刘备并没有要整个荆州,他也要不了,因为荆州的北部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在曹操的手上,怎么能够借?江夏郡在孙权的手上,也没有借。所以最多只能说刘备借江陵,或者说刘备借南郡,他要的只是这块地方。而且江南的其他四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怎么是借的呢?他实际上就借了南郡的江陵,所以最多只能叫借南郡或者借江陵,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算是南郡和江陵也不能说是借,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指出来,清人赵翼就指出这个问题来,他说什么叫借?就是这个东西是别人的,我拿来用,经别人同意我拿来用,这叫做借。那么你说刘备借荆州,这荆州是孙权的吗?不是啊,荆州是谁的?是刘表的,那么刘表死了以后该是谁的?刘琦的。所以这个刘备打下江南四郡以后,他没有自己去当荆州牧啊,他上表朝廷是推荐刘琦做荆州刺史,是后来刘琦也死了那么刘备才接过来当荆州牧,那么依这个继承关系来说荆州是谁的?是刘备的啊,这个东西本来是我的我怎么还找人家借呢?这个讲不过去。何况刘备也没有跟孙权说我要借荆州,或者借江陵,或者借南郡,他也没说这个字,因为本来就是他的嘛,要说他应该说是讨荆州。

  但是这个时候我讲过它是个不讲道理的时代,不是讲什么我们还有继承法啊,找个律师来打官司那个都不顶用的,那个时候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哪个地方谁用武力打下来的就是谁的,你要讨回来可以,你再用武力啊。而这个时候刘备没有这个能力发兵去从周瑜手上把江陵郡打下来;而江陵是周瑜花了一年功夫打下来的,当然也不可能拱手相让。所以这个时候刘备只能忍气吞声地去找孙权说什么呢?说“求都督荆州”,这是比较准确的说法,而且《资治通鉴》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什么叫“都督荆州”呢?因为刘备这个时候不是已经自己任命自己为荆州牧了吗?他任命为荆州牧以后孙权不是也同意了吗?那么荆州牧就应该在荆州的治所,就是他的首府上任,首府在哪儿呢?在襄阳,襄阳在谁手上?曹操手上,他去不了。所以刘备只能退而求其次,说我不可能在襄阳就任,我哪怕在南郡就任也行,因为襄阳是南郡的,南郡的治所又在哪里呢?在江陵。所以刘备的说法是“求都督荆州”,实际上的意思是要南郡、要江陵。

  但是东吴方面他不这样理解,他的逻辑是这地方谁打下来的就是谁的,江陵是我们周瑜打下来的,那就是我们的,给你用可以,借。所以我看一开始两家就没有对这个借的问题讲清楚,东吴方面认为是借,荆州方面认为是拿。何况就算是借吧,那也是老虎借猪,刘备就没想还过。所以就是这一个“借”字留下了或者说埋下了孙刘两家联盟破裂的伏笔。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如此,孙权为什么肯“借”?打引号,“借”字打个引号,他怎么肯“借”呢?答案是四个字:“公拒曹公”,就是为了共同地对付曹操。因此据《三国志·鲁肃传》说,当鲁肃说服孙权把江陵“借”给了刘备的时候,曹操得到消息正在写字,听到消息后“啪”,吓得笔落到地上去了。这个事情虽然见于正史,司马光认为不可能,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里面说曹操不至于此,曹操不可能吓成这个样子,所以《资治通鉴》不采用这个说法,这个给大家也jiāo待一下。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6/14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