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86)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梨洲一以史学为根抵"(梁启超语),在史学领域贡献甚伟,既撰有大量史学著作,又有一整套具有真知灼见的史学理论,实为一代史学大师;由他开山的清代浙东学派,也以史学成就最为著称.

  "经世应务"是梨洲治学不容移易的原则,因此,其治史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不仅著有长达244卷的《明史案》,对南明时期史料的搜集保存也极为注意,有《行朝录》、《弘光实录钞》等,一方面探讨、总结有明一代"治乱之故",同时也借以寄托故国之思.

  "寓褒贬于史",是梨洲史学思想的一项重要原则.他认为史书应起到"扬善惩恶"的作用,如果"为史而使乱臣贼子得志于天下,其不如无史之为愈也"(《晋书·史》);并且还对各种体例的史书提出适用的褒贬原则,比如他认为地方志应"存美而去恶,有褒而无贬",不同于正史之"美恶俱载","犹其所去,是亦贬之之例也"(《再辞张郡侯修志书》).

  同时,梨洲也十分重视史料的搜求考证,提倡严谨求实的学风,批评那种"不能通知一代盛衰之始终,徒据残书数本、谀墓单辞,便思抑扬人物"(《谈孺木墓表》)的浅陋轻躁习气.

  在梨洲自己,无论是摆述历史,还是应人之请而作的碑志序铭等,都是遵循了上述原则的.

  为明修史,是梨洲的夙愿,但是,出于民族大义,清政府几次礼聘都被他拒绝了.然而梨洲却始终关注《明史》的编写情况.他认为:"一代是非,能定自吾辈之手,无使淆乱,白衣从事,亦所以报故国也"(huáng嗣艾《南雷学案·万石园先生》),因而同意自己的得意门生万斯同等参与史局(万斯同"不署衔,不受俸",却是事实上的修史总裁).梨洲虽身居草野,对《明史》的修撰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全祖望所说:"公虽不赴征书,而史局大案,必咨于公","历志出吴检讨任臣之手,总裁千里贻书,乞公审正而后定","地志亦多取公《今水经》为考证.盖自汉唐以来,大儒唯刘向著述qiáng半登于班史……而公于二千年后起而继之"(《神道碑》).可见《明史》无论在编撰方针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有不少地方得自梨洲的贡献.

  除了以上概略介绍的几点之外,梨洲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卓有成就,还为文化学术界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各种人材,同时,他又是一位文学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huáng梨洲生当中国学术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夜,他的学术思想承先启后,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那种一生奋斗不息、目光永远向前、不倦追求真知的jīng神必将永远激励后来的中国人.

  (邱进之 撰)

  主要参考书

  1.《huáng梨洲先生年谱》,huáng炳囗编,《梨洲遗著汇刊》本,民国四年时中书局版

  2.《清史稿·huáng宗羲传》,上海古籍版

  3.《南雷文定》,《四部备要》本

  4.《明儒学案》,《国学基本丛书》本

  5.《huáng宗羲全集》第一、二册,浙江古籍版

  6.《huáng宗羲论》,浙江古籍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清学开山 顾炎武

  (1613—1682)

  顾炎武是明末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起初名绛,后来改名继绅,以后仍名绛,字忠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南京后,才改名为炎武(一作炎午),字宁人,而学者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曾经自署圭年,又因为一度侨居南京钟山下,所以有时自号蒋山佣.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613年7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1682年2月15日)在山西曲沃因病去世,按过去的习惯计算,享年70岁.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开一代之风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伟大的民族志士.他"耿耿孤忠",至死不向清统治者低头,平生"足迹半天下",一面考察山川形势,同时结识豪杰,联络同志,希望能有机会恢复明室;他一生勤奋治学,尤其重视有关国计民生、能"经世致用"的知识,治学的态度谨严而慎重,特别qiáng调实地考察取证,所以能够"博学于文",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清代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

  一、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

  顾氏为江东望族,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后世几经迁徙,到南宋初年定居昆山.顾炎武曾祖章志,嘉靖癸丑(1553)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这以后家道中落,祖父绍芳万历了丑(1577)科进士,官却只做到从六品的左赞善,到了他的父亲同应(字宾瑶),就仅仅是个未曾入佳的国子监萌生了.炎武叔祖绍芾(字德甫,号蠡源)之子同古未娶而丰,其聘妻王氏矢志守节,因此,炎武出世之后,就过继给已去世的堂叔为嗣,由王氏抚育.

  顾炎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嗣母王氏是太学生之女,知书识字,而且意志坚qiáng、深明大义,作为一个居孀的妇女,她别居一室,"昼则纺绩,夜观书至二更乃息",尤其喜欢读"《史记》、《通鉴》及本朝政纪诸书"(《先妣王硕人行状》).

  炎武6岁,王氏就教他读《大学》,9岁又读《周易》.万历四十七年(1617),顾炎武人塾学习,而家中对他的教育仍然抓得很紧.炎武的嗣祖绍芾虽然只是个从来没有当过官的国子监生员,但却关心国家大事,熟悉朝章典故,而且性格"豪迈不群"(顾炎武《三朝纪事阙文序》),"负气伉慡,不肯少河流俗"(陈济生《启祯诗选·太学顾先生绍芾》),与天启时期政坛人物常相往来,对当时朝政腐败的情况十分了解.有一天,他指着庭院中的草对炎武说:"尔他日得食此,幸矣!"(《纪事阙文序》)于是要炎武认真学习"古兵家《孙子》、《吴子》诸书及《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这时顾炎武年方10岁.第二年,绍芾又令炎武阅读《资治通鉴》.当时的人多不读《通鉴》,而代之以朱熹编纂的《通鉴纲目》,绍芾对这种状况十分不满,他说:"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通鉴》也".(顾炎武《钞书自序》)在嗣祖的督促和用心教授下,到14岁,炎武已将《资治通鉴》全部读毕.

  功课之余,王氏还经常给他讲述刘基、方孝孺、于谦等明朝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故事,以激励炎武学习前辈先贤.

  顾炎武少年时代受到的这些教育,对他以后的学术成就和立身处世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启六年(1626),顾炎武入学,成为县学生员,取学名曰继绅,开始致力于习学科举文字.在县学中,炎武与同窗归庄(字玄恭,号恒轩,明亡后更名作明,昆山人,其曾祖即有名散文大家归有光,1613—1673)结识.两个同龄少年常在一起切磋学业、纵论国事,由于意气相投,很快就成为莫逆之jiāo.

  这个时期,朱明帝国已是大厦将倾.当顾炎武降生之时,神宗皇帝朱诩钧已经有20多年不彻朝堂接见廷臣,以致朝政日益废弛,这种极不正常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万历末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时仅16岁,为人庸懦无能,却喜爱作木活,史称其"好亲斧锯椎凿髹漆之事,积岁不倦"(《明通鉴·天启.年》);他宠信宦官魏忠贤,魏目不识丁,竟被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他处理章奏.于是大权旁落,国事无大小皆出入魏忠贤之门;内阁廷臣及四方督抚则多仰其鼻息,甚至拜忠贤为gān爷,呼为"九千岁",形成"阉党"集团.天启五、六两年,魏氏迭兴大狱,残酷迫害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正直官吏,许多志士仁人惨死狱中,而且株连极广,朝政败坏到了极点.加之内忧外患频仍:万历四十六年(1618),雄踞关外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正式向朝廷宣战;天启元年(1621),清兵攻陷沈阳、辽阳;山东白莲教首领徐鸿儒起事,占领郓城、巨野、邹县、滕县,并一度切断运河漕运;永宁(今四川叙永)宣抚使奢崇明叛乱,下遵义、据重庆,兵围成都百余曰:天启二年(1622),清兵在取得辽河以东70余城之后又攻占广宁(今辽宁义县),兵锋直bī宁远,山海关危在旦夕;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饥民bào动,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这年八月,嘉宗死,其弟由检即位,改元崇祯.崇祯皇帝一意中兴国运、重振祖业,初即位便着手惩处清算阉党,bī令魏忠贤自尽,并为蒙难的东林党人平反昭雪.但其为人刚愎自用,且视东林与阁党的矛盾为"门户"、"朋党"之争,对这一点深恶痛绝;在用人行政上,则利用双方相互牵掣,以确保宸衷独断,政由己出.然而痼疾已深,积重难返,朝政并无多大起色,内忧外患jiāobī的局势也日益严重.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6/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