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魔物要上天+番外 作者:妖不知(下)【完结】(75)

2019-03-23  作者|标签:妖不知 甜文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悬疑推理

  刘文远一直自称收到的消息,究竟从哪来的?

  ——文渊一直以为,是真正的陈谨之回到省城报的信。

  可是,陈谨之死了。死在了金陵镇的河里。

  清泉县离省会并不近,交通相当落后,就连渡船和火车也是几天才会路过一次,这还是县长向上级申请过好几次的结果。

  由此,此地通讯也相当闭塞——县里有电话的人家屈指可数,这段时间的信件都受到严格的管控。

  李飞云一直在封锁消息,警|署的人也没有人闲得无聊把案情上报,毕竟李飞云倒了,其它人也只会跟着倒霉,连带着遭殃,还不如跟着李飞云来得踏实,反正天塌了,有李飞云顶着。

  重点在于,核心的卷宗和案件细节哪怕在警署里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普通人想告状,能不能了解案件详情、能不能接触到关键人物还是个问题。

  难道署里也有刘文远的耳目吗?

  愈是回想着刘副官的种种,文渊心头愈是发毛。

  他知道,这件事,能靠得住的,唯有他自己了。

  文渊慢悠悠骑着车进了金陵镇,熟悉的一Cao一木,一砖一瓦,匆匆后退。

  金陵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密密麻麻的巷道有如人体上的脉络舒展开来,放眼望去竟有种不知何处是尽头的惆怅感。

  “文探长!”

  冷不丁有人远远叫了他一声。

  文渊刹车,循声一望,前方茶馆二楼的窗口,露出一张笑盈盈的脸,俊美的眉宇间流露出几份惯有的戏谑。

  “原来是陆老板啊。”文渊不知为什么,见到这样爽朗的笑脸便觉得心头的y-in霾莫名一空,也跟着笑了起来。

  陆一鸣筷子敲了敲窗台:“上来,赶紧的。”

  文渊放好自行车,上了茶楼,坐到陆一鸣前面,看着桌子上满满的茶点,不由失笑:“你一个人,也点这么多?”

  这种二世祖啊,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陆一鸣摇摇头:“见你来,特意为你点的。别跟我客气,随便吃点儿。”顿了顿,给文渊倒了杯茶,“也算是提前践别了,免得到时候你这个大忙人连个道别饭都吃不上。”

  “践别……?你要去哪儿?”文渊刚刚提起的筷子一顿,眉梢掩不住讶异。

  “暂时还没定。”陆一鸣手中的筷子玩着一颗花生米,却不急着往嘴里送,而是让它在碟子里滚动两圈再固定住,“兴许天南海北地走一遭,哪里舒服就呆哪里。”

  文渊笑笑:“怎么这么突然?之前从来没听你提起过。”

  “也算不得突然……一直盘算着,但之前也没考虑清楚。”陆一鸣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两天才下定了决心。”

  “什么时候走?”

  “最晚在这个月下旬。”陆一鸣把花米慢慢夹到嘴边,一口吃下,嚼了嚼,感受到油煎花生的脆酥香麻在嘴里炸开,咽下,才道,“这里呆着,闷。”

  若不是对祖父的遗言有所顾忌,他巴不得马上打包行李离开。

  文渊问道:“那你们家的铺子怎么办?”

  陆一鸣沉默了一会儿,道:“陈姐会打理好的。”

  “你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作为朋友,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文渊举起茶杯,“这杯我以茶代酒,祝你一路顺风。”

  “哈哈哈。”陆一鸣也举起茶杯,与文渊同时一饮而尽,笑道,“我这一年回来,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交上你这样一个朋友。”

  “阿金呢?他跟你一起?”文渊想到了这个被陆一鸣带进小镇的男人。

  “他……”陆一鸣一时有些迟疑,叹口气,“他想去哪里,自然就去哪里。我去的地方,他不一定乐意跟着去。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总须一别。”

  说着,他脸上闪过几分惆怅,说道:“说起来,也是唏嘘。我自幼在这镇子里长大,可是到头来,我要离开,却只能找你这个外乡人来道别。”

  文渊抬起头:“我记得你说过你也有不少童年伙伴的?”

  陆一鸣苦笑了下:“我十三四岁到省城里的学校读书,便跟这些伙伴渐渐断了联系。等回来已没什么人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死的死了,搬的搬走了。”

  “那个陈谨之……也是你的童年玩伴吧?”

  陆一鸣点头:“小的时候,在镇上的学堂,我们还是同窗,当时还一起捱过那个周老夫子的板子呢。”

  “似乎,起初你跟他的关系看起来很是生疏?”

  “……哎,发生过一些事情自然就远了,说来话长。”陆一鸣摇摇头,“一言难尽哪。”

  文渊见他不想说,也不勉强,不紧不慢转移了话题:“外面那条青石板路,听说是你祖父修的?”

  陆一鸣往窗外一瞟,看着那条修了将近二十年仍坚固如新的青石大道,笑了笑:“是啊。他为镇子里修了不少路,所以我走到哪里,都有人认得我。有些时候,做了哪些不肖的事情,也是被戳脊梁骨戳到脑瓜疼。”

  “陈谨之家的宅子,似乎还是你们陆家的老宅呢。”

  “这个我父亲跟我说过,当时陈家老太爷看上了那块地的风水,出了大价钱,祖父心大,见人喜欢就挪了窝。”陆一鸣徐徐道,“可惜我不懂什么风水,也不知道那块地有什么好的。”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那块地的风水显然好不到哪去。

  “你祖父在这个镇子上还真是个有口皆碑的人物。”

  “那倒是。”陆一鸣提到祖父,脸上洋溢着一种自然流露的自豪感,“他是个好人,一辈子做尽了善事,街坊里哪家哪户有些灾病的,他总少不得要私下给别人点周济。我一辈子没见过他跟人红过脸。”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5/1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