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7)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中庸之道中庸是方法论.中有中正、中和、适中、时中之义;庸,即用也.中庸即用中.用中的第一义为处适中,行中正,就是无过与不及.子贡问颛孙师与卜商孰贤,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优)乎?"孔子曰:"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之稳定性的度,超过度就是"过",达不到就是"不及",过分与不及都不好.这是对矛盾转化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理解.孔子认为,妥善地把握度,人为地控制过与不及,可以促成事物向理想方向发展,此即他的"因材施教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取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针对两种极端,予以分别调节,使之符合度,这就是行中正,又叫行中道.

  中庸的第二义为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后达到的一种和谐境界.孔子贵中,亦贵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有子之言似孔子",此语可代表孔子思想."和",不是矛盾的调和,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达到均势,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无原则的调和叫"同",和同之辨,孔子是区别严格的,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与孔子同时的齐国大贤晏婴对此有形象的说明:譬之调羹,五味相剂叫和,以盐济盐,以水济水叫同.君臣之间,不同意见的互相匡补叫和,阿谀奉承叫同(《左传》昭公二十年).和之与同,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中庸还有时中之义.时中,即适时用中.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君子能审时度势,在恰当之时用中于民,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机智灵活,不胶不固.他说:"中人以上可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又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皆此例.在进退出处上,孔子是待价而沽,伺机而动.他本来对古代隐者的独立人格大加赞赏,但他本人却并不一味盲从,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既不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山林隐士,又不愿作屈己就人的俗吏.孟子说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佳而仕……孔子,圣之时者也!"(《万章下》)中庸的基本特征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它要求人们准确把握度,正确选择时机,妥善运用手段,这些分寸是那样地难以掌握,因而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天命观念天命观,又称天人观,是关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界(天)和自然规律(天命,或天道)及自然与人类关系(天人关系)的学说.孔子的天命观,从现有资料看,似乎有物质之天与jīng神之天的双重念义.他曾大气磅礴地宣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天的行为表现为四时运行,天的作用表现为百物化生.这里的天,是物质性的、客观性的天.他也愤愤地说过:

  "获罪于天,无所椅也!"(《八佾》)也曾垂头丧气地说过:"天丧予,天丧予."(《先进》)这里的天有喜怒、有主宰权,看似jīng神的天.其实孔子的"天",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即自然界的天;孔子的"天命"(或天道)即自然规律.言"天"、言"天命",只表明孔子天命观中历史继承性的一面,而这些旧词的实际内容才是孔子的真实用意,孔子的天命观正是历史继承性和个人创见性的统一.综观人类认识史,无不经历着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级三大进程.孔子所处的chūn秋时期,正是有神论向形而上学阶段过渡时期,一方面夏商周以来关于诸神的资料充斥人间,成为顽固侵蚀人心的习惯势力;另一方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的形而上学体系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广泛地征服人心.孔子从传统神学那里借来"天"、"天命"、"命"诸名词及其表达形式(如"天丧"、"天生"、"天厌"……),慰藉人们普遍的宗教心理,以便为"神道设教"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又从老子那里吸取"道"这个将最高神抽象化的jīng髓,用它来代表自然规律、宇宙jīng神和善恶的最高裁判者.孔子的天命观既具有传统形式,便于人们接受,又有科学内容,具有进步的意义.旧瓶装新酒,虽有旧烙印,却赋予了新内容.孔子的天命观,从积极意义上讲,可以激发人们上进,百折不挠.因为他首先认为天有规律,人可效法: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而天的特征首先是四时运行,健行不已,《周易·乾·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qiáng不息."孔子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其次,天的道行是促使"百物生焉",《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亦积极入世,汲汲救世,必欲实现"博施济众"的伟大理想而后已.从消极意义上讲,出于对天命必然性和公正性的坚信,又可以给困境中的人们提供jīng神支柱和心理慰藉.当他被围于匡时,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也"(《子罕》),上天一定会助成他复兴周公之业.见侮于公伯寮时,他也信守:"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余何?"(《宪问》)当他看见弟子不幸身染恶疾时,他悲叹:"亡之,命也夫!斯人也面有斯疾也!斯人也面有斯疾也!"(《雍也》)天命是一种正义力量,可以帮助人们逢凶化吉;天命是一种终极力量,让他的弟子身染痼疾,不可救药.甚至,天命还是人间善恶的公正裁判,因此当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他引起学生误会时,他指天为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仁政德治孔子的政治思想可归纳为仁政、德治.仁政是施政原则,仁者"爱人"(《颜渊》),仁政亦主张以爱人为最高职志.他说:"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都以爱人为统治者的主要职能.仁政包括两大主题:成全和不忍,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运用.孔子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注],认为国家的建立并不是为了统治者的yín乐,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推行礼乐和刑罚,而是为了人民的普遍幸福,他要求统治者必须立足于人民的利益,让他们人口繁衍、财富增殖、知礼明乐,过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秩序和谐的文明生活,此即"庶、富、教"、"博施济众"的政治理想,充分地体观了一个仁者的成全之心和生养之德.孔子还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

  因此主张政治应从根本作起,加qiáng教育,实行礼制,诱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提高人们的个人素质,实现各阶级、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人民素质提高了,刑罚也就成了多余的设施,因此他反对"齐之以刑"(《为政》)、"刑罚不中"(《子路》)和"不教而杀"(《尧曰》)的作法,向往"胜残去杀"(《子路》)的太平盛世,充分体现了他仁者的不忍人之心.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7/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