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怀仁堂_董保存【完结】(32)

2019-03-10  作者|标签:董保存

  后来,部队院校自己培养的大学生陆续分配到基地,特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和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毕业生的到来,为基地的技术力量增添了新的血液。这些军队和地方培养的大学生,本来可以选择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但他们都选择了戈壁滩,他们在荒漠中奋斗了几十年,不仅自己的青chūn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而且他们的爱人、子女也都奉献给了戈壁滩。

  除了军事技术人员外,必须根据专家的要求选调专业人才。苏联专家提出需要调进一些懂得光学的人才,如果实在没有,调一些会照相的人也行,为此,孙继先曾从北京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上海、东北等地选调了一批专门照相的人;这些人经过自学努力,后来为进行导弹实验,在拍片、观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苏联专家选调西餐厨师着实让孙继先费了一番脑筋。苏联专家吃不惯中餐,只能吃西餐,而且是十分挑剔的西餐。孙继先派人到上海、天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选调。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找个西餐厨师很不容易,找个年轻的西餐厨师就更困难了。

  孙继先对李富泽说:“你亲自出马,无论如何也要找几个好的西餐厨师来。”

  李富泽先跑到北京,闯到北京市一位副市长的家里,想从北京的大饭店里“抠”出两个西餐高级厨师来,“两三个就行。”副市长说:“实在对不起,我们的外事任务更重,西餐厨师还不够呢!”李富泽吃了闭门羹,出门上了火车站,连夜赶往哈尔滨。这里的市委书记是他的老战友。李富泽连求带赖,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市委书记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割爱给了他四个。

  ……

  那时一进入基地,就几乎与世隔绝。写信、与朋友jiāo往都不允许泄露基地的情况,通信地址一律用代号兰州市×××信箱。孙继先本人在戈壁滩工作期间,从未在公开场合下露过面,国外情报机构寻不到他的踪迹,便说:“此人下落不明。”他的家人虽知他在西北工作,但谁也不知在什么具体地点、gān什么具体工作,更没有一个亲属跟他去过一次基地。

  1959年2月1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2月5日命令:任命孙继先为二十训练基地司令员;任命栗在山为20训练基地政治委员……”从此,不再使用“二十兵团”、“二十基地”等名称和“零零二九部队”的代号。2月25日,总政治部批准组成基地党委常委会,书记孙继先,副书记栗在山。

  至此,孙继先奉命组建的导弹试验靶场,成为我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she试验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央军委赋予的科研项目和导弹试制品进行试验,对工业成批生产的导弹产品进行检验和对战斗部队进行导弹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训练。

  创业轶事

  创业艰难百战多。

  基地初创时期孙继先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和洗礼,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二十基地的老人,多次向我叙述起他们如何被40℃以上的气温蒸烤,如何被铺天盖地的沙bào掩埋,如何被第一次喝到人血的蚊虫叮咬,如何被严寒和饥渴折磨……同时老人们也会告诉你一些听来似乎不是很沉重,却又很有意味的轶事。特别是关于司令员孙继先的。

  轶事之一:用北京建人民大会堂的材料,建西北的人民大会堂

  定点额济纳旗后不久,周总理连续两次召见了孙继先。当时,苏联的导弹发she装置陆续运到基地,其中地对地、空对空、地对空、空对舰、舰对岸等发she装置,用于跟踪测量方面的装置,如:KT—60、KT—50等也运到。总理询问什么时候能搞好靶场?什么时候能发she?孙继先一一作了回答。总理又问起当地的社会情况,孙继先汇报说:“当地只有800多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额济纳旗的蒙古族牧民为了支援国防建设,他们把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荒漠绿洲让了出来,在旗政府的率领下,卷起了帐篷,赶着牛羊,扶老携幼,远迁他乡……”总理再三嘱咐孙继先一定要把基地的工作搞好,同时又一再嘱咐他一定要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

  后来在铁路和公路工程紧张施工的时候,总理又不止一次地询问孙继先:公路修得怎么样了?铁路何时通车?什么时候能发she?等等。基地大规模的施工建设即将结束时,总理最关心的便是飞机场的修建情况,经常询问飞机什么时候可以在基地着陆等问题。那阵子,孙继先经常就基地建设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向总理如实地汇报,总理对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孙继先说:“我们基地的建设没有总理的直接关怀是建不成的。”

  有一次,孙继先听说北京建人民大会堂剩下些边角料,便说:“总理,能不能把这些边角料给了我们?”

  总理说:“你要它gān什么?”

  “我们在那里安家,想建个基地礼堂。”

  总理说:“好哇,批给你们。”

  不久,这批材料运抵“东风”(基地所在地名)。孙继先专为此事开了一个会。他说:“我向总理要来了建人民大会堂的材料,我们在基地建一个礼堂,要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质量。再过三十年也不落后。”

  因此,人们说孙继先要建西北的人民大会堂。他说:“就是要有人民大会堂的质量。”

  不久,一座漂亮的礼堂拔地而起,在当时的西北地区首屈一指,堪称建筑jīng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北仍属先进之列。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这座礼堂的顶盖和木质结构化为灰烬,但它的地基和四壁却完好无损,人们在原基础上又重建了一座礼堂。可见,当年的设计水平、施工能力和建筑质量是多么的优秀。

  轶事之二:和陈士榘上将“叫板”

  1960年夏,基地早期基建工程的任务完成后,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想到自己的部队连个像样的营房都有没有,就下令,撤离基地的工程兵将剩余建材全部带走。

  就在他们装车的时候,二十基地的官兵报告了孙继先。

  孙继先把副司令员李富泽找来,说:“他们要把东西都拉走?”

  李富有泽说:“东西是二十基地的,不是他工程兵的,拉走,没门!”

  孙继先说:“你立即去把“东风”至清水的军用铁路线给封了。”

  李富泽指挥重兵,拦住运料军列。双方形成僵局。陈士榘一个电话打到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那里,说二十基地拦他们的车,杨成武把电话打到孙继先那里问情况。结果陈士榘、孙继先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

  最后,杨副总长说:“两个兄弟部队总不能打起来吧?这样吧,孙继先你先放行,再解决争议。”

  孙继先不服,说:“杨副总长,服从命令可以,这事情怎么解决?”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2/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