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46)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四、崇高形象 声誉历代不衰

  疏枝横玉瘦,小事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白花皆后香.

  欲传chūn信息,不怕雪里藏.

  王运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卷17《梅花》)

  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他那种为坚持抗金,为振兴和统一国家、百折不回,不怕牺牲的爱国jīng神,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jīng神遗产.上面这首诗,实际上是借花抒情,表达了他高尚,乐观的jīng神和卓然超拔的意境,欲"传chūn信息",不怕"雪里藏"的千古绝唱,正是陈亮一生崇高形象的生动写照.他力主抗战,反对腐败,提倡革新,批判理学.

  陈亮的同乡,诗人王柏心在《龙川集跋》中说:"夫龙川先生天下士也,以豪杰而有志圣贤,坎唤不迁,乃用文章显,虽阅百世,其光芒魄力如雷霆虹电,犹挥霍震烁于霄壤……读其书而慷慨奋发、遗弃萎琐卑陋,卓然思自跻于高明光大之域,则其有功于人心学术也".这一评论,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陈亮的高大形象和不朽功绩,任何历史人物,其言其行不仅在他生前要受人们的毁誉,更重要的是要受历史的检验,要看后人的评说,在这方面,陈亮也算是一个皎皎者.

  在萎靡腐败的南宋政治环境中,作为一个胸怀壮志智略横生,议论风凛"(辛弃疾《祭陈同甫文》),力排众议,思图革新的思想家,陈亮具有高尚的气节和情操.他在17岁的时候就在《谪仙歌》中借李白来抒发自己的性格、诗中称赞李白说:

  "我生恨不与同时,死犹喜得见其诗;岂特文章为足法,凛凛气节安可移……!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视杨贵妃,此真大白太节处,他人不知吾亦知".表明他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不以高官厚禄为追求目标,而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虽然受打击排斥,其爱国热忱始终不渝,为后人树立了美好的风范,辛弃疾赞颂陈亮为一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辛弃疾词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页),陈亮自己在同朱熹论辩中也写了这样的话来表白表示"研究义理之jīng微,辨古今同异,原心于炒忍……以涵养为正,眸面盎背,则亮有于诸儒诚有愧焉.至于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风雨雷电jiāo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见而出没,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陈亮集》卷20《又甲辰秋书》).他的胆略、才智、谋筹、议论和一些抱负确实与诸葛亮大有相似之处,清人姬肇燕在《刻龙)11集序》中说:

  宇宙之垂不朽者有三,曰事功,曰气节,曰文章……事功不立,其气节可知;气节不立,其文章可知,然求之于古今,往往难其人.窃谓永邑(永康)同甫陈公可以当之."

  此人在序文中说:"卧龙、龙川,千古一辙,何多让焉!至其气节,虽屡遭刑狱,而百折不回.有铜肝铁胆,唾手成功之志,所谓真英雄、真豪杰、真义士,真理学者,非其人耶?"这些评论,亦有助于我们对陈亮的研究.

  吾人读了陈亮之书,不免与上述诸人产生同感,同时也产生一些遗憾,正如明方孝儒所言:"以同甫之才,而不得以一展之死,又岂非天哉!"读此言,不由人想起杜甫吊诸葛亮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佳句.陈亮虽未在其位,但才智襟怀,韬略谋虑,遭遇与诸葛亮何其相似也!

  (李刚兴 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陈亮传》

  2.《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

  3.《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

  4.童振福《陈亮年谱》

  5.《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3卷上《陈亮评传》

  6.《辛弃疾词选》

  7.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第14章

  8.重修浙江通志·人物传》

  9.陈亮《三国纪年》

  10.朱熹《朱子语类》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水心先生 叶适

  (1150—1223)

  一、力主抗金 屡进复仇统一良策

  叶适,字正则,温州永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四年(1150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23年).

  叶适出身寒微,少时家境比较贫困.他在《母杜氏墓志》中说:"始,叶氏自处州(今浙江丽水县)龙泉(今浙江龙泉县)徙于瑞安(今浙江瑞安县),贫匮三世矣."(叶适《水心文集》卷25)其母嫁叶家时,又因水灾而"室庐什器皆尽.

  自是连困厄,无常居",到处飘流,迁居21次,家计十分困难,但由于其母善于操持,"犹得保为士人之家".叶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刻苦学习而成长起来的.

  宋孝宗淳熙五年,28岁的叶适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第二,被授为平江节度推官.

  刚中进士几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因为母守孝,改授浙江提刑司gān办公事,就在这时,他已开始了收徒讲学的活动.后来又被参知政事龚孟良推荐,召为大学正,迁博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

  叶适与陈亮同生于南宋偏安时代,他和陈亮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都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在奏疏中,他尖锐地批判了主和派的"乘机待时"之论说:"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

  时自我为,何彼之待?非真难真不可也,正以我自为难,自为不可耳!"指出主和派的所谓"乘机待时"之论,只不过是苟且偷安,阻挠抗战之托词.同时,他还指出了统治集团在决策上举棋不定,在用人上缺乏定策,在法度上因循守旧,"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的积弊.请求孝宗"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据说,当宋孝宗读其奏疏未完,便"蹙额曰:‘朕比苦目疾,此志已混.

  谁克任此,惟与卿言之耳.’""及再读,帝惨然久之."(《宋史》卷434《叶适传》)这次轮对虽然对孝宗触动很大,但在实际上并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38岁的叶适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当时发生了兵部侍郎林栗上疏弹劾朱熹的事件,叶适上书替朱熹辩解,他说:"栗劾熹罪,无一实者,特发其私意而遂忘其欺矣.至于其中谓之‘道学’一语,利害所系不独熹,盖自者小人残害忠良,率有指名,或以为好名,或以为立异,或以为植党.近创为道学之目,郑丙倡之,陈贾和之,居要津者密相附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者,辄以道学之名归之.……于是贤士惴保,中村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自此善良受祸,何所不有!"(《宋史》本传)当时弹劾朱熹一案,纯系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倾轧,但为了维护正直的知识分子之发言权,叶适挺身而出,为朱熹作辩护,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朝人王直在《重刻水心文集序》中说叶适"论林栗一书,有功于斯道甚大."这是站在道学立场上赞扬叶适,但他又说:

  "先生正直刚明,严于善恶之辩如此,今去已远而其言存,是亦可以不朽矣."弹劾朱熹,在政治上打击排斥道学人士,在当时并非学术之争,实际上是一场争宠于是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斗争,叶适为朱熹辩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严辩是非,不全是维护道学,这封奏书,不是为道学辩诬,而只是为朱熹鸣不平.

  公元1189年,宋光宗继位,叶适由秘书郎出知蕲州,以后又被召入朝为尚书左选郎官.这时,光宗在悍妒皇后李氏的控制之下,与其父孝宗不和.不久,孝宗病死,光宗竟不能服丧,乃至群臣"号泣攀据以请",孝宗仍未能前去执丧,弄得神经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军士籍籍有语,变目不测"(《宋史》本传).于是叶适提议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得到光宗的允许.接着不久,光宗因身体不好,准备退位,宰相国正辞职.知枢密院赵汝愚十分焦虑,但又拿不定主意,叶适帮赵汝愚、韩囗胄等人定计,拥立嘉王赵扩为帝,赵汝愚为相.韩囗胄是皇后的叔父,此人怀有野心,他仗恃拥立新皇帝之功,对秩位不满,与赵汝愚有怨恨.叶适劝赵汝愚让步,汝愚不从.这时叶适预感到骄横跋扈的韩囗胄将对汝愚不利,叹曰:"祸自此始矣!",乃请求外调,被任为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后来,赵汝愚果然受到了韩囗胄的排挤,被免除相职,谪贬到了衡阳.接着叶适也遭弹劾,降了两官,主管冲情观,差知衡阳,但他没有就任.以后,又起用他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6/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