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_杨绛【完结】(9)

2019-03-10  作者|标签:杨绛

  我曾读到一则真实的记事 。某英国人驯养了一头小老虎。老虎养大了,仍像猫狗似的跟在身边,和他很亲昵。一次,他睡熟了。老虎在旁舔他的子,表示亲爱 。舔着舔着,舔出血来了。老虎舔到血腥。本性发作,把他的手咬来吃了 。“本性难移”是不错的 。能由人力改造自己,也说明人性本善,才改得好。荀子性恶之说是不全面的。有缺点的 。但他说“善者伪也”,还得承认,人性本善,才学得好;否则萄子也难于自圆其说了。

  一般五、六岁的孩子都上幼儿班了 。在家有家长管教,在学校由老师管教,同学闯也互相竞赛、互相督促、勉励。在家娇惯的孩子,在学校就争取做好学生了。孩子到了九岁、十岁,渐渐会改好。

  小孩子自己也会管自己。例如小孩子怕吃苦药、怕打针。可是他们很有灵性,也懂道理。如果给他们讲明得吃药、得打针的道理,有的孩子就能吃苦药,也能忍痛,尽管喻着眼泪,撇着小嘴要哭,也能在大人的鼓励下,说“不苦”、“不痛”或“不怕”。有的小孩尽管事先和他讲明道理,事到临头,就哭闹着不肯承受了。得大人捉住胳臂打针,捏着鼻子激药。因为个性不同,而孩子的克制功夫也qiáng弱不同。

  孩子接受家里的管教,接受学校里师长同学的熏陶,再加自己有灵性良心,能管制自己,以前在纵容下养成的种种劣根性,会有所改善 。如果顽劣不受管教,或亲人一味纵容,这孩子会变成坏孩子。坏孩子多半是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先是逃学,结jiāo坏朋友,结成一伙,殴斗闯祸,无所不为,成了不受管教的胡孩子。这就是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管不教,纵容放任,使未成年的菌子成了坏人 。如果他慷然觉悟,仍然可以成为好人;而迷途知返,会比一般唯唯诺诺的人更好。所谓“làng子回头金不换”。西方人也说làng子回家,该宰了肥牛款待。这是人的灵性良心。战胜了一己的私欲。

  人,一方面有灵性良心,一方面又有个血肉之躯。灵性良心属于灵,“食色性也”属于肉,灵与肉是不和谐的。

  不和谐的两方。必然引起矛盾。有矛盾必有斗争。有斗争必有胜负。胜者或是消灭对方,或是制服对方,又形成统一。斗争可以不断,但矛盾必求统一。统一之后的“我”,又成了什么面貌呢?这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明的。怎么斗,怎么统一,都值得另立专题,仔细探讨。

  三 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

  1 斗争的双方

  观察灵与肉的斗争,首先当分清双方阵容

  (1)一方面是肉体

  肉体方面,我们往往只说“食色性也”,而忘了身躯的顶端。还有一个脑袋呢!这颗脑袋是身躯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视 。要明了人性内部的灵肉之争,就得对这部分躯体,有点儿基本的科学知识。

  我们向来以为心是管思想的,我国一切有关思想的字,都带一个“心”字。“心之官则恩”。其实心脏只管身体的血液循环。管肺部的呼吸。左右上下四个心室,哪一室都不管思想。古埃及人也以为思想的是心,所以他们在保存尸体的时候,首先把生前无用而死后易腐的脑子挖掉 。木乃伊是没有脑子的。古希腊人把思维归属头脑,把感情归属心,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思想、感情、记忆、判断等,都靠脑子 。脑子是一个非常jīng致而复杂的器官 。

  以下是撮述有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Nutionul ;eo;raρhic)二00五年三月期里专论大脑的一节。我称基本知识,因为都是权威专家的定论了。

  胎儿在母体四个星期后,母体每分钟产生五十万脑细胞。几星期后,脑细胞都聚集胎儿头部,三个月到六个月期间,脑细胞开始长出触须,一秒钟长两百万。触须互相联系成网络 。胎儿不需要那么多脑细胞,所以胎儿出生前数星期间,过剩的脑细胞就按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规律淘汰了。胎儿出生时,对妈妈的声音已听惯了。胎儿在羊水里吸取妈妈的营养,所以对妈妈的口味也熟悉 。各种官感。在大脑上各有划定的区域。各有名称 。发明这一区界线的是哪位权威专家,他{她〉的名字就是这一专区的名字。假如专管视觉的脑区有病一一例如生了肿瘤,眼科医生在脑部动手术,只能在专管眼神经的区域动手术。如稍一不慎。侵人邻区,就把邻区所主管的器官损坏了。五宫中发育最晚的是视觉。但胎儿出生两天后就认识妈妈。以后十八个月里,婴儿的头脑,好比浸泡在种种感觉里,从中汲取知识。一岁半的孩子,什么都学,什么都懂,是最可爱也最有趣的时期。

  婴儿没有自我。他们的自我还没有产生呢。“自我”的意识,是在前额延伸至两耳的大脑皮层产生的。但“自我”在脑子里没有独自的领域,只在各种感觉的jiāo流中逐渐形成,而且要在两岁以后才开始发展。发展的时期各人不同,都是逐渐成熟的 。

  记忆的细胞深藏在大脑的“海马区”( hippo--cam pus)内。这个“海马区”,在婴儿四岁时才成熟 。所以婴儿四岁才记事。但早年的事也不是全不记得。大脑深处另有一个核状体 (amy;dala)。在婴儿刚出生就起作用,能感受qiáng烈的感情。婴儿出生后如果受到感情qiáng烈的剌激,以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这孩子的感情和行为。

  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脑子各区的生长发育各各不同。青chūn期之前,脑子的灰白质又会有突然的增长。成熟最晚的是前额的大脑皮层,人到二十五岁才算成熟。这个部分,决定我们的选择去取。策划未来,管制行为 。这就是说,人的智力,要到二十五岁才开始成熟。

  脑子成熟以后还在生长,还在改造,还能重组头脑 。人生一世间,头脑直在不断地改造,老人的头脑也直在推陈出新 。

  以上种种专家的定论。和我们实际生活里能观察到的情况,都不谋而合。例如婴儿不自称”我”,一岁半最有趣懂事,三、四岁起开始有“我”(自我意识)等等。

  脑子是感觉的中枢,脑科专家比作电脑的因特网。肉体各种感官感受到的种种感觉,形成各种情感和或qiáng或弱的智力。qiáng烈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中的哪一种。都要求满足或发泄,都和食、色一样不能压抑 。而头脑里的智力,即使是开始成熟的智力,也不是人性中的灵性良心。头脑里的智力,首先是回护肉体。智力和感情同在一个躯体之内,是一帮的,总回护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想出种种歪理。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2)另一方面是灵性良心

  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灵性良心不争不斗,只是屹立不动。灵性良心如日月之光,暂时会被云雾遮没,云消雾散之后,依然光明澄澈。肉的力量很qiáng大,而灵的力量也不弱。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3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