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女武替[古穿今] 作者:花生酥糖【完结】(70)

2019-03-25  作者|标签:花生酥糖 娱乐圈 古穿今 甜文 穿越时空

  她这个做母亲的无能愚蠢,轻信于人,护不住自己的儿子,眼睁睁瞧着襁褓中的他停止呼吸,饱含痛苦泪水的双眼无望又委屈的睁着,眼珠失去光泽,再也不会转动。

  现在,又有一个小生命在死亡线上徘徊,谁也不知道那随着孩子的挣扎而不断往下掉铁渣的脆弱护栏能撑多久,或许下一秒,最坏的猜想就要成为事实。

  拓跋妍咬了咬牙,她没有往下面看,眼睛紧盯着穿鸭子连体衣的小男孩,猛力向斜上跃起,在一片惊呼尖叫声里牢牢扒住四楼阳台侧面的砖台,然后借力翻上阳台,整个人像是只黝黑的大蜘蛛趴伏在护网上。

  她并未停下休息,几个大胆连贯的惊险上翻动作,一鼓作气爬上了五楼阳台上方的防水台!

  从近处看孩子状态很不好,白嫩的小腿上血肉模糊,有好几处擦伤,握着锈栏杆的手上也磨破了皮。他颤抖着哭喊:“妈妈,我要妈妈……”

  拓跋妍躬身蹲在在窄窄几十公分的防水台上,深吸几口气,尽量稳住身体站起来,她口中安抚:

  “宝宝不怕,宝宝不怕,妈妈马上就来,姐姐帮你回家,好吗?不要怕。”

  小男孩眼泪汪汪的点头,拓跋妍解下腰上的尼龙晾衣绳,在相对比较完好的护栏上打了个死结,又把另一端紧紧系在小男孩身上。

  做好万全准备后,拓跋妍向侧面谨慎挪了几步,率先从窗子里了翻进去,然后一手捂着小男孩的眼睛,一手稳稳托住他的身体,调整角度,总算是把孩子安全抱回屋子里。

  李雁娆总算心头大石落地,快步冲进楼梯口,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一边大声叫好议论一边闹哄哄的往里挤。

  窄小的客厅里,小男孩紧搂住拓跋妍的脖子,拓跋妍清楚这孩子定是吓坏了,故而没有立刻去开门下楼,而是温柔的抱着他在屋子里踱步转圈,轻拍他的后背安慰。

  好容易让孩子镇定下来,轻软的小身体不再抖的那么厉害,拓跋妍小声贴着他的耳朵问:

  “宝贝,你怎么一个人在家?你妈妈呢?”

  孩子抽噎着,语无伦次的回答:“妈妈去上班了,妈妈坏,我要妈妈……”

  拓跋妍扯了张抽纸,给孩子擦拭掉脸上的泪珠,这栋楼的隔音不是很好,门外嘈杂的脚步和说话声渐近,没几秒钟防盗门就被人敲响:

  “拓跋妍!”

  拓跋妍忙打开门,楼梯一气爬了六层的李雁娆气喘吁吁站在门外,出门前精心描绘的妆容都有些散了,微晕开的眼妆配上她又气又急的神情,活像只被踩了尾巴又淋了雨的猫,拓跋妍不由得心里发虚,讪讪低头避开她谴责的目光。

  没等李雁娆说什么,几个腿脚快的围观者前后脚奔了上来,拓跋妍将孩子递给方才指挥众人搬运床垫的居民大妈,拉着李雁娆趁乱下楼。

☆、第50章

  作为裕川电视台都市频道《身边你我他》民生记者团的一员,杨静的工作内容就是挖掘裕川市的奇闻异事。譬如媳妇与母亲不和小伙患上抑郁症、家养的鸟儿叼回钻石戒指、婚礼上大舅哥暴打新郎, 诸如此类能吸引民众眼球的新闻。

  有时候接到市民打来的求助电话, 更要扮演和事佬帮忙解决家庭纠纷, 吃闭门羹乃至被事主迁怒都是常有的。

  杨静和负责摄像的同事小刘从狭隘的楼道里前后钻出来, 两个人都垂头丧气没什么精神。

  就在三天前, 节目组接到了一则求助电话,打电话的女子语气激烈称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包养了情人,要和她离婚, 摊牌之前丈夫把家中的主要财产都悄悄转移走, 房子也被转手卖给了别人。她实在是走投无路, 只能借助媒体维权, 揭露这个无耻男人的嘴脸。

  负责追踪这件离婚案的记者就是杨静。

  她原以为这是件证实自己工作能力、给加薪升职铺路的美差, 立刻连同抱着孩子的孙女士赶赴她丈夫藏娇的金屋,并在菜市场堵住了孙女士的婆婆。

  她婆婆还没来得及表现出什么反应, 孙女士本人最先失控了,冲上去指着婆婆鼻子破口大骂, 把她手里拎着的鱼肉蔬菜夺过来摔在地上, 歇斯底里的骂插足婚姻的那位第三者,言语中透露出对方似乎怀孕了的消息。

  吵闹中试图劝架的杨静脖子上不知被谁挠了一把, 实在倒霉透顶。

  由于此后男方拒绝任何采访, 一直拖后腿的孙女士也没能提供有用的线索, 反倒话里话外埋怨记者不干实事。搞得大家焦头烂额,事件也就此胶着起来。

  杨静在附近守了两天,实在是耐不住苦等, 又一次进居民楼去敲男方家的门。对面的住户大爷听到敲门声出来好心告诉她,这家人早在第一次记者来之后就连夜搬走,现在房子里并没有人住。

  这消息不亚于是一记晴天霹雳,把杨静和摄像小刘都震懵了,两人站在门口心里别提多丧气。小刘还好,只是杨静对这项追踪报道倾注太多心血在里面,乍然得知白忙活了两天,简直要郁闷死。

  小刘绞尽脑汁劝道:“静姐,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你别太灰心了。”

  杨静知道他好心开导自己,无奈的点了点头。

  正值中午饭点,两人商量好由小刘去附近的赵家汤包店买午饭,然后到停车位集合,届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讨论下一步该怎么走。

  小刘转路去买包子,杨静一个人在复杂的居民楼建筑群中行走,这里的居民大多以本地的退休老人和租房的年轻人为主,路两边有不少对商户出租的门头房,馒头坊、包子铺、水果店、特色小吃店面、装潢朴素的理发馆比比皆是。

  不过最为外人所知的还是赵家馄饨汤包馆。

  杨静想着热乎乎的汤包,筷子夹起小巧玲珑的一只,咬开面皮吮吸鲜美微烫的汤汁,那种绝高的味蕾享受……不觉干涩的口腔分泌出大量口水,心里对失去新闻线索的愁闷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焦虑了。

  先填饱肚子再说。

  她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作为一名已有三年工作经验的记者,杨静对于新闻事件的嗅觉十分灵敏,前方成群结队围在住宅楼下的人群,隐隐传来的嘈杂呼喊交谈声,都预示着前有异常事情发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0/1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