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131)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8月9日傍晚,守卫在西螺大桥的台军士兵正警惕地注视着空中,他们当然有些担心解放军空军的空袭。西螺大桥已被炸断过好几次,但台湾的工兵和民间的工程师们已在连续轰炸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用越来越短的时间修复大桥,大桥的防空火力也愈加凶猛和准确。实际上,守桥的台军最担心的是神出鬼没的解放军数字化空突部队。

  前线指挥官们不断来电提醒他们注意空降,千万守住他们的退路。后方的指挥大官们却命令,一旦发现解放军空降,便立刻炸桥。守军不免有些颤颤惊惊。

  西螺大桥横在浊水溪下游,联接西螺镇与溪州乡,跨越了云林和彰化两县。桥面净宽7。32米,净高4。3米,钢铁梁架和水泥座墩构成31孔桥dòng,全长有1939米。西螺大桥完成于1952年12月,翌年1月28日正式通车,为当时台湾省最长的铁桥。大桥曾附设台糖的小铁道,形成汽车及火车并行的特殊景观。它通车以来,即肩负起南北运输的要职。今虽有高速公路和其它桥梁取代其大部分功能,但深具观光价值西螺大桥已成为云林县表徵,在大桥南侧增建有西螺大桥公园。

  守桥的台军突然发现南边的建兴路上驶来一列不太长的车队,车上装满了士兵,从着装上看是台军士兵,车辆上也涂的是台军的标志,哨兵例行公事地拦住了车队询问,车上的人自称是从前线撤退回来的台军伤兵,有几个人还亮出了缠满绷带的胳膊。于是哨兵挥手放行,谁知这些车在驶过大桥的时候,这些“伤兵”突然从车上跳了下来,用枪bī住守桥台军士兵,把惊得目瞪口呆的台军守卫分队缴了械,然后脱下了身上的军服,扯下了身上的绷带。台军士兵懊悔地发现,原来是一队化了装的解放军士兵。

  装扮成台军士兵的,是解放军第十四数字化空突师的前卫部队。他们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台军来不及炸毁渡口桥梁和在河对岸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一小时前在西螺镇南边伏击了一支台军,然后利用缴获的台军车辆,装扮成台军后撤的部队,瞒天过海,骗过台军守卫大桥的部队,完整地攻占了西螺大桥。

  在随后的三个小时内,其它几支突击队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巧妙地夺取了另外几座桥梁。台军完全料不到解放军行动如此大胆,来得如此之快,自qiáng大桥的守军派出工兵企图炸毁桥梁,但引爆炸药的士兵在距离导火索几米远的地方被解放军点了名。所有公路大桥几乎完整无恙地落在了解放军手中,只有溪州大桥受到了轻微的炸伤,略加修复便可使用。

  柳维平得到捷报之后还没来得及高兴,捅了马蜂窝的后果就显露出来了。控制几座大桥的部队现在的位置大突出了,与解放军主力部队之间,形成了较大的间隙,距离第一集团军约40公里,距离包抄的第三十九集团军足足有60公里。他们现在已经是孤军深入险地,在他们与后面的解放军装甲部队之间,夹着十几万台、日军,他们现在正拼命地向浊水溪方向撤退。而在他们的北边,台、日军的预备队正源源不断地开来,企图夺回这几个咽喉要地。

  解放军怎么舍得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呢?守桥部队一面呼叫空军支援,一面像钉子一样死死守住两岸的桥头堡。第五、三十一和四十一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先派出部队迎接北上的解放军装甲部队,分段夺占东部山区的几十个高地,并采用蛙跳战术逐步把阵地联结起来,较好地保障了装甲主力的翼侧安全。然后再派出直升机机降部队,对装甲部队机动路线上的重要地形进行jiāo替夺占,为己方行军纵队或运输车队提供警戒。第一集团军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各师也都组织突击队寻隙而进,从而加快了合围的步伐。

  第五、三十一和四十一数字化空突集团军胃口很大,它们的其余部队又对浊水溪北岸的敌人进行分队式空中奔袭,兵力通常以一个加qiáng排到一个混编连为单位,空中奔袭编队还得到电子战和布雷直升机分队的加qiáng或支援。使用直升机破坏或袭击敌指挥机构、通信枢纽、电子战设施、直升机基地、后方仓库、输油管线、jiāo通枢纽、桥梁、隧道及其他重要目标。北岸的台、日军预备队立刻处在风声鹤厉之中,不但南援不成,本身也成了泥菩萨过河,有点自身难保了。

  8月9日到10日一整夜,云林县的台西、东势、麦寮、褒忠、仑背、二仑、西螺和棘桐等乡成了主战场,撤退的台、日军队和解放军的装甲和直升机部队混战成一团。双方距离太近,台、日pào兵不敢开火,解放军的pào兵和空军夜间巡逻队则没有这个顾忌。解放军数字化部队采用被动式制导弹药,pào兵和飞行员发she时无误伤已方的心理负担,而前方请求pào火支援的部队可随机调整攻击坐标,在双方阵地不断易手的过程中也不会炸到自己人。而台、日pào兵拥有的只是主动制导pào弹,往往pào弹到达位置,锁定的却是刚撤过来的自己的装甲车辆,己方的激光照she手早被解放军的狙击手吓破了胆子,也不能从容不迫地为激光制导pào弹指路了。解放军前沿部队打着打着,往往发觉自己已被敌方车辆的残骸所包围。到了天亮,天空中又黑压压地来了大群解放军qiáng击机部队了,它们夜间怕误伤友军没有出动,现在全部进行低空突袭。被硝烟熏黑的台、日士兵眼见一辆又一辆装甲车辆被qiáng击机的火箭pào掀翻,终于丧失了信心,纷纷举手投降。浊水溪之战以解放军歼灭台、日军队二十万人而落幕……

  花东防卫司令林忠德中将指挥第128守备旅和第129守备旅撤入了花莲要塞,部队损失不大,但士气全无。四面八方而来的解放军部队已使花莲成为一风雨飘摇中的小舟,随时可以倾覆。林忠德知道抵抗已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只能使花莲成为一片废墟。作为花莲的农家子弟,林忠德深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他支持台独的原动力。

  解放军攻台集群司令柳维平劝降信正在他的手中,他正挣扎在为保护自己的家乡不受兵灾和对新宪法的誓言之间的矛盾之中。沉思半夜之后,他叫来了两个旅长,命令他们投降。当如释重负的旅长离开之后,林忠德仔细地整理了军容之后,独自走入附近美丽的山林,一声枪响之后,林忠德安祥地躺在山坡的白花之中……

  得到消息后,攻台集群司令柳维平和政委俞笑天都亲自赶来主持他的葬礼。俞笑天甚至准许林忠德的部下也可以参加,他对主持受降的政治部主任解释道:“如果台独理念仅仅出自于热爱自己的家乡,那是无可指责的。可惜的林忠德没有机会将这种爱升华,除此之外,他作为一个军人是无可挑剔的!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临难不苟。”

  政治部主任哑然。

  8月12日,在浊水溪之战和花莲投降两大打击下还没恢复过来的木村游哉和谢浊水又惊闻基隆被解放军陆空配合拿下,都差点没背过气去。在基隆他们布置了jīng悍的卫队为自己留下退路,这一下又被堵死了。

  基隆市百分之九十五面积为丘岭地,东、西、南三面环山与邻近县市相邻,仅北面一处有少量的平原迎向大海,并有基隆屿与和平岛屏障于前,自古即为深水谷湾之良港。沿着多变的基隆海岸线,海làng的侵蚀使山脉直bī海岸而形成了诸多悬崖景观,许多优美的港湾间隔在这些奇岩异石中。基隆是台湾第二大商港,因东北季风及亚热带海岛型气候带来极丰沛的雨量,又被称为“雨港”。内陆山峦叠起,丰沛的雨量使山区覆盖着浓密的风冲矮林;基隆河从狮球岭南边迂回而过,蜿蜒曲折,极富流动之美,更造就了沿岸优美的景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1/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