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19)

2019-03-10  作者|标签:舒大刚 杨世文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的隆隆pào声中断了他那田园牧歌式的乡建运动.一làng高过一làng的救亡呼声,使他再也无法沉醉于他那块藉以恢复"圣道"的乐土,而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开始他长达十余年的为国事奔走的传奇.

  是年8月11日,梁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怎样应付当前的大战》一文,提出抗战"要实行系统化、民主化、国力化"的观点,并提出了实行战时教育制度改革的14条具体主张.8月14日,应蒋介石电邀,赴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参议会,共商国事.山东沦陷后,又亲率山东乡建院之学生两百余人投入军事委员会战gān团第一团,在武昌军训后遂组成军委会政治部直属第三政治大队,开赴山东抗日.1938年1月,梁漱溟又以"国防参议员"的特殊身份赴延安考察、访问.他访问延安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共产党转变得如何,二是希望同中共领导人就实现国家进一步的统一jiāo换意见.在三周时间的考察访问中,延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象确是活泼,jīng神确是发扬……事实上证明,他们是成功的."尤其令梁漱溟难忘的是与毛泽东的八次长谈(其中两次竟是通宵!)内容广泛涉及中国的现实命运与前途及未来新中国的建设问题.谈话气氛极为和谐、融洽,最后虽未达成完全共识,却坚定了梁氏抗战的信心,加深了对中共的了解,相信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主张联合抗日是坚决而真诚的.

  1939年2月,梁又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与著名军事家蒋百里一起巡历华北华东各山地,长达八月之久.途中历经千辛万苦,曾几次与日寇遭遇,险遭不测.在这次考察中,他痛感国共摩擦严重,深为统一战线内部隐藏的危机而忧虑,尤其是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使形势更加严峻,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1年3月19日,以梁漱溟、张澜、huáng炎培等人为首,秘密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之前身),旨在联合各民主力量,促进国共合作与团结,huáng炎培被推为主席,梁漱溟作为发起人,既是13位中央执行委员之一,也是5个中央常委之一.1941年5月,梁漱溟受"同盟"委派,克服重重困难,冲破国民党设置的各种关卡,只身一人远赴香港,在朋友的帮助下,创办了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报》,公开发表了同盟之成立宣言和政治纲领,宣传同盟之政治主张.此事令国民党大为恼火,对梁极尽百般刁难、威胁、利诱,但梁始终不为所动.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光明报》才被迫停刊.梁漱溟亦历经艰险,经澳门返回桂林.

  抗战胜利后,梁漱溟二访延安,在国共两党之间斡旋,希望维持国内和平.1946年,他出任民盟秘书长,参加旧政协,并担负起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调停人之重任.尽管他多方奔走,尽心竭力,却因国民党多次背信弃义,屡起事端而终未能扭转政局.梁漱溟痛感和平无望,回天乏术,遂在1946年10月力辞民盟秘书长一职,并公开宣布退出民盟,离开政治舞台,并申明从此以后对国"只言论,不行动".

  梁漱溟于11月6日离开南京,来到重庆,在他创办的勉仁书院,一面讲学授业,一面撰写《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冀以我对于老中国之认识,求教于世."1949年6月,此书写成并正式出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面对这个历史巨变,梁氏并未感到不安.他自认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并为中国的前途操过心、尽过力的炎huáng子孙,一生所行,问心无愧.为此,当有人力劝其远赴香港时,他坚决拒绝,执意留在了大陆.

  新中国并未忘记梁漱溟这位爱国人士,就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周恩来还在天安门城楼上,颇有感慨地对各界朋友说:"今天梁漱溟先生没有来,很遗憾!"毛泽东亦有同感,并指示有关部门务必尽快把梁漱溟请到北京,共商建国大计.

  1950年1月,梁应中国共产党之邀,离渝赴京,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但他对毛泽东邀请他参加新政府一事,却以"如参加政府就不便说话"为由,敬辞不受.

  后接受周恩来之建议,从4月到9月,梁漱溟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参观,深感新中国气象万新,遂渐改初衷,表示愿与共产党共事.1951年,梁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

  梁漱溟作事极为认真,秉性刚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是党和政府难得的诤友.

  1953年9月16日,梁以政协委员资格列席中央人民政府第27次会议,会议主旨是讨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梁漱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总路线"中过分突出重工业而忽视农业、轻工业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针对当时社会上已相当明显的"工农差别",提醒共产党不要"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而应适当照顾他们的利益.但遗憾的是,梁漱溟的耿耿直言,却招致众口批判,毛泽东更作《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公开发表,从而把梁漱溟推入了一场以他为主角的批判运动大cháo中.各种批判文章和专著接踵而出,铺天盖地而来,步步升级,并无限地"上纲上线".这是梁漱溟始料所不及的.但他对这些批判心不悦,口亦不眼,并以沉默作为回答!

  1966年,中国大地开演了一场旷古绝后的大悲剧!在这场大悲剧中,年逾古稀、息居多年的梁漱溟再次罹难.不但家被抄了,三代珍藏的古籍、字画和手稿被烧个jīng光;连衰朽之躯也倍受折磨、白天拉出去游街、批斗不说,晚上还被锁在一间小屋里,勒令写"jiāo代",jiāo代一生的"罪行"……梁漱溟身锢陋室,面对一叠白纸,思cháo起伏,感慨万千!但萦绕他脑际的却始终是这样的信念:"书籍烧了,但思想是销毁不了的!"正是凭着这一信念,从1966年9月21日开始,在没有一本参考书的情况下,凭其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记忆,用写"jiāo代"的纸、笔,偷偷地撰写《儒佛异同论》,历时月余,全文四万余字.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撰写《东方学术概观》.

  1986年,巴蜀书社终于将这两部著作合而为一,正式出版.

  1973年10月4日,是夏历重阳节,梁漱溟刚在家中寂寥地度过他的80寿辰.中国大地又狂飙突起.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怀着卑劣的政治目的,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批林批孔"的运动.梁漱溟对此深不以为然,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他只能"腹非",而不便"明言".故在政协、民主党派的学习会上.他虽每会必到,却只洗耳恭听,缄口不言.一他不愿随流而进,讲违心话.然而,树欲静却风不止,沉重的政治压迫和某些与会者的软硬兼施.bī得他非开口不可.君子坦dàngdàng,言则言矣,何惧之有!他明确表示:"我对当前的批林批孔运动持保留态度!"并在次年2月24日、25日,以81岁之高龄,手拿皮包,身穿长袍,衣冠整洁仪态庄严地站在政协会议室的讲台上,就像当年在北京大学授课那样,以《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为题,绘声绘色地讲了两个半天,为孔子辩护.并在最后公开宣称:"我的态度是:不批孔,但批林!"

  梁漱溟这番"反动"言论的直接后果,是招致了长达七个月的"批梁运动",他再次成为运动的"主角".但他唯一的反抗武器是:沉默!直到9月23日,在专门针对他召开的一次总结性批判大会上,在主持人的一再bī迫下,梁漱溟打破了长时期的沉默,将满腔义愤与坚定信念融铸在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此言一去,即令在座诸人瞠目结舌,茫然失措.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9/2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