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魏晋玄学,儒学向异教蜕变.汉末的郑学,总结两汉经学之功有余,而开辟新 视野不足.郑注三《礼》,融会今古,平实雅正;所注《周易》,拾取今文象数之 绪徐,大谈jiāo辰,陷于机祥,圣人义理尽失,读者味若嚼蜡.于是,聪明睿智之士 转而寻求理论的思辨,魏晋玄学便应运而生了.玄学以《易》、《老》、《庄》为 谈资,号称"三玄".他们毁弃名教,轻薄礼法,对传统道德、经学,实为一大解 脱.但援释道"虚""无"以释儒典,窈渺虚空,玄之又玄,大异儒家"修齐治平" 之旨.随着南北朝政治对立的形成,儒学又分为"南学"、"北学".南学宗三弼 注《易》、何晏注《论语》,崇尚玄学,简洁而得其jīng华;北学守郑玄经注,质定 名物,繁芜以穷其枝叶.

  隋唐一统,儒学也复归统一.陈隋之际,陆德明综合南北训诂,著《经典释文》; 唐贞观年间,孔颖达、贾公彦等奉诏修纂《五经正义》,广采博稽,南学(玄学) 北学(汉经学),熔为一炉.此后数百年间,士子为学,官府铨选,一是皆以《正 义》为准,儒学在统一的范式中,行使其塑造中国文化的职能.传统"汉学"的种 种分歧和争端,也在这里作了总结.

  宋明理学是儒学又一变种,统治中国意识形态的时间最长.理学开端,可追溯 于唐中叶.其时"三教并重",儒、释、道竞相扩展势力,逐渐形成合一趋势.韩 愈从维护儒学道统出发,倡为"性命"、"道统"之传.柳宗元则倡为儒释互补之 说.宋承中晚唐革新儒学的cháo流,以兴儒学、卫道统相标榜,反佛、老而熔佛老, 建立了遗落训诂、专言义理的新儒学——理学.理学由周敦颐、张载、邵雍开其端, 程颖、程颐扬其波,而以朱熹集大成.降及元明,至于满清,皆以理学为最高的言 论行为准则,理学统治中国达三四百年之久.其中虽然有洛、闽(主"义理")与 永嘉(主"功利")之争,程(颐)、朱(熹)与陆(九渊)、王(阳明)之别, 但总不出"心、性、气、理"、"格物"、"致知"的范畴.这一时期,一些理学 家忘却了孔子化时济世的传统,究心于"天理"、"人欲"之际,特别是王学末流, 陷入狂禅之弊,对经济治理,茫若烟雾.穷理尽性,以理杀人.儒学迂阔之弊,于 此为极.

  清代朴学,是对理学空谈误国的反动,也是中国儒学自身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 的结果.清初学者以"复古"求解放,家道许(慎)、郑(玄),世薄程、朱,以 经世致用相标榜,以汉学相号召,以切实为职志.顾(炎武)、huáng(宗羲)、颜 (元)、王(夫之),并以求实、切理见称于时.但随着民族高压政策的实施和文 字狱的兴起,家有智慧,发而为考据辨章、音韵训诂,形成了以名物训诂为特色的 一朴学"风格.朴学盛于乾隆、嘉庆,故又称"乾嘉学派".内中又有吴派(主 "博古好古")、皖派(主"实是求是")竞相争雄,惠栋、戴震,各领风骚.研 经究典,斐然成章.但是清代朴学总体特征是重名物而轻义理,为学术而忽实用, 虽整理文献有徐,而经世先王之志,亦已衰矣!于是庄(存与)刘(逢禄)倡言于 前,龚(自珍)魏(源)响应于后,肆言《chūn秋公羊》,阐明"微言大义",积极 入世,企图重致太平,是为"常州学派".清代朴学乃东汉古文经学的翻版,是清 代思想学术的主流;至于以西汉今文经学为法的"常州学派",究属支流.

  降及近代,列qiáng侵bī,在工业文明大cháo冲击下,儒学这道带着农业社会泥土芳 香的"万仞宫墙",土崩瓦解了.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不甘亡国、 亡教、灭种的爱国志士,重张汉帜,再兴儒学.廖平、康有为又祭起"《公羊》学" 的亡灵,唱起"兴三统、张三世"的老调,企图重振中华雄风,复庚子国耻的"九 世之仇".廖、康二人甚至以"主教"自居,欲组建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孔教" 思想体系,以应付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但削足难以适履,古老的儒学自然难以容 纳新式学问,杂糅而成的"孔教"哲学也无法叩开近代社会的大门.廖平屡变其学 也难自适的事实,本身就意味着传统儒学应该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了.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学东渐形势下,吸收现代思想资料重建的儒学新流派.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结束了"儒学独尊"的历史.提倡民主,追求 科学.但是偏激士子,糠批传统,肆言西化,民族虚无,充斥寰宇.不甘失落的中 国学者,如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人,以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对传统儒 学,重加梳理,再作解人,使之注入新的灵魂,焕发新的活力,形成了以弘扬儒学、 复兴本土文化为职志的现代新儒家学派.新儒家苦心经营,瀛海内外,呼号奔走, 对东亚儒家文化圈意识的形成,与有力焉.他们断言,以儒学为特色的中国文化是 人类文化的理想模式,人类文明的出路,端在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复苏.日本的成 功,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为他们的断言提供了佐证.

  儒学六期分法,主要是依传统的时代分段法,若就治学风格言,不外乎"义理"、 "考据"二派而已.汉代今文家、魏晋玄学家、宋明理学家,和清朝后期的常州学 派、现代新儒家,即"经学义理派";而汉代古文家、北朝北学诸儒、隋唐义疏之 学和清代朴学家,俱为"经学考据派".义理、考据二派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济补. 若发明义理至于空疏,则有考据学家起而为之考事论实;倘考据训诂至于琐碎,则 有义理学家为之提纲挚领,疏通大义.因此在儒学史上,今文学空疏苛繁而有古文; 古文破碎大道而有玄学;玄学虚空而有北学与之抗衡;唐人义疏穷尽枝叶,故有宋 明理学勃然兴盛;理学至于束书不观,故朴学力主无征不信;朴学究心于训诂而忘 经世先王之志,于是常州学派经世、新儒家救世之说大行于天下.义理、考据二派 角力争先,互有胜负,各有千秋.其间落后与陈腐自不可免,但就其积极意义言之, 义理在救世,考据在求实.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求实基础上救世,以救世为目的而 求实,就是今天中国人急待解决的学问.

  二、儒家的经典

  儒家经典,历史上有所谓"六经"、"五经"、"十三经"和"四书五经"之 名.这反映着儒学风格不断演变、内容不断充实扩展的历程.

  1.从六艺、五经到十三经

  六经起源于上古"六艺"教育.《周礼·地官·大司徒》曰:"以乡三物教万 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一日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一曰六艺:礼 乐she御书数.""六德"为思想教育,"六行"为品行教育,"六艺"为才能教育, 概言之则为"德行道艺".孔子向弟子进行六艺教育,于是论次《诗》《书》,修 起《礼》《乐》,赞《易》,修《chūn秋》,形成六经.《庄子、天运》曰:"(孔) 丘治《诗》、《书》、《礼》、《乐》、《易》、《chūn秋》六经以为文."即指此 而言.六艺是六种知识技能,六经是孔子从事六艺教育的教材,六经亦称"六艺". 故贾谊《新书·六术》曰:"《诗》、《书》、《易》、《chūn秋》、《礼》、《乐》 六者之术,谓之六艺."今《六经》缺《乐》,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附《诗》 而行;古文家以为《乐经》亡于秦火,六经只有其五,故又称"五经".汉武帝置 儒学博士,以"五经"为称,原因即在于此.此外,礼分《周礼》、《仪礼》、 《礼记》三书,是为"三《礼》";《chūn秋》有《公羊》、《谷梁》、《左传》三 书,是为"三传".此外还有《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由于历 代尊经尊传不一,遂有"七经"、"九经"、"十三经"之名.大致说来,后汉始 有"七经"之称,约以五经加《周礼》、《礼记》(或以五经加《论语》、《孝经》). 初唐有"九经"之名,约以《易》、《书》、《诗》、三《礼》、《chūn秋》、《论 语》、《孝经》(或以为有《公羊》、《谷梁》,无《论语》、《孝经》).唐文 宗开成年间(836—840)刻石经,以《易》、《书》、《诗》、三《礼》、三《传》、 《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至宋儒增入《孟子》,遂有"十三经" 之名.宋儒又从《礼记》中分析出《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为 "四书",作为修身养性之初阶,与前五经相配,故有"四书五经"之称.历代儒 学之士研究十三经,阐说发挥,有注有疏,汗牛充栋.唐代有《诗》、《书》、 《礼记》、《易》、《chūn秋左传》"五经正义"及《公羊》、《谷梁》、《周礼》、 《仪礼》四疏;宋代补撰《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四经正义.形 成遍注遍疏群经的大型丛书,清代将其合刻在一起,即《十三经注疏》.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