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29)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再次,在总理与万理的关系上,朱熹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他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是理的总体,就是"理一"."理一"又有分殊,"万殊各有理","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为牛的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做为马的性,物物各有理."(《语类》)分殊就是"理"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理一"和"分殊"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的依赖关系.他说:"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语类》)说明万物皆统一于太极,而太极又分属于万物.他接过了佛教华严宗"理事无碍"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论,认为分殊于万物之中的"理"是"太极"完整的全理,而不是全理中的一部分.他说:"虽然又自有一理,又却同出于一个理尔.如排数气水相似,这盂也是这样水,那孟也是这样水,各各满足不待求假于外.然打破放里,却也是水"(《语类》).同样,"太极"分殊在万物之中的"理",虽物物有别,物物有一太极.正如佛教禅宗玄觉在《永嘉正道歌》中所说:"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语类》).天上的月亮普映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之月又都是天上那一月的整体映象.

  "理一分殊"否认了个别和一般的差别,把一般与个别相等同,这是形而上学观点.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作辩护的.朱熹说:"天分即天理也,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位,君安其君之分"(《语类》).只要人人安于所居之位,就体现了"天理"的最高原则.这在当时,正是对贫苦农民"均贫富"、"等贵贱"革命要求的否定.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

  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yīn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yīn阳,yīn中又自有个yīn阳.""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朱熹说:"盖yīn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语类》).进而他又说:"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yīn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亦不可一日不相无也."(同上)他得出结论说:"凡物无不相反以相成".(《语类》)这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概括.朱熹还认为,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相互转化,"yīn变阳、阳变yīn",各向其反面转化.他说:"yīn阳之道,无日不相胜,这个退一分,那个进一分","阳极生yīn,yīn极生阳"(《语类)yīn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克服和斗争的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超过极限,就相互换位.

  以上是朱熹思想中的闪光之点.然而在其理一元论世界观的约束下,上述合理思想最终又走上了形而上学的归途.朱熹讲矛盾运动和转化,只限于部分自然现象,不是普遍法则.他说:"yīn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便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这是说,yīn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形成寒暑往来,这是yīn阳运动变化的性能.yīn阳既分之后,形成天地、上下、四方,就永远定位不变了.这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与此相应,在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朱熹也是持形而上学观点.他认为封建的等极秩序和纲常伦理是永恒的"天理",永远固定不变.

  他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文集》)把君臣父子之位和封建伦理纲常视为永恒不变,这是直接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形而上学观点.

  在动静关系上,朱熹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看法.他说:"动静无端,yīn阳无始.

  今以太极观之,虽日动而生阳,必竟未动之前须静,静之前又须是动.推而上之何见其端与始."(《语类》在yīn阳动静的源头上,朱熹比周敦颐进了一步."动静无端,yīn阳无始"的看法是朱熹对动静起源的辩证猜测,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他看到了动静之间既相矛盾又相依存.他说:"动静二字,相为对待,不能相无,乃天理之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文集》)说明动静之间的对立依存关系是天理之自然的规律,非人力所为.因此,"动静相资","yīn静之中自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又有yīn静之根."(《语类》)这种动静相因的思想无疑是正确和深刻的.

  但是,朱熹的动静观最后还是以循环论告终.他qiáng调动静相因,但又主张"静主动用"和"理静气动".认为yīn阳二气之所以运动,是本体"理"的作用,"理"主静而"气"主动,"理"是客观jīng神本体,因此运动是由外面的"理"支使.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在运动的方向上,朱熹又提出循环论的观点.他说:

  "一动一静,循环无端".(《语类》)"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文集》).认为运动是以循环的形式存在的.循环论看不到事物的螺旋发展和波làng式前进的趋向,而认为只是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往复循环,永远在原来的圈子中踏步.

  综上所述,朱熹在发展观上是从承认矛盾对立和发展开始,最后又归宿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的.

  (三)提倡"格物致知",qiáng调"知先行后"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格物致知传》)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他说:"《大学》格物致知处,便是凡圣之关.物未格,知未至,如何煞也是凡人.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圣贤之域."(《语类》)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9/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