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40)

2019-03-10  作者|标签:心缘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 而卒,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灭了东周,攻取了韩国的成皋、荥阳,建三川郡。次年,秦军击赵,伐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岁的秦王政继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又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qiáng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毒之乱,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横扫六国,史称秦灭六国。秦于十七年(前230年)灭韩,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灭赵,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总述:战国时代以秦的统一天下而最终落下了帷幕。后世史家一直在探讨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或许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统一王朝远远多于分裂时期。一切按照的安排进行着。

  参考书目

  1、《史记》,司马迁, 西汉

  2、《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1884-1957),华东师大出版社

  3、大纪元和正见网上的相关文章

  东周之诸子百家争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在chūn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qiáng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yīn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chūn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个人以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私欲的增加,上古时代的大道以及夏商西周时的贤王治世在chūn秋战国时期逐渐让位于现实的“利益”,比如君王谋求疆土的扩张,以获得国家的qiáng势地位;百姓则“货力为己、各私其私”;因而各国间征战十分频繁,弱肉qiáng食、qiáng者为王的法则而非德行逐渐成为人们的衡量标准。

  处此乱世之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迫切希望寻找到治理国家、挽救时弊的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诸子学说纷纷登台,针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包括如何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不过,虽然学说众多,但代表整个时代变化的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yīn阳家、农家等。特别是儒道两家,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世诸多学者称颂这一时期为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大发展的时代,但是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却十分怀念远古大道盛行和周公治世的时代。他在晚年的时候,喟然叹道:“凤凰不再飞来,河图不再出现,我也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泰山啊,将要崩颓;梁柱啊,将要坠毁;圣人啊,将要枯萎了。”

  而和孔子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觉者老子也在他千古传世的《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无疑老子认为道德远远高于仁义,故曰:“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因为大道没有了,才追求仁义。

  老子進一步阐述道: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现代人的概念中,仁义、智慧、孝子、忠臣的出现都是值得庆幸的喜事,然而老子却认为这些都是大道没落、社会混乱、道德下滑的结果。

  为什么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和孔子会发出如此的喟叹呢?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且先让我们走入他们的世界。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道家的鼻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chūn秋时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的人。传说他的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大流星飞过后就怀了身孕。由于是上界的神灵之气出现在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后姓了凡人的姓李氏。有人说,老子生于开天辟地之前,是天的jīng灵神魄,自然就是神灵了,又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怀了他七十二年才剖开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发苍苍,所以才名叫老子。后世的另一种为众人所普遍采纳的解释是,“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十分长寿,据说活了二百多年。他历经文王、武王时期,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和柱下史(相当秦汉的御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相传其气质禀赋也与众不同。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老子受牵连而被罢免官职。为了避免祸害,老子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

  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守关的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老子在中原一带都没有传授过什么,他知道令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停留下来。

  有一个叫徐甲的人,从少年时受雇于老子作仆人,老子每天大约应付给他一百钱,一共欠了他七百二十万钱的工钱。徐甲见老子出关远行,想尽快讨回自己的工钱又怕不可能,就求人写了状子告到令尹喜那里。替徐甲写状子的人并不知道徐甲已跟随老子二百多年了,只知道他如果索回老子所欠的工钱就会成为富翁,就答应把女儿嫁给徐甲。徐甲见那女子很美,更加高兴,就把告老子的状子递jiāo给令尹喜。

  令尹喜看了状子大吃一惊,就去告诉了老子。老子对徐甲说:“你早就该死了。我当初因为官小阂穷,连个替我打杂的人都没有,就雇了你,同时也就把‘太玄清生符’给了你,所以你才能一直活到今天。你为什么要告我呢?我当初曾答应你,如果你将来進入了‘安息国’,那时我会用huáng金计算你的工钱全数还给你。你怎么竟这样急得等不了呢?”说罢就让徐甲面向地下张开嘴,只见那‘太玄真符’立刻被吐了出来,符上的朱砂字迹还像刚写时一样,而徐甲则顿时变成了一具枯骨了。

  令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就跪下磕头为徐甲求情,并自愿替老子还债。老子就把那太玄真符又扔给徐甲,徐甲立刻复活了。令尹喜给了徐甲二百万钱,打发他去了。令尹喜向老子恭敬的执弟子之礼,老子就把长生之道的秘方授给了令尹喜。令尹喜又向老子请求更進一步的教导训诫,老子就口述了五千字,令尹喜回去后记了下来,这就是老子著名的经典《道德经》。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的鼻祖。后来令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去修行,果然成了仙。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0/3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