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3)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在先秦诸子中,关gān社会分工、jiāo换和商品价值的论述,孟子是最为jīng彩的.

  他批判了许行否定社会分工、jiāo换的观点,提出: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有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肯定了社会分工和jiāo换的必要性,而且认为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的分工与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一样,都是一种"通工易事"的关系.这样,孟子就从生产分工的必然性推论出阶级分工的必然性.

  人们公认孟子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高峰.但人们所认为"高峰"的那些民本思想,如果严格分析,其实并不是民本思想,而是地地道道的朴素民主思想.

  平等jīng神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必然前提,因而是民主思想的应有之义.孟子"道性善",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种天赋道德论在认识论上虽然有欠妥之处,但在政治观上却颇富于进步意义.因为承认人在生性上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善的,这种天赋平等观为老百姓争取平等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孟子看来,"舜,人也;我,亦人也","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在人格上普通百姓与圣王是平等的.在政治上君臣也自应平等、对等.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同上)士可以德藐诸侯,这实际是以土与诸侯的政治道德平等作为前提的.

  对于国家的治理,孟子认为不但君主有责百姓也有责.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的是农,有的是工,有的是商,有的是游民,有的是奴隶,但孟子认为"天"都可以"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不仅可以为贤相,而且还可以为圣君.这实际是承认了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基于政治平权、人格平等的观念,孟子在君臣关系上作了许多jīng彩的论述:

  君之视里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君和臣民是一种对等关系,君对臣民怎么样,臣民就可以对君怎么样.这种以"腹心"对"手足"、以"国人"对"犬马",以"寇仇"对"土芥"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政治平等的关系.将这种论点再归入到以君本位为前提的民本思想中去,是很不适合的.据说朱元璋读到此章时勃然大怒,认为是"非臣子所宣言",以致将孟子赶出了孔庙.[注]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孟子此说属于民主思想而非民本思想.

  孟子和齐宣王曾就君权问题进行过一系列讨论.齐宣王向他请教关于公卿的问题,他认为"贵威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而"异性之卿""君有过则,反复之而不听,则去".直说得齐宣王"勃然变乎色"(《孟子·万章下》).这是说,臣民不但可以背弃君主,而且还有权废置君主.这种理论,可以说是对君主专制的直接挑战.

  齐宣王作为一个专制君主,对孟子这些直接否定君权的言论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他转弯抹角地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这样的"臣弑其君"的行为,是不是正确?孟子回答道: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贱之人谓之"一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种正名论,其实质是肯定臣民可以诛杀无道之君.

  与易位说、革命说有关的还有禅让说.孟子认为"惟仁者直在高位",如果臣民的贤超过了君主,那么君主就应禅让.于是,他屡屡称颂尧、舜的禅让,许以为仁.这种禅让说是原始民主制思想的遗留,孟子称赞它,也正表现了他对君主世袭制的否定,也应属于朴素民主思想的范畴.

  孟子之所以会产生易位说、革命说、禅位说,就是因为他有民贵君轻的价值判断,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囗,祭祀以时,然而早gān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总之,政权可以更迭,君主可以易人,这一切都得取决于人民的态度.这是一种典型的"民为主"论.

  总之,从君民人格平等、政治平权说到君权民与说、民贵君轻说,孟子实质上已形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这种民主思想尽管和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有低、高级之分,但主张主权在民,否定君主的绝对专制则是相同的.

  (廖名chūn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周末大儒 荀子

  (约前336—前238年后)

  荀子是chūn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huáng老思想家,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主义理论的祖师……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一、荀子的生平事迹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这其实是一个错误.除《史记》,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为"孙".特别是《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孙".[注]韩非为葡子学生,其著作也称"孙子".所以,称荀是后起之说,荀子当为孙子.

  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因此,他很可能系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6年.他20岁时,就已在燕国从事政治.他反对燕王啥把王位禅让给其相子之,但燕王啥没有听他的劝告.[注]在燕国的游说失败后,荀子的行踪共有20多年不清楚.但至公元前286年时,荀子以"秀才"见称于世.此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囗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而"尊宠之".田骄、慎到、接子这些著名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号为列大夫,享受优渥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荀子年50才始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子之事都有批评,认为"非先王之法".

  前286至前285年,齐活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进行谏诤,但不获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

  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齐囗王逃宫,被淖齿杀死.齐国几至灭亡.前279年,齐即墨守田单乘燕惠王用骑劫代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囗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

  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由于田骄等老一辈的学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成为稷下学宫的领袖.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3/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