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_贾志刚【完结】(294)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关键时刻军师病倒了,重耳急坏了,立马前来看望。

  “舅舅,您,不碍事吧?”重耳来到chuáng前,坐下问候。

  “嘘,小声,我装病的。”狐偃轻轻说,盖着个大被子。

  “装病?为什么装病?”

  “我不去参加国宴。”

  “为什么?”重耳急了,你这不关键时刻掉链子吗?还指着你呢,你不去怎么行?尽管这是舅舅,重耳的脸还是忍不住耷拉下来了。

  “随机应变,老谋深算,我比赵衰qiáng;博学多识,通晓礼仪,没人比赵衰qiáng。陪楚成王玩,我跟随你最合适。但是,今天的国宴十分重要,这样的场合,要靠赵衰,因此我找这么个理由闪了,让赵衰跟你去。”

  老jian巨滑,算无遗策,大概就是指狐偃这样的人了。

  ——赛诗会

  事实证明狐偃的做法是很正确的。

  秦穆公宴请重耳,使用周礼,七献。

  当初楚成王虽然是周礼中的九献,那毕竟是照猫画虎,很多地方是对付过去。可是如今不一样,秦国在百里奚公孙枝等人的教化下,这些年来在礼仪上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搞得像模像样。如今这个七献尽管比楚成王的九献少了两献,但是感觉上更隆重更正式。

  这种场面如果换了狐偃来,基本上当场就撂了。可是换了赵衰,那就不一样。想当年赵衰的祖上在周朝混,什么不懂?赵衰本人年轻时也曾经到伟大首都留学,学习周礼。所以如今见了这样的阵仗,那是如鱼得水。

  在赵衰的贴身指导下,狐偃应对得当,什么时候行什么礼,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jiāo代得清清楚楚。感觉上,狐偃的举止比秦穆公还要正规得体。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华而不实,耻也。不度而施,耻也。施而不济,耻也。耻门不闭,不可以封。非此,用师则无所矣。二三子敬乎!”(《国语》)宴席结束的时候,秦穆公忍不住对大夫们大赞重耳,大意就是你们看看人家重耳,人家简直是楷模,我号召你们向他学习。

  别觉得奇怪,华而不实这个成语竟然是秦穆公发明的。

  第二天,秦穆公高兴,继续宴请重耳。狐偃接着装病,还是赵衰随行。

  今天的宴请改节目了,什么节目?对诗。

  酒过七巡,秦穆公率先开口了。

  “公子,咱们文化人也别光喝酒讲huáng段子,对个诗怎么样?”秦穆公问,这些年来,看来百里奚公孙枝这帮人没少熏陶他。

  “好啊好啊。”重耳挺高兴,原本他也属于没太多文化,整天跟着舅舅打láng的那种,后来拜了赵衰为师,才开始认真学习。再到后来娶了齐国的老婆,动不动来几段,有时候不背诗都不给上chuáng,把重耳活活培养成了一文学青年。

  别以为只有林黛玉薛宝钗们才对诗,跟古人相比,她们还差点。

  秦穆公开始了,大家竖起耳朵来听。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秦穆公的声音,高亢激昂,类似秦腔那种,听得大家心惊胆战。

  赵衰一听,好嘛,秦穆公上来这首叫做“采菽”,后来被孔子收在《诗经•小雅》。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简单介绍,这首诗描写的是诸侯朝见周王,周王给与很多赏赐,于是大家高兴,万众和谐。

  “好,好。”马屁声四起。

  重耳看看赵衰,赵衰轻声说:“下堂拜谢。”

  重耳听了,起身,下堂,拜谢秦穆公。秦穆公见了,也急忙下堂辞谢。

  “国君用天子接待诸侯的待遇来接待重耳,重耳怎敢有苟安的想法,又怎敢不下堂拜谢呢?”赵衰在一旁解释,好像解说员一般。

  大家纷纷点头,懂的人赞赏,不懂的人长学问。

  双方入座,该重耳了。

  “《黍苗》。”赵衰轻声提示。

  “芃芃黍苗,yīn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重耳朗声念道,声音里夹杂着东西南北的口音,毕竟,他是一个走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的人,声音里饱含着沧桑,催人泪下。

  震撼,无语。

  《黍苗》,见于《诗经•小雅》,诗词大意是召伯经营谢城,慰劳百姓,百姓感激,周王也很满意。

  “在——”静默之中,赵衰说话了,第一个字重重出口,声音拖得很长,就像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一样,显得神秘而感慨,“久旱不雨的田地里,黍苗,渴望着及时雨。啊,重耳仰仗国君,就像黍苗渴望下雨。国君若能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百姓的君主,晋国一定会追随国君,四方的诸侯也会听从您的命令。”

  基本上,赵忠祥的解说是遗传了祖上的优秀基因来的。

  沉默,继续沉默。

  掌声,沉默得越久,掌声就越热烈。人们的掌声,既是给重耳,也是给赵衰。

  “一切都是上天赐给公子的,我怎么敢居功呢?”秦穆公谦虚了一回,然后继续对诗。

  秦穆公的下一首诗是“小宛”,收于《诗经•小雅》,原文略,诗词大意是:世界实在乱,古人看不见,兄弟要小心,到处是坏蛋。

  重耳回了一首“沔水”,同样收于《诗经•小雅》,原文略,诗词大意是:我的家乡在东方,那里有我爹和娘,不要听信坏人话,兄弟兄弟要帮忙。

  秦穆公一听,行啊,对答如流啊,再来一首,又来了一首“六月”,同样出于《诗经•小雅》。此处省略原文,诗词大意是:正义大军要出发,讨伐敌人保国家。我军将士很生猛,帮助周王平天下。

  秦穆公念完,赵衰捅捅重耳,轻声说:“公子,下堂拜谢。”

  重耳急忙起来,下堂拜谢。秦穆公看见,又下堂辞谢。

  古人的礼节真是很多啊。

  “国君把辅助周天子、匡正诸侯的使命jiāo给了重耳,恭敬不如从命,重耳欣然接受。”赵衰在旁边解说,潜台词就是:您说出兵了,说话要算数啊。

  对诗会到此结束,酒会开始。

  两个考察项目下来,秦穆公对重耳非常满意。

  后来的一段时间,秦穆公动不动来个对诗会,重耳都是赵衰陪同。

  这边是玩斯文的,那一边狐偃自然也没有闲着。

  狐家在晋国的声望可以说仅次于晋侯,卿大夫们对老狐突是打心眼里敬佩,就连晋惠公这么个白眼láng当初在姥爷面前也老老实实,过年过节照常送腊肉,从来不敢提让老爷子把两个舅舅给弄回来的事情。可是晋怀公这个二百五就真敢杀了狐突,应该说,杀狐突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晋怀公gān不长。而狐突之所以慷慨就义甚至有主动求死的意思,九十多岁了,他愿意用自己一条老命换取外孙重耳夺取君位。

  杀了狐突,激起了卿大夫们的公愤,大家都在盼望重耳回来。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狐偃在秦国派人悄悄回到晋国,进行地下串联。

  小兄弟栾枝不用说了,早就摩拳擦掌,等待里应外合了。其余的韩简、郤步扬、舟之侨等人也是纷纷响应,连当年力挺晋惠公的梁繇靡等人也都暗中联络,要投靠重耳。算一算,真正还肯为晋怀公卖命的只有两个人:吕省和冀芮。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94/29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