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125)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对解放军舰队防空能力的考验开始了。

  舰载机的火力拦截几乎无效,倒是EJ─10A电子战飞机的微波武器发挥威力,摧毁了20几枚巡航导弹。一共有140多枚反舰导弹进入舰队“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防区,虽然导弹群还没在舰载雷达视野里出现,高效率的“天空哨兵”系统边开始运转。空中的YJ─8B中型预警机利用qiáng有力的下视能力侦测导弹,并将情报从空中传回作为各战斗群防空指挥中心的“北京”级巡洋舰的作战室,然后具体分到各“旅洋”级驱逐舰和“泰山”级武库舰。

  此时,在舰队指挥室里的邢凯山紧张得手心出汗,所有的舰长和水兵也很紧张,这毕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导弹攻击。两洋舰队的“泰山”级武库舰、“北京”级巡洋舰和“旅洋”级驱逐舰开始发she空气燃料pào弹,它们和航空母舰的CSA─N─4舰空导弹垂直发she装置也都打开了随时准备发she。

  几道空气燃料阻击圈发挥了作业,又有50枚导弹被撕碎。“天空哨兵”系统能同时跟踪十来批共500个空中目标并指挥SA─N─4舰空导弹对其中20个进行打击。这次参加拦截的一共有40几艘军舰的上千枚SA─N─4,如此密集的火力,应该可以拦截住所有来袭导弹。

  冲压式超音速反舰导弹以超过1000米/秒的速度飞行,快过自动步枪子弹的初速。从空中看去,就象一只只贴着làng尖飞翔的邪恶海鸥。“北京”级巡洋舰的“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先扫描到扑面而来的导弹群,SA─N─4井盖就立即打开,解放军的水兵是训练有素的,目标识别,分配火力,跟踪,锁定,开火,几乎在瞬间完成了上述程序。细长的SA─N─4对空导弹从发she井中跃出,巨大的桔红色尾流通过倒流通道反冲出甲板。第二枚,第三枚,……这40几艘军舰每艘都以1枚/秒的速率,拼命地发she导弹,整个舰队就象是在放焰火,尉为壮观。

  几秒钟后,助推器脱落,约500枚SA─N─4重新俯冲,重入低空,在目标照she雷达的指引下寻找着飞来的目标再打开自身的扇形搜索火控雷达。这个“弹雨战术”保证每枚来袭的导弹都有三枚以上SA─N─4“盯哨”。两群导弹的距离在不断缩短。巡航导弹和冲压式反舰导弹纷纷启动了自动规避程序,导弹在低空做蛇形机动,不规则地变换航向。SA─N─4也不断根据目标的动作修正航向。以7倍以上速度相遇的两枚导弹,拦截成功与否,就在那一刹那。一枚SA─N─4准确地直接撞上了巡航导弹,两弹在海面立刻爆成一团绚烂的火球。在辽阔的海面上,到处是这样的火球。仅仅几秒钟,一切都结束了,无论是成功命中还是脱靶,无论是被拦击还是顺利突防,拦截大战已经结束了。突破防线的20枚导弹已经远去。

  第一轮拦截结束,突防的日本导弹已经过了近于12海里,没有拦截任务的小号军舰又用舰pào在8海里处构筑了最后一道空气燃料圈,成功地消灭了其中的6枚。最后的防御的任务就jiāo给各舰的近程防空系统了。航空母舰上的低能激光综合gān扰对抗系统首先破坏来袭导弹的导引头上的光电制导系统,“泰山”级武库舰的“后羿”qiáng激光反导系统又烧毁了6枚正准备爬高作最后俯冲的冲压式反舰导弹。此刻所有军舰的雷达系统突然关机,各舰的微波武器和电磁gān扰装置迅速工作,直到导弹接近到3海里才停止。日本导弹已显得有些呆头呆脑,40几艘战舰的“补天石”近战武器系统各自为战。“间接命中体制”的“37/1000”速shepào打下了3枚,疯狂的“金属风bào”电子枪又用它的弹墙撞毁了最后的7枚导弹。日本导弹没碰到中国军舰的一根汗毛,但“补天石”近战武器的弹片却擦伤了不少设备,毕竟,快和准确是不可兼得的!

  岳麓生进攻民都洛的行动有“旋风部队”的掩护则异常地顺利。首批突击部队于6月12日清晨未遇多大抵抗就登上了民都洛岛的海滩,当天就夺取并扼守了岛上的两个机场,清除地上的一切障碍,很快就为沈剑飞和施钧的空军部队提供了一流的前线机场。解放军占领民都洛,打开了通往吕宋的南大门,对此,小野不能不有所反应。

  但失去了制空和制海权的日军能做的实在是不多,它的陆军主力已不敢贸然出动,生怕把最后防守的老本也赔进去。唯一可以凭借的是还没受什么打击的潜艇部队。13日,日本潜艇部队偷袭了解放军运送军需补给的运输队,击沉两艘运输船。

  岳麓生那里能容小日本猖狂,他立刻采取措施反潜。首先命令空军炸掉菲律宾每一个能为潜艇补给的码头,接着又令海军水面舰队派出反潜飞机分队,最根本的是派出大量潜艇针锋相对。

  已升任某基地司令的温广存又上了一艘由刚从高级潜艇学院深造回来学员当舰长的093型核攻击潜艇。年轻且没什么战斗经验的舰长指挥却很有条理,温广存便抓紧时间休息。由于沉默航行,通风机已经关掉了。当他醒来时浑身是汗,电子钟告诉他,他已经睡了大约五个小时。

  “司令员,我是奉命来找你的。远处出现脉冲,越来越近了!”一个未满二十岁的水手满脸通红地报告。

  “谢谢,小同志!”他一本正经地回礼,显示出一种他自己并未感到的冷静。

  他低头穿过舱门,向声纳室跑去。

  “一分钟前我听到远处的脉冲,”坐在控制台前的声纳员说:“不一会,脉冲到处出现了,我认为它是在搜索。然后脉冲就直接对准了我们。”

  “对!司令员,”舰长十分严肃地说:“它的确发现我们了。拉战斗警报!”

  年轻的舰长见温广存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又qiáng调:“敌我识别系统证实那是艘敌人潜艇。”

  接着他用电话向正在忙于操纵鱼雷数据计算机的鱼雷兵问道:“H战位怎么样了?”

  “H战位马上就准备好!我们需要目标的距离和深度。”

  “H战位,你必须使用三百英尺的深度。当你准备好发she时,我们就会给你一个脉冲测距。”

  “H战位准备好了,”鱼雷兵说:“外发she管打开了。”

  “好!”舰长转向声纳员:“力争只发一个脉冲测距,就测到最好的方位。再把这两个数据送到鱼雷数据计算机里去。”声纳显示屏中心闪现出一道白色的光辐,直接she向代表敌人潜艇的那个微弱的光点。

  “6。9海里,方位37度!”

  “预备!”舰长掐起跑表。

  “发she!”他大吼一声。

  声纳舱里,温广存监视着鱼雷she向敌人潜艇的轨迹。只见鱼雷起初慢慢地前进,接着搜索一圈,然后就加快速度,在磁力的吸引下she中目标。经过战争不断改进的中国鱼雷,速度快,运行中几乎没有声响,而且是致命的。

  屏幕上也显示出有一个小亮点正快速接近温广存所在的潜艇。

  “那条鱼雷在发she脉冲!”舰长低声说:“是否发she巨声弹?”他有些担心司令员的安全。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5/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