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中国人_梁晓声【完结】(94)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老杜和晓红常来看我,带来他们各自那份儿真挚的关心。对于吃饭问题,他们是很看重的,批评往往便不客气。相声里说“卫生”便是为了活着。我承认我的写作习惯很不“卫生”。他们下午四五点来的时候多,目的显然是为陪我像像样样地吃一顿晚饭。倘他们不来,我则往往一整天不下七层楼。

  八天的时间又写完了一稿,比我预计的时间提前两天。我未即jiāo出,我说要放两天,松弛一下,再润色一番。老杜和晓红当然是完全赞同的。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有暇看电视了。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大多是流行歌曲演唱会。男星女星,所唱大抵港味十足。甚至可以说彻底港味。最让人受不了,就是每唱完一首,照例的那声“谢谢”。男人捏着话筒,长吟短叹地唱些卿卿我我的词句,使我联想到旧戏剧舞台上患了单相思的自作多情的娇气书生,使我感到别扭,使我对他们产生一种怜悯——我以为那是性的扭曲的结果。那如同男人拿腔捏调地装年轻的母亲,把听众当成摇篮里的孩子。不是摇篮曲,你听了也犯困。我想听苍凉遒劲之歌,比如《西北风》,始终未听到。也许广州的男星女星,是唱不来这样的歌吧?我觉得广州的女人,太在意使自己像一个女人了。我觉得广州的男人,大概是顶顶少男人气质的男人。yīn不盛而阳衰——悲也夫,广州人!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理了一次发。那是一家个体小理发铺。我迈入后,女理发员操着广州腔问我——剪发?

  我说——剪发。我以为广州人就是把理发说成剪发的,便也那么回答。入乡随俗呗。她始终用剪子剪,挺认真,好像老太婆用剪子修剪毛了边的毯子。我很纳闷儿她怎么不用推子啊,可又不好意思问。她剪她的,我闭目养神。等chuī完风,我往镜子里一瞧,头发原先多长,似乎还是多长嘛!再瞧地上,也不见多少我的头发楂儿。

  我说:“同志,您没怎么给我剪啊!”

  她说:“没怎么给你剪?那四十多分钟,我摆弄谁的头来?”

  我说:“可您,光用剪子剪了剪啊!”

  她说:“剪发剪发,我不用剪子剪,难道还能用推子剪吗?”

  “多少钱?”

  “七元。”

  “七元?”——我以为听错了。

  “七元!”——她不高兴地瞪着我。

  十几年来,我一向是北京北太平庄小理发店单项快理的常客。从没为自己的脑袋花过七块钱!

  怏怏付了钱,走出来,也并未体验到以往理过发后那种凉慡的感觉。抹发腊chuī了风的头发,似乎老太婆刷了几层糨糊未gān的“袼褙”,觉得不透气儿,觉得严罩在头上,越发的热了。

  我又返回去,请求道:“同志,还是给我动推子理理吧!”

  “好,那就给你理!”

  她和她的同行们jiāo换着使我怪难堪的眼神儿。

  这番她给我理得很短——满地纷纷落下我的头发楂儿。

  理毕,她问:“满意了吧?”

  我说:“很满意,很满意。”连连道谢,正待欲走,她止住了我:“还没付钱就走?”

  我说:“刚刚付过了啊!七元,您忘了?”

  她说:“那是剪发的费,我这是要你理发的费,你剪一遍,理一遍,当然得jiāo两份钱。”

  “多少钱?”

  “理发便宜,两元五角。”

  人家心平气和,人家很讲道理。人家的道理你难以反驳——我只好又掏钱呗……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居然和我的一个弟弟在广州见了一次面。他和他的同事为单位索款,从哈尔滨飞往北京,想求我买从北京到广州的机票。没见到我,也就没人能替他们帮上这个忙,滞留了好几天,总算买到机票,到了广州,又无住处,而且还要买回程机票。人生地不熟,知我在为《花城》写稿,便找到了《花城》编辑部。广jiāo会期间,外地人没有预定,要当天在广州有下榻之处,谈何容易!

  我想这事万万不可麻烦《花城》编辑部,对于他们显然也是难事啊!

  老杜在电话里问我——你弟弟他们有地方住吗?

  我伪装出早有安排很自信的语调,十分肯定地回答:“有!有!你别操心啦!”

  把弟弟他们接到我的住处,问昨夜怎样度过的,答曰买了几张报纸铺在身下,露宿街头。而那几天广州一直yīn雨,没有哪处街头不cháo湿的。看他们那样子,脸也未洗,十分的láng狈。我那小房间,三个人的存在,便都转不开身了。他们分明都困得够呛,但硬撑着,不好意思便往chuáng上躺。

  弟弟问:“二哥,能找到住处吗?我们买的可是三天之后的机票啊!”

  我说:“放心,没问题!你们先轮换着在chuáng上休息休息。”

  见他们一个在chuáng上,一个在沙发上,昏昏然睡去,我悄悄离开了招待所,踟蹰于人行道。

  靠着一棵街树,吸了两支烟,努力缓解突如其来的心理压力。我决定,转遍广州市,也要为弟弟他们找到个住处!倘找不到,宁肯骗他们,而我自己就在马路上逛它三个夜晚。

  那时是上午九点多钟,至下午四点多钟,我差不多是乘着公共汽车转遍了广州市,四处碰壁。我就有点儿难以回招待所,难以见弟弟他们的面。

  徘徊之中,一眼瞥见《南方日报》的牌子,心中产生一线希望——去求记者们吧!他们总是神通广大的。

  在《南方日报》文艺部办公室外,犹犹豫豫地就不敢敲门。对于我的性格——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屋里一位正在改稿的男子,从窗口发现我欲入不入,欲去不去,久久踌蹰,便放下笔,出来问我找谁?有什么事儿?大概以为我上访,或者上告。我只好自报家门,说明走投无路的困境。

  “是这样……先别急,我们这儿倒也有招待所,只是条件不好……”

  我急忙说:“有chuáng就行!”

  “那我带你去。”

  于是他引我去《南方日报》招待所……

  没有chuáng位,的的确确没有chuáng位。

  一线希望当然落空。虽然落空,但我非常感激,正欲握手道别,不料他说:“你别急着走,等我再替你想想办法!”

  他便去四处挂电话,挂了许久,电话里说了许多好话,我从旁望着他,心想这人真是好人!我必得记住他这一份儿真挚,将来我必将报答他这一种全心全意的帮助!不管他今天是否帮我找到了一处住的地方……

  放下电话,他对我摇头。

  我又要走,他又止住我。

  冒着雨,他带我接连去了几个旅馆、招待所……

  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处比我住的地方条件还要好的住处——新华社广州分社的招待所。一个房间,两个chuáng位,是给两位要从北京来的记者留的。完完全全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开了房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4/9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