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120)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不!巡航导弹没那么快,是弹道导弹!”

  “天哪,支那人别发动核袭击呀!”

  吱吱喳喳的日本飞行员们赶紧通知基地。身后的E─3预警机也发现了解放军导弹。

  “喂,这是什么?怎这么多?”预警飞机上的雷达监视员看着显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亮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航空引导员一看也感到非常惊恐,因为上司一直告诉他,支那卫星已经被完全消灭,没有jīng确制导武器,支那人绝对不敢进攻日本。他连忙接通东京三军总部和日军本土防空司令部的数据链,以便将雷达信息传输给地面的指挥系统。

  “支那的导弹还有6分钟才能到达。现在启动防空系统勉qiáng来的及,希望尽可能多的击落中国的导弹!”航空引导员紧张的对雷达监视员说。事实上,日本的本土防空体系非常先进。整个防空网由监视、控制、指挥和武器系统组成,由空中的预警飞机和地面雷达发现的目标,都可以迅速反映给指挥中心,再由指挥中心将目标分配给接受统一指挥的防空导弹系统和作战飞机。从弹道导弹,到超低空突防的飞机,都很难突破这种严密的防守。

  他们的愿望很快落空了,预警飞机上的人员发现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收到指挥部的回馈信息,慌忙用无线电向本部报告情况。接听人员当场吓的手足无措,没人明白总部的现代化自动指挥系统怎么会突然罢工了。就在他们怀疑预警飞机上的人都发疯了的时候,地面的海岸雷达站也发现了解放军发she的导弹。此时,这些导弹距离日本海岸只有40公里。现在再启动防空系统,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在福井县敦贺市的上空,一个急速飞行的物体施着一道淡淡的白烟出现了,还没等人看清楚它的有五道红箍的rǔ白色弹体,它首先撒出许多小弹头,这些弹头经过特殊设计,它们的雷达和红外特征都比自身大几十倍,像磁铁似地一下子就把日本防空部队发she的导弹都吸引过去;而它后分离出一上一下两个大弹头,则具隐身性,沿着诱饵弹头扫清的she界,下面的弹头已一头扎进了装有“文殊”型快速增殖核反应堆的大楼中。刹那间,整个敦贺市颠颤了,两团巨大的火球一个在半空一个在地面同时爆裂开来,它们的火焰迅速拥抱在一起,产生惊人的冲击波。以它们为圆心,起火的树木和房屋齐刷刷地向四面八方倒去,眨眼就被高达千度的热风chuī刮得无影无踪!浓烟滚滚,火蛇狂舞,山崩石裂……天空在燃烧,土地在熔化,生命在煎熬,连福井湾的海水都沸腾了。这是枚可小动量变轨的东风─51弹道导弹,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可随时通过空间数据链,接收卫星对日本反弹道导弹发she的预警,并根据这一信息及时改变自己的运行轨道,以提前规避,它独特的双弹头设计更把金属氢产生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破坏力。在原来是“文殊”型快速增殖核反应堆的地方,除了那朵像是从地下直接生长出来颜色渐渐由浓黑变得灰白的大毒蘑,别的什么都不再有了。敦贺市变成了一座炼狱,在金属氢爆炸的火球面前,连那颗真正的太阳也变得黯失色!qiáng光和热làng灼痛了胆敢直视它们人的眼睛。

  日本冈山县和青森县的离心法铀浓缩工厂、官崎县的化学铀浓缩工厂和岩手县激光铀浓缩工厂及茨城县东海村燃料后处理厂都遭到同样打击。有生产钸嫌疑的核电站,如压水式反应堆的北海道泊凳一至二号、福井县敦贺市二号、福井县美溻町一至三号、福井县大饭町一至四号、福井县高溻町一至四号、四国爱媛县伊方町一至三号、九州佐贺县玄海町一至四号和九州鹿儿岛县川内市一至二号;沸水式反应堆的宫城县女川町一至二号、新泻县柏崎市一至七号、福岛县福岛市北一至六号和南一至四号、石川县志贺町一号、福井县敦贺一号、茨城县东海村二至三号、静冈县御前崎町一至四号和岛根县鹿岛町岛根一至二号;福井县敦贺市轻水冷却重水堆和茨城县东海村一号气冷堆等,也如法泡制,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摧毁日本的核潜力。

  6月5日清晨,庇护日本联合舰队一个星期的乌云散尽了,天空晴朗,视界开阔,天上只有片片浮云在飘dàng,使人很难相信在这之前天气竟是那样的恶劣。包括联合舰队司令石田勇次郎在内的许多日本海军官兵开始有点担心中国的导弹不知什么时候降临,而且要消灭的对象──解放军的两洋舰队还未找到。但这一丝隐忧很快就被淹没在从日本传来的大量解放军导弹和飞机在本土造成巨大损失的沮丧中。一个星期以来在台湾上空与解放军空军激战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没受什么大损失,整个联合舰队原先充满的盲目乐观和骄傲自大的情绪这一下子又转化为愤怒──胆小的支那人不敢面对我们大日本海军,只会拿我们手无寸铁的亲人出气──纷纷向石田勇次郎请求对中国城市再次采取报复措施。对于一些参谋人员对中国导弹的顾虑,有的恼怒,有的厌恶,有的扫兴,有的嘲笑逗趣,但就是没有人警觉,没有人预感到灾难即将临头。上午10点左右,在外围警戒的潜艇几乎同时传回解放军有4艘航空母舰的大编队从南,有3艘航空母舰的编队从西联合舰队高速驶来,距离都约为六百多海里。接到报告的石田勇次郎反而如释重负,嘘了口气,自言自语:“终于来了!”

  “飞行员上机!飞行员上机!”从各航空母舰扬声器里传出急促刺耳的声音,很快,发动机的轰鸣声,迎风急驶的军舰撞击海水激起的làng涛声,官兵们的狂呼声jiāo织在一起,致使庞大的航空母舰也不停地抖动着。日本军舰挤得是那样的密,互相排开的波làng使石田勇次郎的“神凤”号也沉下去又升上来,航母甲板成了疯狂起伏的跷跷板。就在舰首抬起的一刹那,“神凤”号的指挥预警飞机颤巍巍地迎着狂风,犹如一台升降机似地腾空了,他在“神凤”上空绕了一周,校正航向后便向高空飞去。随后,日机便开始一架接一架地飞离航空母舰……再有5分钟战斗机就可全部起飞完毕了,舰上所有人员都在暗暗祈祷胜利。

  这时雷达兵突然大叫:“30海里外高空发现大量导弹,在云上向我们靠近!”

  凄厉的空袭警报立刻在各舰响了起来,飞机起飞只好暂停,甲板员们手忙脚乱地回收或固定飞机。军舰开始组成防空阵型,巨型舰pào开始向舰队上空发she空气燃料pào弹,各舰的高shepào和导弹开始在15000米以上的高空散布碳纤维和锡箔条,gān扰装置也打开了。这是印度大舰队成功对付解放军“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的方法,日本更是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惜这会来的是“昆吾”ⅡB改进型和“昆吾”Ⅲ最新型反舰弹道导弹。“昆吾”ⅡB型导弹为避开日舰队正上方的电磁阻隔层和空气燃料层,改垂直俯冲为大倾角俯冲──大倾角俯冲不但对制导jīng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且由于在稠密空气中运行时间加长,弹表电离层隔绝电磁波时间更长了,但这两个难关已被中国军事科技人员采用远紫外激光轰击攻击弹头尾部电离薄层,从而引起振dàng,而弹尾接收器测量这种包含信息的振dàng方法解决了。“昆吾”Ⅲ型导弹个体巨大,只能用火车机动,攻击轨道仍为传统的垂直俯冲,它的攻击弹头分两种:一种是用反坦克动能穿甲弹的弹芯材料制成动能弹丸,在弹丸表面覆盖陶瓷隔热层,弹丸的重量是240克,一枚“昆吾”Ⅲ型导弹便携带1000千枚;另一种是500公斤的可制导大弹头,它与“昆吾”Ⅱ型攻击弹头唯一不同之处是装有一不jīng巧的磁性主动探测器。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0/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