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_[韩]朴槿惠【完结】(40)

2019-03-10  作者|标签:[韩]朴槿惠

  在对于电子工学还不太了解、家里电器产品也不多的那个年代里,我们相信电子工学未来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总在实验室里拿着难懂的原文书,彻夜苦读。

  父传子,母传女,风气是会代代相传的。我们国家的年轻人也是传承了父母亲那个年代相信“我一定能做得到”的jīng神。我父母的年代是从无到有的,而现在的年轻人这一代,相信一定可以带领大韩民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国家。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愿意为朝鲜核武器问题的和平解决努力到底。

  2.韩日关系的重点在于必须持续敞开真心对话。与日本安倍晋三合影。

  3.与美国国务卿赖斯的见面像是与好友jiāo流意见。

  4.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送我中国民俗纪念品双狮。

  1.我的外jiāo活动的前提是信赖以及国家利益为先。与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合影。

  2.外国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同伴。

  3.每次在国外受到韩国侨胞热情欢迎时,就会更坚定我要加油的想法。在北京韩国国际学校。

  4.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演讲现场,述说着我们光明的未来。

  第五部

  我的信念将在世界舞台持续

  每次无论我走访到世界哪个国家,

  抵达当地的第一天都会先安排与我国侨胞们见面。

  这是我对身处他乡异地、

  却能坚忍不拔落地生根的我国同胞,

  表达敬意的独有方式。

  遇到散布于美国、日本、中国、欧洲等世界各地的我国同胞,就会像见到儿时玩伴般高兴万分,

  我很喜欢因为我们都流着相同血脉而有的那股凝聚力。

  我们一同前进的道路宽广且充满希望。在中国巡视铁路渡轮。

  我的第一个外jiāo原则

  曾经我在书中阅读到,原来在哈佛大学教堂一侧的墙壁上,挂有一面纪念铜牌,上头刻着当时因参战而死的哈佛毕业生姓名。2007年2月我前往美国,准备在哈佛肯尼迪学院发表演讲。我吩咐秘书室,在我一抵达哈佛大学时,希望可以直接先到学校里的教堂,向那些战死于韩战的哈佛学生们致敬。

  哈佛大学位于坎布里奇,这里是个安静且美丽的都市。即便寒风凛冽,哈佛大学的学生们依然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抵达学校后,我们一行人穿过满是古意盎然的建筑物的校园,朝着教堂的方向前进。教堂内,气氛十分幽静。阳光透过窗户,照亮整个原本幽暗的教堂,室内萦绕着庄严虔诚的氛围。

  教堂左右两侧的墙面上,挂着刻有战死毕业生姓名的纪念铜牌。左侧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牺牲者的姓名以及毕业年份;右侧则是韩战牺牲者的姓名以及毕业年份,密密麻麻且清楚地刻印在铜牌上,这样的景象,使我内心炙热了起来。

  哈佛大学对于这些为国牺牲的勇士们,感到相当光荣。我们站在牺牲者的名字前默哀,为我们提供解说的校方人士及校警,也自动摘下帽子向牺牲者们致敬。

  走出教堂后,担任解说的哈佛大学校方人士表示:“当我收到通知需要安排行程至教堂时,不是很明白您的用意。其实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教会里存放着纪念铜牌。看完后,我的内心也同样相当感动。”

  在我出国参访时有一个必定遵守的原则,就是向曾经帮助过韩国的人表达我心中多年的感谢。我们经历不幸的近现代史,但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帮助支持,特别是韩战当时,提供协助的二十一个国家(战斗兵力支持十六国,医疗等支持五国)的士兵们,他们可能当时连韩国是地图上的哪个国家都还不是很清楚,却为了维护自由民主主义而牺牲奉献。如今那些幸存的士兵们无论在何处重逢,只要谈到韩国,就会重回二十几岁时的时光,聊着当初在韩国的回忆,甚至讲到韩国惊人的发展,会像自己的事情般开心激动。

  2005年3月,我担任大国家党党代表后,第一次踏上了外jiāo访问之路,那次是去美国,而我的第一站行程也是到韩战参战士兵纪念碑前献花。

  华盛顿韩战参战士兵纪念碑设立在林肯纪念馆前的广场一角,抵达纪念碑时,意想不到的神秘嘉宾正等待着我们。他们是住在华盛顿邻近郊区当初曾参加韩战的美国士兵,虽然参拜时间只有短短十分钟,但他们却愿意从车程长达一小时的郊区亲自开车前来。我看着他们,红了眼眶。他们穿着韩战当时的军服、别着当时别过的徽章,虽然年纪已老,发色已白,却仍旧威风凛凛。

  在美国林肯纪念馆前的韩战参战士兵纪念碑进行献花,向他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纪念碑附近设有小型公园,在公园正中间,竖立着十九名美军穿着雨衣持枪行军的铜像。再往前走,长达四十九米的黑色花岗岩上,刻着两千五百名参战士兵的脸庞。纪念碑上写着“在国家的一声令下,就将一生奉献给不认识的国家及从未见过的人并守卫他们,美国向这些美国的子民们奉上最高的敬意”与“自由不是平白得来的”这两句话。国家不忘为国牺牲的勇士,这就是美国的力量。反观我国西海jiāo战[1]时牺牲的士兵们,至今还没能得到该有的颂扬;在“6·25”战场中失踪的俘虏们,也都还无法确认生死。与美国韩战牺牲者相较之下,显得凄凉许多。

  那天晚餐时间,我招待了六对参与韩战的美国夫妻。他们聊着当年在韩国的回忆以及年轻时在战场上的故事,一群人聊个不停,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参战士兵们对当时的战争状况、负伤、移动路径等都还记忆犹新。他们也不忘夸赞,过去一片废墟的韩国,如今却能有如此成就,也令他们感到非常荣耀。

  他们对待我就像从韩国来的姐姐或妹妹一样,虽然肤色不同,但我们却因韩国而结下情同手足的缘份。

  * * *

  [1]韩国和韩鲜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发生的多次武装冲突。

  解决朝鲜核武器问题的“饭桌论”

  2002年10月朝鲜核武器危机爆发至今,因朝鲜核武器所引发的朝鲜半岛危机局势持续紧张。而我们的政府有何应对?我国政府对于朝鲜核武器的认知,可以从总统的言论中了解确认。朝鲜宣布了核武器的开发,当时刚好是2004年11月正在进行六方会谈的时候,为了防止此举,卢武铉总统在洛杉矶表示:“朝鲜主张核武器开发是为了防卫各种情况,纯属自我防卫用,我认为某种程度上也有其道理。”后来朝鲜核武器实验仍qiáng制执行,就在两个月后也就是2006年12月时,卢武铉总统在新西兰表示:“朝鲜并不会因为实验过一次核武器,就比韩国的军事更具优势。”然而这些话只会让外界更抱持怀疑态度。

  朝鲜如果以核武器武装自己,我国人民生活的土地就很有可能在一瞬间成为废墟,即使是万分之一的几率,只要有人去制造那种可能性就令人感到发指。不管我们花再多的钱购买最新型的尖端武器、增加军队人数,只要站在核武器面前就会变得毫无用处。更何况,朝鲜半岛情势因朝鲜核武器问题而站在危险的绳索上,在这样的时间点,外国投资者会放心地来韩国设立工厂或创立研发中心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0/5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