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01)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廖平祖籍湖北孝感,明洪武二年(1376)随着"湖广填四川"的人流迁入四川,几经转折才定居于井研县盐井湾.这里,既无平原沃野之饶,又无川泽舟揖之利,举目一片荒凉,满野蓬壁茅舍.文化落后,教育缺乏,自明历清,了无闻人.廖氏家族迁入这里,也是"四百年间无显者"(《廖平年谱》,下引,不复出注.)所幸人丁兴旺,家族颇繁.廖氏祖先,世世代代以农耕、商贩为业.直到清朝末年,才出了个读书人廖平,一举成为名儒,光宗耀祖,还给盐井湾这个俗里俗气的小乡镇带来了"研经"湾的雅号.

  廖平的父亲名复槐,号继诚,为人正直,识字不多,却深明大义,常常排难解纷、周人急难,很得乡亲信任.早年为人放牛佣耕,后来年挣月积,在镇上开了自己的一家磨房,继又增开了一家糕饼店,操持着"一担谷子三斤米,一张薄饼一铜钱"的小本经营.夫人雷氏,是个小脚,但为人娴静,jīng于女红,纺纱绩麻,无所不通.除了负责一家大小的穿戴,还出售些剩余产品以住家需.这对勤劳的夫妇男耕女织,早出晚归,艰难地哺养着6个儿女,廖平就是他们的第四子.日子虽然清苦,家庭倒也合睦.不料在廖平五六岁时,连续两年天旱,收成锐减,廖家磨坊和烧饼铺也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关门大吉.灾荒四起,饿殍遍野,咸丰九年(1859)九月李蓝起义自滇入川,盐工饥民,踊跃加入,川南川西,尽为厮杀之场.井研县城,被围得铁桶一般,70余日,不得解围.官宦之家,或固守城池,或据守山寨;贫苦人家,只得四出逃散.廖平父亲一肩挑了家当,带领一家外出逃难;母亲背负老五,怀抱廖平,一路惊惊惶惶,躲躲藏藏,最后来到仁寿县大愿寨,砍树割茅,造棚栖身.不料大年三十,廖平因出于对富豪之家张灯结彩的羡慕,自作灯笼,不慎失火,一爿茅屋化为乌有.生活异常窘迫.

  次年五月,清廷调湘军入川,起义军退出井研,兵火暂歇,廖平一家也才重返故里,但人是物非,磨坊与饼店早已dàng然无存.廖平一家从瓦砾场中拾来残砖短椽,垒屋栖身.复东借西贷,得30吊钱.免qiáng重理旧业.廖平父亲吃苦耐劳,母亲又善于持家,三个哥哥也都长成jīng壮小伙,在廖父的督领之下,这个流离失所的家庭,居然又红红火火地开张起来.廖平因年幼帮不上忙,被送往师塾念书.这也许完全出于父亲需要一个能写会算的帐房先生的愿望,谁知却成了廖平成为一代经学大师的开端.

  廖平祖上既非书香,为人也不明敏.他天资平平,记忆殊差,每天背课之时,他总是结结巴巴,面红耳赤,十分尴尬.在科举填括的时代里,记诵是最基本功夫,也是许多读书人用以炫耀自己本事的看家本领,可是,这个全家勒紧了裤腰带送来念书的小学生却在这方面天生拙笨,真令廖父大为失望,于是令其退学.看见别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廖平自然不会甘心.一天,他拿了钓竿,跪在家先神位面前,虔诚地发愿说:"如我将来读书有成,祖宗当保佑我约得两尾鲤鱼."出门垂钓溪涧,果然钓得两尾红朴朴的大鲤鱼,若有神助一般.廖平回家,大肆渲染,家里人也兴奋异常.廖父望着还扑腾扑腾弹动的红鲤鱼,认为祖宗真的显灵,孺子可教,于是烹鱼祭祖.第二日清早起chuáng,牵了廖平再投塾师,请免其记诵.从此廖平读书避短就长,专从"思"字上下功夫,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采用默识理解的科学方法,这是他一生学术所以创见独多,见解奇特的原因之一.他成为富有特色的经学家,原因也在于此.他后来回忆这一转变说:"予素无记性,幼读五经未完,然苦不能成诵,弃学.师许以不背,乃复从学,故予后专从思字用功,不以记诵为事.心既通其理,则文字皆可弃,至于疑难jīng要之处,虽不能通其词,然亦默识其意."(《经学初程》)这个钓鱼得鱼的偶然事件,竟使廖平从弃学中拯救出来,同时也促成了廖平重思的科学方法的形成,真是一大转机,因此他后来为学有成后,还深情地题其室日"双鲤堂",以志纪念.

  转瞬之间,廖平已长成十四五岁的少年.这时,廖家娶了两个媳妇,添丁加口,廖平又在镇上开了家茶馆.为了平均劳作,廖平再次停学,手持茶壶在茶馆里跑堂.

  一天,廖平掺茶时不小心将水溅到了一位客官身上,客人勃然大怒,任凭这位斯斯文文的小茶倌怎样认错、陪不是,客人硬是不饶不依,羞rǔ谩骂,纠缠不休.惭愧、羞rǔ、失望使他不由得想起"耕也,馁在其中也;学也,禄在其中也"的夫子之教,记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意识到一个平民子弟,要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必须发愤读书、一举成名.于是在招牌上大书"我要读书"四字,愤然离去.家人得知,四出寻找,结果在一座破庙中找到了他,人们发现他兀自一人在那里捧书苦读.诸兄大为感动,一起劝廖父让他重修学业.此后诸兄自动延长劳动时间,以代替廖平.母亲则在每餐应煮的米中,留出一勺,积少成多,以供"束修".

  亲人们无私的奉献,令廖平感动不已,为学更加勤奋.为了避免人事的烦扰,他把被盖搬入庙中,象个苦行僧一样,孤馆清灯,四季不倦.为防惰心,他常将自己死死地捆在桌椅上,日夜不下课桌.一次,庙僧馈赠玉米饼,外搭一碟红糖,廖平目不离书,且蘸且食.吃完后,和尚出来收拾盘碟,见他满嘴墨污,一盘红糖却丝毫未动,而墨盘却被他醮食得gān于净净了.16岁时,娶妻李氏,逢年过节,小夫妻回娘家,夫人小脚走得慢,廖平就跑到前面,拉开一段距离后,取出书籍阅读,等夫人赶到,再如法pào制.其意其专,一至于此!

  盐井弯乡穷地僻,缺乏书籍,借读不易.廖平常作有心人,注意搜罗放佚,克服缺书少纸的困难.他在庙中读书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庙里焚化字纸,以"积yīn德".

  廖平常上前帮忙,若发现有可读之书、可用之纸,他就拣出留下.就这样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使他在四书五经之外,又增加了许多旁的内容.后来在关键时刻,这种旁门学问还帮了他的大忙.

  二、执礼尊经两师长 列名蜀中五少年

  同治十二年(1873)的成都,chūn光明媚,百花初放.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廖平同一队队希望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美梦的莘莘学子,担着行囊赶考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赴省城参加院试,考秀才来了.以廖平的学识而论,早该中秀才了.然而考试场中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应考准备是否对路、jīng神状态和临场发挥的好坏以及考官的赏识与否,都对金榜题名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有一项运转失灵,都会使考试功败垂成.因而历史上有许多饱学之士常常是科举场屋的失败者.加之科举考试自明朝定为八股文取士以来,形式僵化,死记硬背,又是廖平十分讨厌的.

  因此,两年前的初次考试,已使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于今忆起还惴惴不安.不过,今年的情形有所不同,主考官换了务实学的张之dòng.张氏其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洋务派首领,不过那是后话,他此时正以新任学政的身份莅临四川主考.廖平知道主考大人出生名们,有位道台父亲、状元哥哥,自己也是一甲探花及第.廖平还知道他为学主通经,"通经根抵在通小学".忆及往年在废纸败簏中拣来的那本破旧的《说文解字》,廖平不禁当下心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临场答卷,廖平不仅将近年来jīng读的宋人的议论,洋洋洒洒,尽情发挥,而且把压在记忆深处的《说文》释义,也搜肠刮肚地搬进文中.于是乎,在讲求义理、议论英发的宋学风范下,又蕴藏着明乎训诂、学有根低的汉学家法.得意写来,小心jiāo上.不料疏忽处犯了八股大忌,将破题两句写成三句,被判卷官毫不留情地黜落废纸篓中.也是他廖平时来运转,主考大人检阅落卷,刚好抓到他廖平的卷子.见其出语不凡,又兼颇知小学,大合自己"读书宗汉学,制行宗宋学"的心意,一时高兴,将廖平拔居第一,廖平于是抖抖衣襟从废纸篓中趴出来,成了榜首秀才.张之dòng这一个"高兴"竟成了识骥伯乐,成为廖平终身感戴的恩师.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1/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