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_袁腾飞【完结】(70)

2019-03-10  作者|标签:袁腾飞

  木户虽然也主张征韩,但是从海外归国之后,他认识到日本缺乏一部根本大法,政府首当其冲的是先要解决立宪问题,认为西乡的想法很荒诞,把整个国家都牵扯到一场整体战争的危机当中去,会使新政府的权威扫地。在政府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发动对外战争,就是作死,因此他坚决反对征韩论。

  大久保是西乡的发小,对征韩论虽然很理解,但是他十分明白日本的财政无法支持一边打仗、一边发展经济,所以意欲内政优先,先富国再qiáng兵。当然了,大久保跟木户之间也有矛盾,大久保认为立宪没用,是虚的,应该来点儿实惠的。而木户认为大久保搞的殖产兴业没有基础。

  打白条买断工龄

  大久保、西乡、木户,明治三杰一人一把号,各chuī各的调,gān什么事儿都是láng上狗不上。富国、qiáng兵、立宪三种堂堂正正的立国理论,围绕着孰先孰后的争执,在1873年的日本势如水火,要求明治政府必须三选一。

  在政府内部的高层会议上,征韩派人数占了优势,关键时刻,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称病,由岩仓具视代理太政大臣,他单独上奏天皇,使天皇否定了征韩计划,西乡隆盛等人愤而辞职,明治政府分裂了。一半政府成员撂挑子,给大久保建立自己的专制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大久保对政府的机构进行了调整,建立起一个以内务省为中心、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他自己出任内务卿,亲信大隈重信出任大藏卿,就是财政大臣,伊藤博文出任工部卿,三人组成了殖产兴业的三驾马车。木户因为与大久保政见不和,于1874年辞职。

  内阁会议吵得凶

  对大久保的开明专制非常不满的人,开始用各种手段起来反抗。首先是江藤新平集合了三千名士族发动叛乱,六天之后,大久保亲赴九州现场,不到一个月叛乱被平定,江藤新平被斩首。江藤新平曾经是大久保的战友,主持司法工作,改革日本的司法,卓有建树。他被斩首,让很多人都想不通,幕府将军都能留得一条活命,松平容保后来都能出任东照宫的宫司,秩封从五位,为什么一个曾经的战友要被处死呢?这就是号称“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的铁血手段,谁敢作乱,杀你没商量。

  大久保由于担心对手太多,把木户重新请回了政府,qiáng制推行自己的殖产兴业政策。殖产兴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钱,而明治政府又不愿意对外举债。当时的日本人,还没有现代意识,其实会做生意的人,借钱做生意,用别人的钱;不会做生意的人,才攒钱做生意。但当时的太政大臣岩仓具视说:“我宁愿把九州和四国都卖了,也不愿意跟外国借款。”没钱怎么办?大久保把目光投向了武士阶层。

  在此之前武士的俸禄是各藩分发,废藩置县之后,俸禄的出资人就由藩主变成了明治政府,这笔钱的总数,居然占到了政府开支的三分之一。尽管木户认为,抛掉武士阶层很不道德,岩仓也害怕会激起武士的反抗,但是大久保还是在1876年进行了“秩禄处分”,简单说就是qiáng制把俸禄的现金支付改为发放公债,三十年还清,日本政府发行了一亿七千万日元的公债。

  武士先是被没收了劳动工具,腰里不能插两把刀了,然后铁饭碗被砸,最后还被买断了工龄,而买断工龄居然用打白条的方式!各地士族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最终爆发了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内战——西南战争。

  3.最后的内战——西南战争

  历史没那么làng漫

  前些年好莱坞跟日本合拍了一部大片叫《最后的武士》,但是历史上真正的最后的武士,并没有电影中表现得那么làng漫和写意,其真实的情状比电影要壮烈得多。战争的形式也不是几百个拿着砍刀、使用弓箭的乡巴佬跟机枪、大pào武装的政府军拼命。

  日本最后的这场内战,爆发在1877年,但是事出有因。早在1874年6月,由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认同,西乡隆盛愤而辞职,回到自己的家乡鹿儿岛(原萨摩藩),办起了有士族参加的私学校。

  这种私学校分为两种,一种是枪队学校,收容还乡的旧近卫步兵,由原陆军少将筱原国gān主持,学生五六百人;另一种是pào队学校,集中了pào兵出身的士族,由原宫内大丞村田新八负责,学生大概两百人。

  两所学校的开支,除了由西乡隆盛的退休金支付部分经费之外,全部由鹿儿岛县厅支付。1876年末,鹿儿岛县内所有各乡都设立了分校,名义上这些私学校以“不顾一身,践行道义”和“尊王悯民”为宗旨,实际上是纠集士族跟政府为敌。

  1875年,西乡隆盛的左右手桐野利秋撰文说,现今的日本政府,是国家的大敌、苍生之所怨。现今的政府对国家不忠,要使苍生免于涂炭之苦,就必须推翻现政府。村田新八更是公开主张“让西乡取得首相地位,是我们的重任”。由此可见,这些私学校实际上是具有私设武装性质的政治结社。私学校的建立,为日后西乡反叛奠定了组织基础。

  叛乱前夕的鹿儿岛整个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县政完全操纵在私学校手里,各级官吏都是私学校的士族或者教师担任,私学校的命令就是县厅的命令。

  明治维新以后,各县设立县知事,其他县的知事都是外县人,本县人不得在原籍担任知事,唯独鹿儿岛县的知事由本县人担任,而且在鹿儿岛,即便是不入流的小吏,非鹿儿岛士族出身的人也不过百分之一。

  1876年明治政府禁止士族佩刀,但是鹿儿岛的士族仍然携刀持枪横行乡里,更有借酒撒疯的声称:“快些走啊,上东京杀掉那些讨厌鬼。”叛乱前夕,鹿儿岛士族的反政府情绪已经一触即发。

  西乡隆盛起兵造反

  针对这样的形势,以大久保为首的明治政府,采取了四项措施:首先,要对鹿儿岛进行宪政改革;其次,派内务少辅到鹿儿岛视察;第三,派中原警部潜入鹿儿岛探查私学校动静;第四,将鹿儿岛内陆海军管辖的武器弹药转运大阪,防止私学校利用。这四项措施的第一、第二项由于鹿儿岛知事的阻挠没能实行,第三、第四项成了西南战争的导火线。

  1877年1月,日本警视厅派中原警部等人潜回鹿儿岛,对私学校的成员晓以大义,进行挑拨离间和瓦解工作。同时政府雇佣的轮船抵达鹿儿岛港口开始转运军火。私学校的士族及时向筱原国gān报告了这件事,筱原当即声称:“这是断我手足,今日不决,后悔莫及。”于是指示私学校成员抢夺军火。同时,私学校的士族逮捕了中原警部等人,私设公堂,严刑拷打,迫使中原承认有暗杀西乡的yīn谋,中原被屈打成招,被迫在供词上按了手印。鹿儿岛西南士族的叛乱就此爆发。

  1877年2月3日,西乡隆盛回到自己的住宅,途中写下一首诗:“白发衰颜非所意,壮心横剑愧无勋。百千穷鬼吾何谓,脱出人间虎豹群。”由此诗来看,西乡隆盛这个时候已经下定了起兵造反的决心。

  2月5日,鹿儿岛私学校开始招兵,当日募兵超过三千人,最后鹿儿岛的私兵累计超过三万人。因为鹿儿岛原称萨摩藩,因此,跟政府军相对应的叛军就被称为萨军。萨军把私学校本校改为大本营,召开了作战会议。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0/8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