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96)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的光辉主张.

  贬官永州,是柳宗元创作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他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远离政争,身处穷裔,更加集中jīng力于文学创作与理论著述.因而,他在古文写作上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与韩愈等人一道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gān城.他还诱掖后学,广泛宣传总结"古文"的写作经验,写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等著名论文.由于他的提倡,"古文"在南方得以迅速普及,"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继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注]柳宗元对于推动"古文"的普及,拓展"古文"的领域,提高"古文"的艺术水平,都做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他与韩愈的文学见解非常相似,同样主张"文以明道".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论》中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火良)(火良),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我所陈,皆自谓近道.

  他把"学古道,为古辞"[注]统一起来,主张"言道讲古穷文章"[注],把阐

  扬儒家圣人之道,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作为文章的内容和创作的目的.

  柳宗元在永州的最后几年,全国政局发生一系列变化.元和九年十二月,韦贯之自尚书右丞拜相.韦贯之当年曾被王叔文一派所汲引,对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较为同情.据《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年"载:"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当时的执政正是韦贯之.诏命下于元和九年十二月,而传到永州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了.

  身在贬所十年不归的柳宗元得到征召的消息,悲喜jiāo集,恍如梦中.他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的心情:

  投荒重一纪,新诏下荆扉.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轼归[注].柳宗元迅速打点行装,踏上归途.他还是沿着来时的路线行进,但此番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了.一路上他豪兴大发,写下了许多抒发喜悦心情的诗篇.路过泪罗江口时,正遇上逆风,但他丝毫没有十年前那种悲怆凄楚的感觉.他在《泪罗遇风》一诗中写道: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chūn风汨罗道,莫将波làng枉明时.

  他觉得自己境况终究比屈原胜过许多,得以遭逢"明时",重入朝廷,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样,经过十年的流离贬逐,饱受了政治迫害和生活磨难之后,柳宗元终于在早chūn二月回到了长安.但是,迎接柳宗元等人归来的并非美酒与鲜花.朝廷中围绕王叔文余党的归宿问题,斗争非常激烈,反对他们的势力仍然相当qiáng大,很多人竭力阻止他们入朝.他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二月回朝,在长安停留不到一个月,三月十四日,就同被出为远州刺史.虽然升了官,但地方更加遥远,实际上这又是一次贬逐.

  柳宗元被任命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当时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播州路途崎岖,遥远荒凉,老人到那里去,将是九死一生.柳宗元出于对刘禹锡的友谊,打算上疏朝廷,与刘禹锡对调.后来刘禹锡改为连州刺史.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崇高品格.

  柳州比永州更加荒僻、遥远.柳宗元这次去柳州,还是沿着一个月前进京时的旧路而行,也就是11年前被贬南下时的路线.但他这次的心情异常黯淡.这一年他已43岁,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他与刘禹锡同行到衡阳,然后依依惜别,写了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

  十年憔悴到泰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他深感自己性不谐俗,徒有文名,不为世用.经过十年的艰难困苦,盼来的却是投身岭外,心中的痛苦无法平息,只能对友垂泪.此后他又写了两首赠别刘禹锡的诗,流露出无限的伤感,只希望将来能平安归田,度过余生.

  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怀着凄楚悲伤的心情,拖着衰病之身,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了柳州.

  柳宗元到柳州虽然是遭受打击,但此时他作为一州之长,与永州时的境况大不相同了.他毕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做点实事,实现自己"利安元元"的愿望,做一个好的地方官.他采取措施,解放奴婢,鼓励发展生产.韩愈后来表扬他在柳州的政绩时说:"凡令之期,民劝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回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国修洁,猪牛鸭jī,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昏说喜."[注]

  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地方官,能够做到这些,是符合儒家"爱民"的要求的.

  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此外,他还与僧、道、隐士jiāo结,思想上进一步发挥了"三教调和"的理论.

  在柳州,柳宗元还是密切关注着国家的政局.他一贯反对藩镇跋扈.元和十二年十月,裴度dàng平叛乱30年之久的第一qiáng藩淮西镇,柳宗元获此消息,非常激动,为了歌颂这次胜利,他写了有名的《平淮夷雅》两篇,一为《皇武》,赞颂裴度,一为《方城》,赞颂李囗,实际上是歌颂唐室"中兴".《平淮夷雅》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四言诗中的jīng品.

  但是,凄苦与失意始终与柳宗元相伴.他来到柳州时,已须发斑白,而此时他才43岁.在永州时留下的疾病也日渐沉重.他料到自己已不会久于人世了.此时他似乎已不再有什么遗憾,只是向往着能在有生之年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在公务之余,他放情于山水,以排遣心中的寂寞.一山一峰,常常勾起他对故乡、对友人的思念.

  当年柳宗元37岁时,曾写信给萧亻免说:"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

  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注]他的设想已够凄凉的了,但是事实上他的生命比他预期的要短促得多.写这些话后仅过十年,柳宗元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根据刘禹锡《祭柳员外文》说:"自君失意,沈伏远群.近遇国士,方伸眉头.亦见遗草,恭辞旧府."[注]说明柳宗元在死前似受到某人的荐举,已准备离开柳州.但由于长期的流谪毁坏了他的身体,柳宗元终于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甚至没能实现有生之年返回故乡的愿望,满怀无限的愁绪死于柳州.死时年仅47岁,时间是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八日.他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了"辅时及物"、"兴功济世"的理想,并满怀热情地去见诸实践.但时代没有提供给他更多的机会,使他的才不得施,贬斥终生,赍志以殁,这不仅是柳宗元一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柳宗元临死时,曾写信给好友刘禹锡说:"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注]把自己的全部著作托付给他.刘禹锡将他的遗著编纂为《柳河东集》30卷,并亲自作序.宋代世采堂刻本则分为45卷,外集2卷.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有:《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天对》、《贞符》、《非国语》、《封建论》、《时令论》、《天爵论》、《断刑论》、《与韩愈论史官书》、《与吕道州论非国语书》等.侯外庐编的《柳宗元哲学选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辑录他的哲学著作较为全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6/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